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第一課時 教案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材第27、第28頁的內容及練習七第16題。1. 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體會并理解體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 讓學生初步建立空間大小的概念,知道“體積”的含義,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初步掌握計量物體體積的單位,能選擇恰當的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3.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擴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重點:感知物體的體積,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體積觀念。難點: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投影儀。師:烏鴉喝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生:因為烏鴉把石子投到瓶子里,石子占據了一定的空間,所以水就會漲起來。師:對,石子占據了空間,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板書)【設計意圖:通過故事導入,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分析烏鴉喝到水的原因,初步感受物體是占有一定空間的】1. 感知物體體積的大小。師:現在請大家找一找我們身邊的物體,比比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生:書包的體積比數學書的體積大,空調的體積比電腦的體積大(投影出示)下面的洗衣機、影碟機和手機,哪個所占的空間大?生:洗衣機的體積比影碟機的體積大,洗衣機的體積比手機的體積大,影碟機的體積比手機的體積大;影碟機的體積比洗衣機的體積小,手機的體積比洗衣機的體積小,手機的體積比影碟機的體積小,在這里,洗衣機的體積最大,手機的體積最小。【設計意圖:從生活中尋找例子,感受物體體積有大小之分,感受概念來源于生活】2. 體積單位的認識。師:(課件出示兩個長方體)怎樣比較這兩個長方體的體積大小呢?(教師同時拿著兩個長方體讓學生看看)(學生猜想:有的學生猜左邊的正方體的體積大,有的猜右邊的長方體的體積大,也有的猜兩個物體的體積一樣大)【設計意圖:教材通過兩個長方體的體積大小的比較,讓學生發現不好比較,從而引出計量物體的體積要用統一的體積單位。從而引入“體積單位”的教學】師:測量線段長短時,我們會經常用厘米、分米、米等長度單位。測量一個物體的面積時,我們經常會用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今天我們要測量一個物體的體積,我們應該用什么單位呢?(體積單位)師:那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呢?生:立方厘米板書: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介紹字母表示法)師: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記作1cm3。板書:1立方厘米(cm3)師: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到底有多大?教師從教具中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展示給學生看。師:那1立方分米到底有多大?師: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記作1dm3。板書:1立方分米(dm3)。師:那1立方米到底有多大?師: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記作m3。板書:1立方米(m3)【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圍一圍,站一站,感受體積單位的大小,加深學生的認識,使學生明白物體的體積與形狀無關,只跟占有空間的大小有關】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體積的概念以及體積的單位,知道了物體占據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棱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A類選用恰當的單位。(1)一臺電冰箱的體積大約是1.2()。(2)一部手機的體積約是33( )。(3)一個正方體,它的棱長是1厘米,它的表面積是6(),體積是1()。B類組成下面各圖形的每個小正方體的體積都是1立方厘米,你知道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嗎?課堂作業新設計A類:(1)立方米 (2)立方厘米(3)平方厘米立方厘米B類:4立方厘米4立方厘米4立方厘米4立方厘米教材習題教材第28頁做一做1. 長度面積體積說不同之處略2. 9cm38cm36cm34cm3教材第32頁練習七1.下面的體積大,因為下面的鋼管多。2. (答案不唯一)樓房的體積最大,米粒的體積最小。3. 4cm33cm35cm34cm3第三個最大,第二個最小。 4.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5. (答案不唯一)手指尖的體積是1cm3,粉筆盒的體積是1dm3,電視機箱子的體積大約是1m3。6.擺成1行或1行擺3個擺成了3層3列就能把它變成一個長方體,體積是9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