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綜合教學:小班可愛的螞蟻教案
小班 可愛的螞蟻生成背景:有的人認為螞蟻是一種有害的昆蟲,討厭它,甚至想方設法消滅它。可我們班的幼兒都時刻關愛著這細小而又不顯眼的動物;在他們心目中,螞蟻是不尋常、不簡單的。不經意地三個一堆,五個一群的趴在花壇邊等待螞蟻的出現。為了能滿足孩子們的需要,我上網查閱了一些資料,并根據我們小二班孩子的特點,設計了兩個活動。活動一:逗螞蟻目標:1、能仔細觀察周圍環境和事物,感知螞蟻的特征、生活習性與人類的關系。2、培養關心小動物和關愛大自然的情感。過程:觀察是興趣的起源,幼兒的興趣來源于有趣的材料和教師的啟發。開始并不是人人都喜歡螞蟻的,當高雨馨和黃雅詩發現了螞蟻,并把消息告知大家:“你看,螞蟻在我的手上走的很快呀!”“螞蟻在吃我的餅干屑!”“老師,螞蟻找到了好吃的東西,抬不動,會請其他螞蟻一起來幫忙,合作抬!”他們發現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因此,在每次戶外散步時,幼兒都要求觀察螞蟻。而當他們又發現螞蟻的一些新情況時,立即激動得開心地討論起來。幼兒漸漸地發現,螞蟻熱愛群體生活、團結互助的優點。活動二:螞蟻社會目標:1、積極主動參與收集,發掘學習材料。2、在活動中用語言和圖畫等形式將自己看到的事物及收集到的資料大膽的表達出來。過程:每次觀察,幼兒求知欲都很濃,他們都爭著說自己的看法。周昊說:“我知道螞蟻有六條腿!”為了更好的引導幼兒,我們共同翻閱了有關書籍和圖片,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到螞蟻的身體結構:包括有一對觸角,六條大腿,一對大鄂及頭、胸、腹、眼幾部分,并進行美工制作“捏螞蟻”。有的幼兒回家后,請爸爸媽媽上網查找,然后打印下來,回來告訴同伴和老師。如姚張杰說:“我家的陽臺上有螞蟻。”曹可心指著媽媽打印出來的“力大無比”說:“螞蟻的力量可真大,別看他身體小,兩只合作能抬起一只蒼蠅!”家長提供的學習資料,我們都加工好貼在活動室里。幼兒在與成人的戶動活動中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合作的關系,自信、自主地學習、表達和交流語言。除了家長提供的研究資料外,幼兒在圖片、書籍和多媒體獲得的信息也不少。從豐富的資料中發掘、探討“工蟻如 何修筑巢穴”、“產卵與搬家”等過程,尋求答案,增加對螞蟻社會的認識。整個學習的形式和氛圍充滿著成功的發現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