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折線統計圖 爬坡題
第七單元 折線統計圖【例1】某市規定每戶用水量不超過10噸,每噸價格為2.5元;當用水量超過10噸時,超過部分每噸水價為3元。下圖能表示每月水費與用水量關系的示意圖是(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根據條件判斷折線統計圖。解答時,可以采用比較分析法,邊比較邊分析:水量不超過10噸,水費價格是2.5元,也就是說水費不變,這樣排除了A、B、C,因為A、B、C都是水費隨著水量的變化而變化,只有D符合條件。解答:D【例2】“龜兔賽跑”:領先的兔子看著緩緩爬行的烏龜,驕傲起來,睡了一覺。當它醒來時,發現烏龜快到終點了,于是急忙追趕,但為時已晚,烏龜還是先到達了終點。用S1、S2分別表示烏龜和兔子所行的路程,下面圖()與故事情節相吻合。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根據題意判斷折線統計圖,解答時可以采用比較法和排除法來解答。從題中可以得出:龜兔賽跑,兔子領先驕傲,睡了一覺,醒來時,發現烏龜快到終點了,急忙追趕,也沒追上,烏龜先到終點。圖A和圖C得出的結論是同時到達終點,所以排除;圖B反應的信息是兔子沒有醒來,一直睡覺,所以也排除,這樣圖D正確。解答:D【例3】下面是A、B兩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況統計圖。(1)表示A市、B市降水量的分別是哪一條折線?(2)哪個月兩個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哪個月兩個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根據復式折線統計圖解答問題,解答時,可以采用觀察法、比較法、對應法來進行解答。(1)觀察圖例發現,實線表示A市,虛線表示B市;(2)比較哪兩個月降水量最接近和相差最大,需要分別計算出兩個城市每個月的降水量,然后再確定。解答:(1)A市是實折線;B市是虛折線。(2)從統計圖看出,3月兩個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4月兩個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例4】下面是五(3)班小軍(男)和小娟(女)6-12歲的身高統計圖,看圖回答問題。(1)9歲時,小軍比小娟高( )厘米。(2)( )歲時,小軍和小娟一樣高。(3)( )歲時,小軍比小娟矮3厘米。(4)小娟從6-12歲身高每年平均增長多少厘米?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根據復式折線統計圖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解答時要學會使用對應法(每人的年齡和身高對應)分析和思考;計算增長的平均身高時,要用6歲和12歲的身高差除以6計算出平均數。解答:(1)2(2)10(3)12(4)(153-117)6=6(厘米) 答:每年平均增長6厘米。【例5】某家電商場A、B兩種品牌冰箱(價格相同)今年上半年銷售量統計如下表。(1)根據表中的數據,畫出折線統計圖。(2)如果你是商場經理,你將采取什么銷售策略?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根據信息畫出復式折線統計圖并利用分析法作出銷售策略。畫復式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月份和銷量的對應,另外還要注意圖例實線和虛線的對應;作出策略時要采用綜合分析法來進行綜合判斷和決策。解答:(1)(2)A冰箱的銷量是先上升,后下降,而B的銷量是逐步上升,最后比A多出很多,所以應多進B種冰箱。【例6】如圖:向放在水槽底部的燒杯注水(流量一定)注滿燒杯后,繼續注水,直至注滿水槽,水槽中水面上升高度與注水時間之間的關系大致是下列圖象中的()。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折線統計圖,解答時注意已知的信息中的關鍵因素和使用排除法。先是往水杯中注水, 所以有一段時間水槽中的水是沒有的,也就是高度是0,當水杯中的水注滿后才開始向水槽注水,開始是緩慢的,當水超過到杯子的高度時,水面上升的高度更加緩慢。根據上面描述,首先排除掉c和D,因為這兩幅圖高度從開始就有變化;再看A和B,前者是慢后快,不符合題意,排除掉,只有B滿足先緩慢后來更加緩慢這一基本條件。解答: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