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二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教案
1. 本單元是小學階段“數與代數”部分的重要知識之一。學生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已經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小數等,這些都為本單元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但這只是對數字的潛在認識,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能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公倍數和公因數,以及分數的約分、通分和四則運算奠定基礎。本單元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認識倍數和因數;2、5、3的倍數的特征;找倍數與找因數;質數與合數;奇數與偶數等知識,使學生的知識結構進一步系統化。2.本單元的知識屬于“數論”的初步知識,概念比較多,有些概念比較抽象,概念的前后聯系又很緊密,部分學生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困難。教材明確規定在研究因數與倍數時,限制在非0自然數的范圍內,這就避免了一些學生不必研究的問題。這個單元學習的知識,是以后學習公倍數與公因數、約分與通分、分數四則運算等知識的重要基礎。1. 五年級的學生雖然屬于高年級,但是還有一部分同學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一個班級大約一半的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比較喜歡上數學課,學習熱情也很高。2. 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應遵循認知規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應以全面、持續、和諧為發展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應用意識、符號感和數感。1. 通過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使學生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2. 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豐富對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3.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學會與人合作并與他人交流思維的習慣。4. 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并能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1. 教學時,教師必須結合教材設計適當的、貼近生活的實際情境,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2. 本單元概念較多,學生不易區分。在教學時,教師要有意地將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較,從而區分這些概念。3. 重視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在活動中探索和發現數的特征。4. 本單元有許多學習活動,在教學時要發揮小組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充分體會學習的樂趣,以及怎樣與同學友好相處。1 因數和倍數 2課時2 2、5、3的倍數的特征2課時3 質數和合數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