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通分》說課稿
通分說課稿一、說教材本課時教學內容是新人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通分。通分是分數基本性質的一種應用,是在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二、說教學目標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掌握同分母分數,同分子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并能熟練、快速地比較。(2)理解掌握通分的概念及通分的方法,并能運用通分的方法,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3)經歷探索活動,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性。三、說教材重點和難點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學難點: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關鍵(找準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四、說教法為了更好地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討論法。通過學生的討論讓他們自己總結歸納出通分的意義和方法。2、借助直觀的演示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3、運用口答、多媒體課件等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使教學得到反饋。 4、循循善誘,啟發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引導學生動口、動腦、動手,逐步掌握新知。五、說學法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聯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通過對操作演示的觀察、分析,自己總結歸納出通分的意義和方法,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六、說教學過程(一)再現導入通分是在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先安排了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比較分數的大小的復習。復習第(1)題讓學生回憶了兩個數是互質關系、倍數關系和一般關系時怎樣求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復習第(2)題讓學生回顧分數的基本性質,為通分過程打好基礎。這兩題都分散了教學中的難點。(二)引導探索1、教學例4時,我先出示世界地圖并提出地球上的陸地多還是海洋多的,讓學生觀察、判斷。然后給出條件:陸地面積占地球總面積的( ),海洋面積占地球總面積的( ),讓學生自己說方法,說結果,說理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嘗試完成課本第73頁的兩行填空題。然后讓學生自己歸納兩行分數的共同點,并自己總結出怎樣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怎樣比較同分子分數的大小。2、在教學例5時,我先通過讓學生思考:如果兩個分數既不同分母也不同分子那又該如何比較它們的大小呢?學生思考并分組討論,每一組推薦一名代表來說出思路,這時會有兩種不同的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數比較;化成同分母分數比較。我首先肯定這兩種思路都是可以的。然后借助題中具體的分數,引出異分母分數的概念,再引導啟發學生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公共的分母必須是5和4的公倍數,從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了計算簡便,取哪一個公倍數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關鍵。3、在教學通分過程時,我重點是解決對照公分母思考把原來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時乘以幾,引導學生想:公分母是原來分母的幾倍,原來分數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時乘以幾。為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用多媒體演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照板書自己總結歸納出通分的意義和方法。4、在教學例5后,我就指導學生練習“做一做”,有利于進一步鞏固通分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三)、鞏固練習鞏固練習我把它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首先我安排了練習十八第1題,教學時,我讓學生直接口答,沒有作過多的追問,由學生自己填寫,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第二層次:我安排的是練習十八第2題,因為通分的關鍵是找準分數的公分母,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此題的安排有利于鞏固學生對公分母的確定,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掌握解題的技能,夯實學生的基礎。第三層次:我安排了練習十八的第3題,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防止通分的兩種錯誤類型。第四層次:我安排了競賽題。把下面分數通分。三組題,男女生競賽,每個小組可以先在小組內討論出正確答案,推舉一個成員到前面搶答,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四)反饋總結最后我進行了課堂總結,讓學生自己歸納:這堂課,你學會了什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對所學知識的梳理,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網絡。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要求做到簡潔明了,重點突出,便于理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