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 分數的意義 第一課時 教案
分數的產生和分數的意義教材第45、第46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一。1.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2.經歷認識分數意義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在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掌握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有關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3.利用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展開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養質疑和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重點:明確分數和分數單位的意義,理解單位“1”的含義。難點:對單位“1”的理解。卷尺、4張長方形白紙、4條一米長的繩子、若干個小立方體和一捆繪畫筆。師: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板書:分數。誰來說幾個分數?你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那你們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嗎?1. 分數的產生。師:同學們,你能根據成語說出下面的分數嗎?一分為二() 百里挑一() 十拿九穩()【設計意圖: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下不知不覺地進入新課學習】師:請一個學生用卷尺測量黑板的長,說一說,用“米”作單位,看看測量的結果能不能用整數表示。那剩下的不足1米怎么記?師:在古代,人們就已經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師用一根打了結的繩子演示古人測量的情況)課件呈現情景圖,介紹分數的起源和發展歷史??偨Y:在測量、分物的時候,可能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需要用一種新的數表示分數。所以分數是人類為了適應實際需要而產生的。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平均分配一些東西,也常常會遇到不能用整數表示的情況。比如兩個小朋友平分一個橘子、一塊月餅、一塊餅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數表示嗎?怎么用分數表示?2. 分數的意義。師:下面老師要先考考大家,你能舉例說明14的含義嗎?(投影出示題目,學生根據投影中的圖形口答)師:同學們的回答非常好。師:下列圖中的陰影部分能用分數表示嗎?為什么?學生討論后回答。老師指名說出黑板上其他分數的分數單位。集體說一說自己寫出的3個分數的分數單位。(5)發現分數單位的特點。老師:你們發現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有什么特點嗎?(它們都是幾分之一)為什么?(因為分數單位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就是分數單位)說一說黑板上這些分數分別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5.不同分母的分數,它們的分數單位是否相同?為什么?(1)學生思考,同桌討論。(2)學生交流后,老師引導學生明確:分數是由分數單位組成的,因為不同分母的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的份數不一樣,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數有著不同的分數單位。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的產生和分數的意義,在測量、分物的時候,可能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我們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