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教案 PPT 課件 學案 導學案 課時練 練習題 期中試題 期末試題 單元測
科學閱讀科技發展歷程【教材分析】科技發展歷程是小學科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閱讀”的內容。科學發展史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課標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及其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了解人類可以利用科學技術改造自然,讓生活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具體的事實只要了解,并不要求理解,重點是讓學生意識到科技是不斷發展的。【學情分析】低年級的學生對科技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102
6.自制指南針【教材分析】本節課是蘇教版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第6課自制指南針是在學生學習了磁鐵的吸力磁鐵的兩極,知道了磁鐵的一些基本性質:知道磁鐵有兩極,分別是南極和北極,磁鐵能指示方向,指南的一端是南極,指北的一端是北極等知識后,學習磁鐵可以磁化鐵制品,并用磁化的鋼針制成指南針。這部分教材內容屬于課程標準中物質科學領域,能量部分的內容。通過學習使用指南針、自制指南針的內容達到“知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8 | 格式:DOCX | 瀏覽:92
11.擰螺絲【教材分析】本課由三個活動組成。第一個活動,觀察螺絲,給螺絲分類。分兩個交流活題展開:一是觀察螺絲,了解螺絲的構造;二是學會給螺絲分類,要求分類的標準不要交叉重疊。第二個活動,制作小板凳。分兩個交流活題展開:知道一字螺絲與十字螺絲,一字螺絲刀與十字螺絲刀比較它們的不同,根據不同的螺絲選擇合適的螺絲刀。二是在學會擰螺絲的基礎上,組裝小板凳,先按照小板凳的樣式搭起一個模型,然后再用螺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78
5.地球【課標落實】一、本課通過一系列閱讀、探究、實驗、觀察、討論交流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中年段的課程目標。科學知識:知道地球的運動特征,知道與地球有關的一些自然現象是有規律的。科學探究: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儀器,觀察并描述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在教師引導下,能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示符號、統計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陳述證據和結果
上傳時間:2021-03-02 | 頁數:36 | 格式:DOC | 瀏覽:69
6.自制指南針【教材分析】自制指南針是蘇教版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作為本單元的最后一課,是對本單元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屬于“設計與技術”類型。本課雙線續接,先實踐,后拓展視野。其中,主體活動按照仿制的一般過程(工程實踐)展開:認識仿制的基礎;自制仿制的行動;測試仿制的效果檢驗。然后,閱讀資料拓展視野。本課教材注重把科學原理滲透在制作的過程中,如磁鐵指南北的性質、技術手段的應用如磁化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6 | 格式:DOC | 瀏覽:90
10認識工具【教材分析】技術與工程是小學生學習科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本單元是第一個有關技術與工程領域的主題單元。本課認識工具是本單元打開工具箱的首課,本課從認識、嘗試、了解、分析四個環節展開教學內容。用學生常見的身邊物品引導學生認識工具。明確任務,完成一系列使用工具的活動。通過閱讀錘子的發展史了解到勞動工具在不斷發展,分析不同材質的錘子有不同的作用和特點。【學情分析】小學生對周圍世界具有強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84
10.認識工具【教材分析】技術與工程是科學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本單元是第一個有關技術與工程領域的主題單元。工具是一種物化的技術,技術就包括使用不同工具的技術,本單元以傳統傳統的工具箱里的工具為研究對象,用三課分別引導學生學會簡單的工具的使用,本課在本單元中居于起始地位,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工具的主要作用和使用方法,意識到使用工具可以方便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對學生的操作技能進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7 | 格式:DOC | 瀏覽:74
2.各種各樣的杯子【教材分析】本節課作為“它們是用什么做的”單元的第二課,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和功能,承接第一課對各種材料的簡單認識,為第三課神奇的新材料做好鋪墊,本節課將研究聚焦在“杯子”這樣一個具體的事物上,在對材料辨識的基礎上細化對各種材料特點的認知,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指導學生觀察、描述物體的特征、材料的性能,因此本節課重在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就學生各自的發現進行交流、質疑、提出問題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130
4.磁鐵的吸力【教學目標】1通過探究和玩磁鐵的活動,知道磁鐵能夠吸引鐵和鎳,磁力可以傳遞。知道能夠隔物吸鐵。2通過交流,知道磁鐵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3能利用磁鐵的特性解決生活中的困難。4在玩的活動中感受科學的樂趣。【教學重點】通過探究活動,知道磁鐵能夠吸引鐵和鎳,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一些用特性途。【教學難點】通過探究,知道磁力可以傳遞,磁鐵能夠隔物吸鐵。【教學準備】教師材料:教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96
4.磁鐵的吸力【教材分析】本節課為蘇教版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玩磁鐵”的第一課,旨在帶領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初步探索磁鐵的性質,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初步意識到科學、技術和社會是有機結合的,科學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本節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游戲“釣魚活動”,引出磁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的原有認知沖突,揭示本課的研究主題;第二部分:通過探究活動,認識磁鐵能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6 | 格式:DOC | 瀏覽:80
12.做個小溫室【教材分析】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第4單元打開工具箱中的第3課。在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常用的工具,并在擰螺絲的活動中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這為本節課的學習墊定了基礎。本課以做個小溫室為載體,從三個方面出發:認識溫室的結構和功能、設計并制作小溫室、探究小溫室的作用,讓學生在一系列的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思考,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實踐任務和探究活動,促進學生的創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104
9.尋訪土壤中的小動物【教材分析】本節課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9課探訪土壤中的小動物,課標要求學生知道陸地表面大部分覆蓋著土壤,生存著生物;認識周邊常見的動物和植物,能簡單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本節課為緊扣這本單元的主旨,主要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1、認識常見的土壤里的小動物,并簡單說出小動物的特征;2、通過實地尋找小動物的活動,討論土壤中小動物的生活環境,知道這些小動物的生活環境各異,但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86
2.各種各樣的杯子【教材分析】各種各樣的杯子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它們是什么做的的第二課。本課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設計了四個活動。第一個活動:認識各種杯子的材料是什么做成的,借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前一課所學內容,來辨認杯子的材料是什么。第二個活動:用看一看、捏一捏、加入熱水摸一摸等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之間性質的差別。活動三:引導學生認識到杯子使用中的不便之處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6 | 格式:DOCX | 瀏覽:131
15.生物與非生物【課標落實】1本單元通過一系列觀察、比較、實驗、測量、交流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中年段的課程目標。科學知識:知道生物與非生物具有不同特點。科學探究:在教師引導下,能從具體現象與事物的觀察、比較中,提出可探究的問題。在教師引導下,能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示符號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陳述生物的共同特征。在教師引導下,觀察并描述生物的特征。科學態度: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
上傳時間:2021-03-02 | 頁數:21 | 格式:DOCX | 瀏覽:63
4磁鐵的吸力【教材分析】本節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玩磁鐵”中第一課的內容。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對一二年級的要求是對磁現象進行感知,知道磁鐵能對某些物體產生力的作用。其中,與本課相關的是能描述磁鐵可以直接或隔著一段距離對鐵、鎳等材料產生吸引作用。本課圍繞“磁鐵”這一學生感興趣的材料為研究對象,以“探究發現”為主線,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整個過程,達到“以做促思,以思引做,做思共生”的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6 | 格式:DOCX | 瀏覽:74
1認識常見材料【教材分析】本課為蘇教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它們是什么做的單元的起始課,該單元共有三課,分別是認識常見材料、各種各樣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可見該單元的研究都是圍繞“材料”展開的,因而第一課時對于常見材料的認識既是基礎部分,也是重要部分。本課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兩個活動:活動一,觀察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讓學生不僅意識到我們身邊的物品都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還讓學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92
5.磁鐵的兩極【教材分析】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第2單元玩磁鐵中的第2課。磁鐵是學生常見到的一種“玩具”,對于磁鐵學生已有初淺的、零散的認識。本單元從認識磁鐵開始,安排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研究磁鐵的性質,了解人們對磁鐵的應用,使學生認識磁鐵的用途與它的性質是密切聯系的。本課意在啟發學生運用實驗的方法發現磁鐵上磁力的強弱,親自感受磁鐵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建立磁極的概念,了解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120
3.神奇的新材料【教材分析】神奇的新材料一課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它們是什么做的第3課,這一單元的學習內容都屬于物質科學領域,本課內容的設計,依據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內容標準,對應新課標16.2、工程和技術產品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一二年級段是“體會生活中的科技產品給人們帶來便利、快捷和舒適”。本課在前兩課指導學生認識常見材料的基礎上,將學生的視野拓展到特殊材料中的新材料。本課內容可以分成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79
9.尋訪土壤中的小動物【教材分析】本課是土壤與生命單元的第三課。在前面兩課的基礎上,以尋訪為載體,引導學生認識更多的土壤動物以及它們在土壤中的生活,說明土壤對生活在其中的動植物的貢獻,揭示生命與土壤的密切關系。本課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指導學生認識一些土壤中的小動物,讓學生感受到土壤中生活著很多小動物。第二個層次,展開尋訪活動。通過尋訪觀察,發現某種小蟲在土壤中的生活情況,為了解動物與土
上傳時間:2021-03-05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95
16.動物的庇護所【課標落實】(1)本單元通過觀察、比較、調查、實驗、評估、交流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中年段的課程目標。科學知識:知道動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動物和植物都能產生后代,使其世代相傳;能根據有關特征對生物進行簡單分類;初步了解生物的生存條件。科學探究:在教師引導下,能基于所學知識,制訂簡單的探究計劃。在教師引導下,能依據證據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結果,得
上傳時間:2021-03-02 | 頁數:7 | 格式:DOCX | 瀏覽:52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