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打電話》說課稿
打電話說課稿一、說教材打電話是課標教材中全新的“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的一個知識點,是第二學段的12個“綜合應用”的知識之一。教材通過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隊在假期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老師要打電話盡快通知到每個隊員,讓學生幫助設計一個打電話方案,并從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實際問題的能力?;谝陨险J識,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動手操作、畫圖、模擬等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體驗優化的思想;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親身經歷尋找最優方案的全過程,經歷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能力。教學重點:經歷探索打電話方案的全過程,體驗優化。教學難點: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運用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打電話的最優方案。 教學關鍵:讓學生經歷實際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動,發現“打電話”隱含的規律。教具和學具:多媒體課件和磁力貼紙等。二、說教法課標在“綜合應用”這一領域的教學中明確指出:教學時,應引導學生以不同的角度發現實際問題所包含的豐富的數學信息,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嘗試獨立地解決某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根據這一理念,在教學中,我采用激趣導入法、直觀演示法、引導探究法等多種方法結合運用,并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充滿激情,主動參與,大膽創新。三、說學法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課標也明確指出:在本學段中,學生將通過數學活動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并能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因此在學法的選擇上,我選擇了動手操作法、觀察發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了解知識。四、說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我首先出示一段打電話的實錄,讓學生觀察:老師在干什么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課題。接著出示老師接到的電話內容:暑假期間合唱隊有一個緊急演出任務,黃老師需要打電話盡快通知到合唱隊的15名隊員,如果每分鐘通知1人,通知到這15名同學需要多少分鐘?學生的第一反應是15分鐘 。我接著提問:大家剛才說的15分鐘,可以怎樣去通知?學生很快就提出了兩種方案,逐一通知和火炬傳遞式通知,我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直觀動態展示。展示的同時有學生指出這不省時,進而引發問題:怎樣做才節省時間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引入,體現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且找準了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所以能用最簡潔、生動的形式,幫助學生迅速投入本課重點問題的探究中。(二)自主探究,設計方案1、初探方案,達成共識“怎樣才能省時間呢?”讓學生進行四人一組的小組的討論。通過在小組匯報后,同學們都有了一個共識“同時通知,會省時間”。并以分成3組通知為例,和學生一起研究省時間的原因和用畫圖來表示的方法。設計意圖:正確的思路是解決問題的的關鍵,在這里我引導學生研究體會到“同時”的重要性,點燃了學生嘗試獨立設計省時方案的欲望。2、獨立設計,體會優化。鼓勵學生大膽實踐,積極探索:大家能不能用這種方式,設計出一個會省時間的方案呢?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把自己的方案設計在第一塊磁力題板上,看看需要多少分鐘才能完成,設計完后,如果又有新的想法,可以在第二塊磁力題板上繼續設計。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我通過巡視了解學生不同的設計方案并適時加以指導。設計意圖:讓學生獨立嘗試設計,進一步體會到優化的思想,初嘗成功的喜悅。3、對比方案,逐步優化。自主探究后,學生都有了各自的省時方案,我挑選有代表性的方案進行展示。在展示學生6分鐘的方案過程中,使學生發現分4組的方式更省時間,從而引發學生思考“是不是分組越多越省時間?”在師生交流中,有的學生提出分5組也用了7分鐘,有的學生可能想到如果分15組反而和開始的15分鐘的方案一樣了,從而體會到省時間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分組的多少。對比5分鐘方案和7分鐘的方案使學生發現,之所以他會更省時間,是因為同時通知的人更多了。方案四: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的方案,并請4分鐘方案代表,在黑板上演示自己的思考過程。師:說一說你第一分鐘怎樣通知?生:第一分鐘時,老師通知了一名同學。師:大家也是這樣做的嗎?學生認可后,請同學猜測他第2分鐘會怎樣做,為什么?并請4分鐘方案代表做評判,達成共識后,繼續猜他在第3分鐘時會怎樣通知,為什么?仍請4分鐘方案代表做評判。最后在學生的共同合作下完成下圖。再讓學生討論:還有沒有比4分鐘更省時間的方案?通過剛才的活動,學生能夠體會到因為在每分鐘里所有知道信息的人同時通知,所以這個所有人無空閑通知方案最省時間。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里安排學生的語言交流和思維的碰撞,使學生在交往互動中又一次經歷優化的過程,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三)歸納整理,探索規律 填寫表格,發現規律通過填寫表格,引導學生觀察:從表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后,發現:后一分鐘知道信息總人數是前一分鐘知道信息總人數的2倍,而接到通知的總人數比知道信息的總人數少1人。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所有獲得信息的人都把信息傳播,所以這個方案是最優方案。師生共同口算到第11分鐘,使學生再次感受到時間僅僅過了一分鐘,所有知道信息的人就有2048人,再過一分鐘就有4096人,體驗這種方式的優勢。找到打電話的最優方案,但具體實施中應注意什么?學生通過觀察示意圖,明確地知道應先設計好打電話的流程圖,也就是說每個隊員要清楚自己接到電話后,后面要怎樣繼續通知其他的隊員。設計意圖:利用圖表和課件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感受“幾何數值增長”的美。理解掌握了方法,并能較好地應用。 (四)應用規律,解決問題暑假期間,有許多學生參加少年宮藝術培訓,突遇臺風天氣,暫時停課,要求老師盡快通知到每一位學員,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每分鐘通知1人,請你設計打電話的方案。 1、打了5分鐘電話一共通知多少人?2、如果有120位學員,最少打多少分鐘電話就能通知到每個學員?設計意圖:在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拓展知識,增強應用意識,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共談收獲,拓展延伸教師與學生共同交流“今天的活動收獲”,希望同學觀察自己的生活,找一找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提高效率,把它們記錄下來,并實際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提高效率。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不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而且能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板書設計:規律:后一分鐘知道信息的總人數是前一分鐘知道信息總人數的2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