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約分》說課稿
約分說課稿一、說教材約分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下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在學習約分前,學生已經探索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了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這些知識的掌握都為約分方法的學習提供了認知基礎。教材通過例4,教學約分的一般方法。同時在學生會求兩數最大公因數的基礎上,啟發他們思考,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并介紹了約分時的常用書寫形式。二、談學情這一課的學習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一方面具有小學生的特點: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以形象思維為主,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好勝心,但是部分學生還不能快速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最大公因數以及快速判斷兩個數是否互質。 二、說教學目標基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和掌握約分的意義和方法,掌握最簡分數的概念2能力目標:熟練進行約分,培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三、說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約分的方法教學難點:熟練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數,并能準確地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三、說教法和學法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我準備采用講授法、探究式教學法。四、說教學流程(一)、復習導入,預習匯報,明確目標結合校本教研小專題“培養農村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探究”的主題教研活動,復習環節安排了口算、筆算訓練。筆算題通過截屏,把每個小題截屏到新建白板頁,讓學生自己在白板上完成,適時用筆盒中的圖章激勵評價學生。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安排了兩道填空典型題目的練習,為學習最簡分數和約分作了很好的鋪墊。以上兩題,學生口答,教師用筆填寫。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65頁例4:把化成最簡分數。(1)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進行約分。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然后得到最簡分數。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用白板中的拖動逐步引出。(2)教師:怎樣進行約分?引導學生概括出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1除外)去除。(3)指出:像這樣,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2、引導學生比較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用遮幕遮住相同點,拖動不同點。3、約分的兩種書寫形式 。用紋理筆蓋住兩種書寫形式,上課時逐步擦除掉。 4、探究二,小結約分的方法。用白板中的拖動逐步引出。(三)、展示交流,點撥指導給學生充足時間,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根據學生的展示,先讓學生與學生交流,補充。有困難的老師再加以點撥。(四)、鞏固應用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讓學生多加練習達到鞏固本節課內容的效果,并適當拓展遷移本節課的知識點。設計了六組題:第一題是改錯,化簡成最簡分數的過程。第二小題是填空,1、2小題答案用紋理筆遮住,學生邊回答邊擦除,3小題做了鏈接。第三題是判斷,答案用紋理筆遮住,學生邊回答邊擦除。第四題、分蘋果,圖片截屏后,讓學生自己拖動。第五題學生用筆圈出最簡分數,化簡不是最簡分數的分數。第六題讓學生自己在白板上用筆連線。(五)、總結概括,感悟提升。總結本節課的重難點,讓學生回憶下這節課的內容,把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加深印象。放手讓學生去嘗試探索新知,得出約分可以除以它們的公因數逐次約,也可以直接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一次約。當然由于舉例的單一性,學生的體驗往往不深。程度好的由于馬上能找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所以認為“一次約分”比較簡便,程度一般的同學則認為“逐次約分”比較清晰簡便,可以降低難度。因此優化時我們尊重了學生的差異性,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同時也明確如果能馬上找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那么一次約分比較簡單,否則逐次約分比較方便。六、說板書設計板書要求做到簡潔明了,重點突出,便于理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