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教案 PPT 課件 學案 導學案 課時練 練習題 期中試題 期末試題 單元測
第六章力和機械6.1、怎樣認識力人推車,人對車施加了力,車受了力推土機推土時,推土機對土施力拖拉機犁地時,拖拉機對犁施力磁鐵吸引鐵釘時,磁鐵對鐵釘施力生活中的力課前導入你還能在舉出一些“力的作用”的事例嗎?(b)運動員舉起杠鈴(c)磁極相斥使磁環懸浮(a)螞蟻搬運食物(d)起重機提升重物課前導入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力的作用(1)知道如何分析力的作用效果;(2)理
上傳時間:2021-01-12 | 頁數:29 | 格式:PPT | 瀏覽:94
上傳時間:2021-05-29 | 頁數:6 | 格式:PDF | 瀏覽:86
光世界巡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組成的。了解色光的三基色,顏料的三原色。方法與過程:學生根據色光的三基色和三原色原理,自己設計活動,驗證自然界中各種不同的顏色的光和顏料都可以有三基色和三原色混合而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積極地思索一些有關光的問題。如:光究竟是什么顏色?所有的光都是可見的嗎?光的傳播和聲音的傳播有什么區別?快慢如何?光能夠改變自然環境嗎?光對生物有影響嗎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35
課題升華和凝華計劃課時授課班級授課日期本課課時教學目的知道升華與凝華現象;教學重點知道升華的吸熱、凝華放熱;教學難點了解生活中的升華與凝華現象。教學用具碘升華管、燒杯、開水實驗用品板書設計主題板書輔助板書用碘升華管做此實驗,學生能非常明顯地看到固態碘升華成碘蒸氣,不會出現固態碘液化的現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5 | 格式:DOCX | 瀏覽:29
我們怎樣區分聲音-音調說課稿一、教材分析本節知識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上節學生撐握了聲音的產生、傳播,而本節則對我們聽到的各種聲音進行區分。音調是形容聲音的第一個特征,對理解下節知識響度、音色打下基礎。通過對本節課學習,學生對生活中的聲音高低有初步體念,并從物理角度認識音調與聲源振動快慢關系,結合生活實際探究影響弦樂器的音調幾種因素。1、本節地位:聲音的高低(音調)是聲音三特征之一,并為三特征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7 | 格式:DOCX | 瀏覽:24
探究汽化的特點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區別固、液、氣三種物態,知道什么是汽化,知道汽化吸熱。(2)知道什么是蒸發和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3)知道沸騰現象和沸騰的特點,知道什么是沸點。(4)能用汽化的知識解釋有關的簡單熱現象。過程與方法(5)經歷水沸騰的實驗探究過程,觀察液體沸騰時的現象和特點。(6)經歷用圖像描述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過程。情感態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8 | 格式:DOC | 瀏覽:35
_____________________科課時計劃課題我們怎樣區分聲音計劃課時一課時授課班級八(1)授課日期本課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的知道聲音的高低叫音調;知道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教學重點了解不同音調的聲音在波形上的差異。教學難點探究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教學用具吉它、鋼尺、口琴、示波器、音叉(256Hz、440Hz,)、話筒等實驗用品板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3 | 格式:DOCX | 瀏覽:19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一、教學目標1知道測量的意義、單位、及其作用2知道國際單位制以及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單位“米”3會進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納米等單位之間的換算二、重點難點長度的單位、測量長度的工具三、課時: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復習:物理學的概念?(二)新課引入1、觀察兩只鉛筆。問:大家觀察到了什么?學生回答:長短不一樣。長短比較2、拿兩杯水讓大家觀察。問:大家觀察到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38
探究物質的密度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知道密度的概念(2)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2、能力目標:(1)能設計合理的測量步驟,記錄數據表格,具備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2)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3)會用天平、量筒(刻度尺)探究物質的密度3、情感目標:通過動手進行實驗操作培養同學的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教學重點:密度的概念教學難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6 | 格式:DOC | 瀏覽:77
課題:1.4嘗試科學探究教材分析本節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初步嘗試進行物理問題的科學探究教材設計了一個科學探究的案例,讓學生初步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完整過程,從中領悟到科學探究的幾個基本要素,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生分析學生剛上初二,剛接觸物理,不具有基礎,尤其是入門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方法的學習還剛開始,但興趣濃厚,喜歡動手,好奇心強,適當利用可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76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學設計本節內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學生對生活中常用的透鏡及其成像情況,獲得豐富、具體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帶著問題,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內容。本節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通過科學探究的活動,找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使學生在全過程中自主研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培養科學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鏡成像規律。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歸納、動手、創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7 | 格式:DOC | 瀏覽:32
課題:希望你喜愛物理教學目的1、了解什么是物理?2、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3、探討學習物理的方法重點:難點:關鍵:能如何激發學生探索物理的興趣。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實驗。否利用實驗、現象激發學生思維。學情分析1、本節是第一堂物理課,目的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探討學習物理的方法,并沒有具體的物理教學內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實驗、現象、視頻等去調動學生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136
3.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學設計知識與技能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4初步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過程與方法1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2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義。3通過觀察,感知球面鏡對光線的作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5 | 格式:DOCX | 瀏覽:60
物體的質量一、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是抽象思維還不發達。對于物體的質量,學生已有一定得日常生活常識,已初步掌握了質量單位的換算,同時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較強,樂于參與實驗,但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欠缺。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多媒體展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教材分析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6 | 格式:DOC | 瀏覽:65
我們怎樣聽見聲音教案【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知道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3)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4)了解聲波進入人耳后引起聽覺的過程。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的產生及傳播的條件,領悟其中的研究方法;(2)通過觀察耳的結構圖,并結合生活經驗,了解人耳是如何聽到聲音的。情感態度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57
3.7眼睛與光學儀器教案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對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鏡可以改變成像的位置從而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2)知道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能成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3)初步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結構和作用。(二)過程與方法1)觀察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的鏡片,研究兩種鏡片的作用。2)知道怎樣操作照相機,學會相應的方法。(三)情感態度與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71
點擊新材料教學設計1、教材簡析本節主要介紹了四種典型新材料(納米材料、半導體材料、超導材料、隱性材料)的一些特點及其應用通過新材料的學習,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物理學的重要性,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和向往。新材料是21世紀高科技領域的一個重要支柱,對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綜合國力,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2、學情分析本節內容與生活、社會緊密聯系起來,這種由淺到深的遞進,且生活和社會緊密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7 | 格式:DOC | 瀏覽:59
6.1怎樣認識力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力的現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認識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會解釋簡單的現象。2.知道力的單位是牛頓,對1N的力形成感性認識。知道力的三要素。過程與方法:3.通過實驗,體驗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認識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情感態度與價值觀:4.通過對身邊常見事例的分析來認識力,感受物理就在我們身邊,激發學生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5 | 格式:DOCX | 瀏覽:50
8.1認識壓強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與壓力、受力面積關系的公式進行簡單的運算2.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過程與方法:觀察壓力的作用效果,用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并在實驗中學習控制變量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心生活,生產,自然現象中有關壓強的現象,樂于用所學的壓強知識解釋有關現象和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觀看多媒體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64
10.4飛出地球教案教學目標與要求1、知識與技能了解古人對與走宇宙的認識過程;了解萬有引力定律;了解人類如何飛出地球去。2、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課文資料,觀察圖片和動手做實驗,了解人類對宇宙結構的探索歷程,培養同學們探究科學的能力,學習科學家們探索自然的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和我國載人航天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探索興趣,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教學準備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61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