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教案 PPT 課件 學案 導學案 課時練 練習題 期中試題 期末試題 單元測
寫意動物教案課題:寫意動物學段年級:小學五年級課時:一課時課型:造型表現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欣賞畫家水墨動物作品觀察分析畫家運用水墨表現動物的方法。學習用概括、夸張、取舍的方法表現動物。2.引導學生大膽對動物進行夸張和表現。巧妙發揮毛筆和宣紙的獨特性能,探索用中鋒、側鋒、散鋒等用筆方法
上傳時間:2022-12-15 | 頁數:3 | 格式:DOCX | 瀏覽:717
平移和旋轉。教材第3032頁1.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2.能找出各種平移和旋轉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重點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難點能找出平移和旋轉現象。課件長方形紙剪刀。師同學們
上傳時間:2019-11-29 | 頁數:4 | 格式:DOCX | 瀏覽:118
教學反思本節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從中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課始,出示了一些學生熟悉的摩天輪、鐘表、風車、旋轉木馬等物體運動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上
上傳時間:2019-11-11 | 頁數:1 | 格式:DOCX | 瀏覽:95
第5單元圖形的運動(三)第2課時旋轉(2)【教學內容】教材第84頁例2、3,第8586頁練習二十一第46題。【教學目標】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2.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3.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在生活中的應用,利用圖形變換進行圖案設計,感受
上傳時間:2023-04-30 | 頁數:4 | 格式:DOCX | 瀏覽:37
4動物的適應能力【教學分析】本課是學生在了解了動、植物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以及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后,繼續探究動物對環境的感知與適應能力。教材通過故事引領學生認識到動物有感知外界環境的本領;接著引導學生通過“螞蟻逃出包圍圈”的實驗,總結出動物不僅具有感知環境的能力,還有適應環境的能力的結論;然后再通過閱讀其他動物具有感知能力和適應能力的事例來拓展認知面,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動物身體的特征,說出動物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357
第一單元生命世界1.我們的豆苗【教學分析】本課通過對兩個對比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提出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設計對比實驗的嚴謹態度,重點培養學生長期觀察和記錄以認識事物的科學精神,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比較,得出科學的結論,并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熱愛表達、善于傾聽別人意見的科學品質。四年級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種子,但要對其中的一種種子做一次長期的科學觀察實驗和科學探究,是一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487
5.月有陰晴圓缺【教學分析】學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也明確了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征,而且在一年級已經知道了月相在不斷地變化著,這些都是本課的基礎。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完整的農歷月期間按照日期進行一次長期的月相觀察和記錄,并通過一個月或多個月月相的變化總結出月相變化的規律。在表達交流環節,要強調對觀察記錄的展示和交流,培養學生基于證據進行表達交流的習慣和能力。【教學目標】(1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273
3.水鐘【教學分析】本課屬于技術與工程領域,主要教學活動是技術類實踐活動。在本課學生將在上節課對日晷研究的基礎上,了解比日晷適用條件更廣的計時工具漏刻的相關知識,并最終依照原型設計制作一個單級漏刻的模型。學生對水鐘的熟悉度較低,已有知識經驗較少,所以教學難度也較大,需要教師做好豐富而形象的資料儲備,以及給予學生充足的活動時間與空間的支持。【教學目標】(1)知道水鐘是利用滴水的等時性,是古代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6 | 格式:DOC | 瀏覽:164
5.擺鐘的秘密【教學分析】本課屬于技術與工程領域,具體包括:了解擺鐘發明的歷史,探究擺鐘的科學原理基礎擺的等時性,進一步探究影響擺的擺動快慢的因素,設計制作一個一分鐘擺動60次的擺,最后對本單元進行整體回顧與總結,發展對技術工程的認識。本課中有對科學概念的探究式教學,又有計時工具模型的設計與制作實踐活動,是一節典型的科學探究與技術實踐相結合的科學課。這兩個內容都是很重要的,都要有效地實施。其中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9 | 格式:DOC | 瀏覽:132
5.我們的游樂器材【教材分析】本課教材中首先提出任務,利用學過的力的知識,自制游樂器材。在設計制作部分給出了兩個參考的例子,分別是利用彈力的投球器和火箭發射器,通過相應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給學生提供創新的腳手架。反思環節提出問題要求學生思考,如何彈射能達到預定目標,需要學生在設計游樂器材的同時,還要考慮可能會影響游樂效果的因素。制作完成后,在班級內舉行展覽和評比,親身感受其他同學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157
4節約用水【教學分析】節約用水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是對水資源從了解到使用的一個提升,在認識到水資源珍貴而短缺之后,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并為之宣傳。在能力目標上,本課設計了走進社區進行節水宣傳活動,是對表達交流的綜合應用。社區宣傳既需要口語表達交流,還可以應用文字、圖畫等多種方式,教師在課堂進行方法要點指導,學生在實踐中表現會更自信,能促進學生相關能力的提升。【教學目標】1.認識到地球上淡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120
2陸地上的水體【教學分析】水體這個概念對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學生已經知道地球上的水域分為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陌生的是從來沒有用水體類型這樣的概念去區分它們,也沒有認真比較過它們之間的異同。因此教材從學生熟悉的長江、黃河、南極冰川、青海湖入手,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它們的外表形態,從而明確概念。本課教學要注意承上啟下的過渡,上一節課研究的地球表面的水,認識到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265
上傳時間:2023-04-21 | 頁數:0 | 格式:RAR | 瀏覽:23
1.注重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做游戲在游戲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認識了平移和旋轉的現象豐富了感性認識培養了空間觀念。2.給學生創造自由度較大的學
上傳時間:2019-11-29 | 頁數:1 | 格式:DOCX | 瀏覽:111
2.弓箭與彈力【教材分析】在上一節課學習了浮力后,對力有了大致的了解,本節課繼續研究另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力彈力。本節課中教材首先通過小朋友射箭的情景,引入彈力以及彈力的初步概念,緊接著提出問題:彈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學生首先根據生活經驗進行猜想,然后在討論中根據提供的材料設計探究實驗,通過實驗研究彈力的大小,最后得出結論:物體形狀的變化越大,產生的彈力就越大。【教學目標】1.通過對弓箭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239
反思單元讓事實來說話讓事實來說話【教學分析】本單元是四年級下冊的反思單元、結束單元。本單元的探究目標是“向科學家學習,對本學期經歷的表達交流、反思評價的探究過程進行反思評價”,也就是引導學生通過了解科學家表達交流、反思評價的過程,再回顧反思自己本學期的科學學習經歷,從而意識到只有不斷地交流分享、反思修正,科學才能發展。本單元所側重鞏固提升的探究要素是表達交流。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初步的表達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165
第3單元圖形的運動(一)第3課時旋轉【教學內容】教材第31頁例3,以及練習七第79題。【教學目標】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轉這種常見的現象。2.通過學生的操作體會旋轉,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3.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教學重難點】感知旋轉現象,使學生能正確判斷、區別旋轉與平移現象。【教學過程
上傳時間:2023-04-21 | 頁數:2 | 格式:DOCX | 瀏覽:23
2.太陽下的影子【教學分析】本課承接第1課中關于光源的高度對影子影響的研究,進一步制作影子觀察儀并研究一天中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整個活動有一定的難度,在觀察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一天之內有計劃地完成,要選擇好早、中、晚的關鍵時間點,更要結合具體的上學、放學和課間時間安排好觀察和記錄。教師可以補充多天的觀察記錄,以便于學生觀察和使用,從更多的事實中發現相同的現象,才能更全面、可靠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150
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教學反思,共137頁)準備單元降落傘【教學分析】教材以降落傘比賽活動為任務驅動,讓學生經歷設計、動手制作、比賽測試、交流反思、改進優化的全過程,感受表達交流在探究過程中的重要性,體驗優化改進后成功的喜悅。教材一開始就明確了活動任務和活動要求,統一提供材料,保證競賽的公平性。第一部分設計制作環節提供了制作降落傘的步驟。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上呈現的制作過程是較
上傳時間:2021-02-17 | 頁數:169 | 格式:DOCX | 瀏覽:427
第5單元圖形的運動(三)第1課時旋轉(1)【教學內容】教材第83頁的例1及練習二十一的第13題。【教學目標】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2.通過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過程獨立探究、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3.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在生活中的應用,利用圖形變換進行圖案設計,感受圖案帶來的美感和數學的應用價值
上傳時間:2023-04-30 | 頁數:3 | 格式:DOCX | 瀏覽:16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