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綜合教學:好聽的聲音教案
好聽的聲音一、主題來源:聲音與孩子的生活息息相伴,當我們的孩子聽到生活中有趣的、奇怪的聲音總會好奇地問:“咦!這是誰的聲音?什么聲音?”,有一次在玩音樂游戲時,孩子們還會猜測、想象聽到的聲音,如聽到低沉的琴音就會說:“是大恐龍來了!”聽到尖尖的高音時,就會激動地大叫:“奧特曼來打孔龍了?!苯淌议T口有人送水敲門,孩子們激動地問:“老師,誰呀?!眮碜院⒆拥脑S多信息告訴我們:孩子對有趣的、奇怪的聲音是很感興趣的,敏感度很高。然而小班的孩子,仔細傾聽同伴或他人說話的習慣尚未養成,聽辨不同人聲音的能力有待培養。如:我班孩子剛來幼兒園時有的由于聽慣了家里人直呼小名,在幼兒園里叫他們的名字卻沒有反應。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的“自我中心”往往使他們在家對家人、長輩缺乏尊重,孩子的任性使他們對身邊大人的話聽而不理等現象大都存在,因此我想既然在我們的生活中具有如此豐富的聲音資源:有趣的動物的聲音、馬路上汽車的聲音、好聽的歌聲、好玩的玩具發出的聲音等等,那些聲音在孩子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存。何不通過聲音讓孩子們接受來自聲音的各種信息呢?何不充分的運用身邊的各種聲音資源,讓孩子感受辨別各種聲音的同時,了解聲音帶來的信息,通過有趣的聲音活動,引發幼兒關注周圍人與事物的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呢?于是我就找到了小班教材中的主題好聽的聲音。翻開教材,好聽的聲音主題內容豐富、有趣,有誰的聲音、家里的聲音、美妙的音樂、唱歌的車、腳步聲幾個活動,分別從人、物、樂器、汽車發出的聲音等角度提供了不同的 活動素材。力圖讓幼兒聽辨周圍的聲音,理解不同的聲音帶來的含義。我們設想先從誰的聲音這個點進入主題,讓孩子關注身邊的人,區別不同人的聲音,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應答習慣,然后再進入到其他內容,逐漸深入主題,以充分實現該主題的活動價值。因為人的聲音是最接近孩子的聲音,從周圍人的聲音中可以讓孩子感受多種信息。以上就是我選擇該主題活動的理由。二、主題目標:喜歡聽辨周圍的各種聲音,區別不同聲音以及所表示的意義。三、教材選擇 :(一)、學習參考用書的選擇:活動內容一:誰的聲音(P22)提示點1聽,猜誰在唱歌(必選)提示點2玩“爸爸、奶奶、爺爺”來了的游戲(備選)活動內容二:鈴兒響叮當(P22-24)提示點1分辨各種鈴聲(必選)提示點2兒歌“鈴兒響叮當” (必選)提示點3聽聽學學家里的門鈴(必選)提示點4音樂游戲“叮咚小門鈴” (必選)提示點5家里的聲音(必選)活動內容三:美妙的音樂(P12-14)提示點1打擊樂“大鼓”(備選)提示點2兒歌“我的小鼓響咚咚”(必選)提示點3打擊不同樂器(區域)提示點4音樂游戲“找小鈴” (必選)提示點5散文“美妙的琴聲” (必選)活動內容一:會唱歌的車(P15-16)提示點1玩各種會發聲的車 (區域)提示點2音樂游戲“灑水車” (必選)提示點3玩具音樂會(必選)活動內容一:腳步聲(p28)提示點1故事“腳步聲” (必選)提示點2模仿大、中、小山羊走路(必選)提示點3扮演角色進行表演(區域)提示點4模仿媽媽穿高跟鞋、爺爺拄拐杖、小朋友、小花貓走路的聲音。(必選)(二)、運動參考用書的選擇:、馴小狗 P28、小動物大* P30、我的小鼓咚咚響 P32、瓶兒沙沙 P37、母雞與小雞 P36、小雞捉蟲 P36、紙飛機 P33、許多小魚游來了 P28、快樂的小騎手 P31(三)、生活參考用書的選擇:、小心過馬路、安全小乘客四、環境創設:1、區域活動中投放一些讓幼兒自由探索、擺弄的發聲玩具。2、教室環境中布置一些能激發幼兒對聲音發生興趣的“風鈴”、“小鈴鐺”等發聲物品。3、語言區中提供大、中、小三種山羊的頭飾、故事磁帶。五、家長工作:1、知道開展的主題內容,與孩子一起關注身邊各種有趣的聲音。2、收集能發出聲音的玩具,與同伴分享聽辨聲音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