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1.1 數學廣角——搭配(二) 第一課時 教案
初步感受簡單事物的排列數教材第101頁的內容。1.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體會數學思想和方法。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3.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找到簡單事物的排列數,體會數學思想和方法。實物投影,數字卡片。1.十位上是“2”的兩位數共有多少個?2.個位上是“0”的兩位數共有多少個?3.拿出準備好的數字卡片7、3、9。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同時思考下面的問題:(1)怎樣擺能保證不重不漏?(2)你們一共擺出了幾個兩位數?是怎樣擺的?(3)用什么方法記錄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教師巡視、指導。3.匯報:(1)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擺就能保證不重不漏。(2)十位如果是1,可以擺出10、13、15;十位如果是3,可以擺出30、31、35;十位如果是5,可以擺出50、51、53。(3)按照一定的順序記錄,就能保證不重不漏、清楚明了。如:1.教材練習二十二第1題。(1)小組活動:找四個人扮演四位師徒,一個人記錄。(2)怎樣交換位置更清楚明了?(3)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2.教材練習二十二的第2題。獨立排一排,并記錄。注意排的順序,體會方法。3.教材練習二十二的第3題。從寫有1、2、3、4的四張卡片中任意選出2張,做一位數的乘法計算。共能組成多少個不同的乘法算式?共有多少個不同的積?寫出這些算式。課堂作業新設計1.6種。 2.9個。 3.18種。思維訓練共能組成12個不同的乘法算式,共有6個不同的積,這些算式是:121314212324313234414243事物的排列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應用排列知識來解決問題。如郵政編碼、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等各種編號。排列與組合的區別:排列與事物的順序有關,而組合與事物的順序無關。可以通過擺一擺或列表的方法,先確定第一個位置,再確定第二、第三的位置,看有幾種可能的情況。學習教材第101頁例1時,教師提出問題后,可以讓學生先動手擺一擺,看看用四個數字卡片一共能擺出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并把它們記錄下來。擺的時候要求學生思考:怎樣擺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點兒排列與組合的知識,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以及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新課程理念主張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教師在課堂中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使學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注重通過學生親自實踐探索去發現規律、總結方法。由于排列組合知識的抽象性,讓學生動手擺一擺,連一連,在活動中感受排列組合的思考方法,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小組內分工合作,既使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提高,又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