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綜合教學:小班綜合快樂的分享活動教案
小班綜合 快樂的分享活動快樂的分享活動(小班)說一說小朋友,你有了好東西會怎么做?這時你的心里會怎樣?你喜歡把快樂的事告訴別人,讓別人也快樂嗎?聽一聽:童話故事小兔真快樂小兔拔了兩個蘿卜回家去。路上,看見羊媽媽正在地里干活,小兔連忙走上去,送給羊媽媽一個蘿卜。羊媽媽笑咪咪地說:“謝謝你,小兔。你把蘿卜送給我,我真快樂!”走著走著,小兔又看見小豬正在放風箏。小豬玩累了,口渴得很。小兔連忙跑過去,把另一個蘿卜送給了小豬。小豬說:“謝謝你,小兔。你把蘿卜送給我,我真快樂!”小兔說:“你快樂,我也很快樂。”小兔回到家里,說:“媽媽媽媽,我把自己的蘿卜分給了羊媽媽和小豬,我真快樂!”媽媽說:“你把這件快樂的事告訴了我,我也很快樂!”演一演師生一起表演小兔送蘿卜后快樂的樣子。做一做1、分享快樂情感:師生共同分享平時生活中遇到的快樂的事,理解把快樂的事告訴別人,別人也會快樂。2、分享食物:幼兒按小組分享食物,體驗分享的快樂。3、表達分享情緒:教師:“小朋友,你覺得這樣快樂嗎?請把你的想法告訴老師和小朋友聽;或者到操作區去在娃娃頭上擺出你的表情。”快樂的分享活動活動設計活動目標:1、在欣賞、表演的過程中理解分享是快樂的。2、有積極的分享行為,感受分享的快樂。理論分析:“分享”這一概念和行為,在人際交往中是很重要的一環。要幫助孩子初步懂得分享是快樂的,并學習與同伴分享食物、玩具。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情緒往往不夠穩定,不斷轉換,因此,要讓不善于用言語表達的幼兒通過動作、圖象等非言語的表達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從而讓每個孩子都獲得表達的機會。活動準備:1、通知幼兒帶一些食物或玩具來園。(如一包餅干,一只橘子等)2、把故事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或投影片。3、在操作區投放一些心形葉子,供幼兒制作情緒樹用。活動過程:一、快樂的欣賞活動:1、設置懸念,引起興趣:教師:“小兔拔了兩個蘿卜全送給了別人,猜猜它的心里會怎樣想?”“可是它卻很快樂呀,這是為什么呢?請大家一起欣賞動畫故事小兔真快樂。”2、放映多媒體課件,分段欣賞和表演,理解分享是快樂的。重點:理解兩種不同的分享型快樂。(1) 理解:有了好東西和別人一起吃,會更快樂!欣賞第1、2兩節故事。教師:“小兔把蘿卜送給羊媽媽和小豬時,羊媽媽和小豬說了什么?小豬是怎樣說的?”“小兔把蘿卜都送掉了,可是它為什么卻很快樂?”(2) 理解把快樂的事說給別人聽,別人也會感到快樂!欣賞課件的后半部分。提問:“小兔回家后,對媽媽說了什么話?媽媽又是怎么說的?”復述小兔和兔媽媽的話,一起表演他們快樂的樣子。提問:“媽媽聽了小兔的話,為什么很快樂?”二、快樂的分享活動:1、分享快樂情感教師:“老師有一件快樂的事要告訴你們:南南小朋友以前總愛把積木搶到自己的面前,不許別人碰。可是昨天老師看到他和東東一起看書,玩得可好了。老師看到他進步了,覺得很快樂。你們聽了一定也很快樂吧?那你們有沒有快樂的事,也說出來給好朋友聽聽?”(幼兒互相說后,請兩位幼兒上來說。)2、分享食物。教師:“小兔把好東西分給別人吃,你們也帶來了許多好東西, 你們準備怎么做?”(讓幼兒相互共享食物,體驗分享的快樂。)3、表達分享情緒。請幼兒把分享后的感受說給老師和同伴聽;或到操作取去給新形葉子涂上顏色,表達自己的心情。活動建議:1、課前和幼兒一起談談關于分享的話題,對幼兒無意中出現的分享行為進行表揚,使幼兒對分享有一個初步的概念。2、課后與幼兒一起進行故事表演,強化分享意識;并用幼兒從家里帶來的玩具和圖書等建成“快樂城”,鞏固分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