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綜合教學:我有一雙小小手教案
我有一雙小小手第一階段小手的秘密,及第二階段、活動一說說小手的本領見李燕玲主題活動文件夾。第一階段:小手的秘密活動二:歌表演小手拍拍活動目的:1、培養幼兒表演的興趣。2、通過音樂表演,引導幼兒學習一問一答的演唱形式。組織形式:集中,分組教育。指導要點:1、以游戲“看誰指得快”引入,激發幼兒學習歌表演的興趣。2、師生邊表演動作邊念歌詞。(以兒歌形式)3、練聲大貓小貓,要求:兩腳分開同肩寬,雙手叉腰,用不同地音量表現大貓小貓的聲音。4、教唱歌曲小手拍拍。5、采用齊唱間以領唱的形式(領唱問、齊唱答);或部分問,部分答的形式來增加幼兒表演的興趣。活動時間:9、21活動四:手指印畫美麗的小花活動目的:1、體驗使用手指、點畫花朵的樂趣。2、引導幼兒了解并學習手指點畫的繪畫技能。組織形式:集中,分組指導要點:1、教師出示以準備好的“草地”背景,引出 活動內容。2、教師師范用手指印畫“小花”的方法。3、以提問的方式提出印畫要求。4、幼兒在教師準備的“草地”背景上印畫“小花”。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不要點畫到衣服或其它地方。5、組織幼兒將手洗干凈。活動時間:9、28第二階段:小手的本領活動二:請你摸一摸活動目的:1、通過用手觸摸感知不同的物體,知道小手有感知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特征的本領。2、學習用手觸摸感知不同物體的方法。組織形式:區域活動,自由活動指導要點:1、將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的不同物體若干放于“小魔箱”內,讓幼兒邊摸邊感知,激發幼兒的興趣。2、教師示范、講解玩法時強調:一樣一樣摸,并把它們分一分。3、豐富詞匯:“軟”、“硬”、“粗糙”、“光滑”。觀察與推進:在活動中,幼兒對操作、感知的過程感興趣;但在表達時由于他們詞匯量的缺乏,有以下表現。(1)幾乎所有幼兒能感知物體的冷熱、軟硬,愿意表達自己的感受且表達較清楚。(2)在感知粗糙、光滑的不同物體時,只有少部分幼兒能感知到并這樣說:“這個(粗糙的物體)摸起來不舒服,這個(光滑的物體)摸起來舒服、滑滑的。”因此,在語言活動中,可豐富“粗”“光滑”等詞匯,豐富時最好結合于幼兒的感受、體驗過程中。如讓幼兒感受班級地面與“小天地”中地面的區別時,及時豐富詞類詞匯,幼兒能很好的理解、記憶。活動時間、10、10活動三:我的小手畫小手活動目的:引導幼兒嘗試將左手掌按在紙張上,用右手延左手的輪廓描畫出左手手掌,并為手掌進行裝飾。組織形式:集中指導要點:1、教師示范描畫方法,強調:按在紙張上的手掌應張開,不能動。2、教師介紹并示范幾種裝飾“小手”的方法供幼兒參考、選擇。3、幼兒動手繪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畫時按在紙張上的手掌應張開,不能動。4、鼓勵幼兒大膽裝飾自己的“小手”。觀察與推進:本次活動由于繪畫方法的不同,能引起幼兒較高的興趣,但我發現這個活動不適合在小班階段開展,由于小班幼兒的小手肌肉發育還未完善;因此、無法控制住按在紙張上的小手不動,幼兒的左手總跟著筆在變化位置。根據本次活動的情況,可將活動改進為如:手掌印畫“樹干”等這類更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而且感興趣的活動。活動時間:10、13第三階段:我的小手本領大活動一:我的小手本領大活動目的:1、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體驗用自己小手進行自我服務的快樂。2、嘗試為他人服務或幫助成人做簡單的事。活動形式:幼兒一日生活中滲透。指導要點:用照片的形式記錄幼兒在幼兒園使用小手自我服務或為他人服務的情景。活動觀察與推進:活動中、幼兒使用小手做事的積極性很高,能在幼兒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甚至有個別幼兒還能夠幫助成人和同伴。下面開展的活動中可以嘗試引導、鼓勵幼兒參與簡單的成人勞動。活動時間:2004、10、162004、10、26活動二:我是小幫手活動目的:引導、鼓勵幼兒嘗試參與簡單的成人勞動。體驗使用小手參與成人勞動的喜悅感,進一步感受手的本領很大。組織形式:集中,分組指導要點:1、結合“消防演練”活動,集中學習毛巾的折疊方法,重點引導幼兒學會“邊對邊折”。2、教師介紹“小幫手”的內容,要求。3、在餐前環節指導當任“小幫手”的幼兒折毛巾,并擺放在每位幼兒的桌前。活動觀察與推進:幼兒很喜歡參與“小幫手”的勞動,“邊對邊”折疊小毛巾的方法掌握得很好,就是毛巾擺放的不夠好,不能整齊的擺放在每位幼兒的桌前。在以后的引導中要加強毛巾擺放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