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學教學:小班數學活動修路 教案
小班數學活動 修路一、活動目標:1、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2、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嘗試拼合圖形。3、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二、活動準備:1、用硬紙板制成一條“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土坑”,鏤刻下來的圖形涂上顏色即成“石塊”。(將個別圓形、正方形兩等分)2、兔媽媽胸飾。三、活動過程:1、游戲“做夾心餅干”,復習對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教師扮成兔媽媽,幼兒扮成小兔。教師:“天氣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們去看望她好嗎?”教師:“我們帶點什么去好呢?”游戲“做夾心餅干”,要求將圖形標記貼在胸口,找一個貼相同圖形的幼兒做朋友,最后要說出做的是什么形狀的夾心餅干。2、引起幼兒玩“修路”游戲的興趣。教師:“做好了夾心餅干,我們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經過一條小路,可是這條小路壞了,怎么辦呢?”3、幼兒“修路”,辨知圖形。教師先帶領幼兒觀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圖形,然后請幼兒拿“石塊”一一對應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3、嘗試組合圖形。啟發幼兒想辦法把兩塊半圓形的“石塊”和兩塊長方形的“石塊”嵌入“土坑”中。4、游戲“踩石頭”。教師:“小路修好了,我們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不過在過小路的時候我們一起來玩個踩石頭的游戲,我拿出什么形狀的圖形,你們就去踩什么形狀的“石頭”并說出這是什么形狀?!?、到兔奶奶家,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