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主題: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教案
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一、活動背景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時間,我讓幼兒自由看圖書,看到有的幼兒把圖書卷起來當話筒、當望遠鏡、當槍玩。于是,我受到啟發,何不做一些“話筒”給孩子們玩,讓孩子們在玩中獲得一些粗淺的科學知識。這樣就產生了科學活動“有趣的傳聲筒”的方案設計。我用薄的硬紙板卷成一些“話筒”,有的是空心的,有的里面塞了一些紙團,讓每個幼兒通過游戲傳話,探索空心和實心的話筒傳出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這樣為幼兒的探索活動創造了寬松的環境,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空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清晰、響亮,實心的傳聲筒傳出的聲音模糊、不響亮。 2、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歡玩科學小游戲。 3、學習與同伴協作活動,增進同伴間的關系。 三、活動準備 1、空心傳聲筒人手1個。 2、實心傳聲筒人手1個。 3、音樂樂曲。 四、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玩紙棒的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的外形特征 (出示紙棒)師:老師用紙給你們做了個玩具,你們看一看,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A:它是長長的。 幼B:它是圓圓的。 2、鼓勵幼兒任意玩紙棒游戲 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樣玩的? 幼:很有興趣地拿起紙棒玩,有的把它當馬騎著跑;有的把它當望遠鏡;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滾 3、總結幼兒游戲的玩法 師:你們玩得開心嗎?請幾位小朋友來玩給大家看。 幼A:放在地上滾。 幼B:當望遠鏡玩。 幼C:拿在手里拍。 (評析: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通過觀察紙棒的外形特征,并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興趣來玩紙棒,既體現了自主選擇、主動參與,又為每個幼兒提供了探索的空間,使幼兒以自己的探索方式產生對紙棒游戲的興趣,為下面的活動作了鋪墊。)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游戲 1、啟發幼兒玩“傳聲筒”游戲 師:小朋友很聰明,會玩許多紙棒的游戲,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游戲,你們想學會玩嗎? 幼:想!(齊聲高呼) 師:請小朋友上來和老師一起來做這個游戲。老師用紙棒的一端對準他的耳朵,用嘴巴對準紙棒輕輕說一句話,你聽到了嗎? 幼:聽到了。 師:其他小朋友聽到了嗎? 幼:沒有。(齊聲說) 師:請小朋友把剛才老師對你說的話告訴大家。 幼:老師叫了我的名字。 2、幼兒自由結伴玩游戲 師:小朋友,你們想做這個游戲嗎? 幼:想。(齊聲說) 師:請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去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著紙棒輕輕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然后再交換,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什么話?活動時要互相謙讓,相互 合作好 幼:自由結伴開始活動,有的幼兒在邊聽邊笑,有的幼兒邊聽邊點頭 師:你聽到好朋友說什么了嗎? 幼A:說星期天到常熟去。 幼B:說媽媽給他買了新玩具。 (評析:開始部分幼兒對紙棒已充滿了興趣,經過老師的示范,而且對著紙棒說些“神奇”的悄悄話,幼兒的好奇心倍增,致使幼兒能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索新的玩法。而且,在活動中自由選擇同伴共同游戲,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其分享探索的經過和結果。) (三)將傳聲筒換成實心的,引導幼兒再次探索 1、幼兒再次玩傳聲筒 師:剛才玩的游戲,你覺得開心嗎?用剛才的方法我們再來玩一次。 幼:有的幼兒在搖頭,有的幼兒在大聲說:聽不清,聽不清 師:你聽到好朋友說的話嗎? 幼A:聽不清楚。 幼B:不知道她在說什么。 2、鼓勵幼兒尋找原因 師:為什么剛才傳話聲音很清楚、很響亮,而這次傳話的聲音不清楚呢?(鼓勵幼兒觀察兩根紙棒的不同之處) 幼A:哎呀,這根里有紙團。 幼B:剛才那一根是空的。 師:剛才,小朋友發現有的紙棒里有紙團,有的紙棒是空心的。那我們拿著兩根紙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戲,感受一下兩根紙棒傳出聲音的不同。 幼:自由結伴游戲,有的幼兒不時把兩根紙棒當望遠鏡看 3、 總結 師:你們能將你們的發現告訴老師嗎? 幼A:空心的傳出的聲音清楚。 幼B:有紙團的傳不出聲音。 幼C:有紙團的傳出的聲音不清楚。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原來空心的紙棒傳出的聲音響亮、清楚,而有紙團的紙棒傳出的聲音不清楚,因為紙團堵住了傳出來的聲音。老師給紙棒取了個名字叫“傳聲筒”。 幼:傳聲筒。(齊聲說) (評析: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在活動中有的幼兒用眼觀察,有的幼兒用手拍打,有的幼兒用嘴吹紙棒,他們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并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尤其再次玩空心和實心的紙棒時,幼兒情趣高漲,雖然有的幼兒較活躍,但他們都體驗著發現的樂趣,激發了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拓展延伸 師:小紙棒能變成“傳聲筒”,但它還有許多神奇的玩法,你們想去發現嗎? (播放音樂) 幼:自由探索交流。 五、總評 小小的紙棒在小朋友手中變得很神奇,也很有魔力,是活動良好的開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始終堅持“活動在前,認識在后”、“發現在前、結論在后”、“嘗試在前、引導在后”的原則,幼兒始終在玩中感知科學現象,在玩中發現問題,是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因此,幼兒在活動中玩得很主動、很開心,確實有所發現、有所發展。而且,在活動中,讓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教師盡量以鼓勵為主, 幼兒盡量以體驗為主,避免了因個體差異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增強了每個幼兒的自信心,并在活動中樂意與同伴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個幼兒的心理得到了滿足,為他們帶來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悅。
- 關 鍵 詞:
- 幼兒園小班 科學 主題 小班 活動 有趣 傳聲筒 教案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