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教案 PPT 課件 學案 導學案 課時練 練習題 期中試題 期末試題 單元測
上傳時間:2020-02-12 | 頁數:70 | 格式:PDF | 瀏覽:904
湘科版小學科學三下2.2水蒸氣的凝結教案課題水蒸氣的凝結單元二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三年級教材分析本課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切入,設計了“研究小水珠的由來”與“認識更多的凝結現象”兩個活動,引領
上傳時間:2020-03-06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131
第二課聲音的產生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科學探究基于大量物體發聲時的振動事實,歸納出聲音的產生是因物體振動而來。能對物體發聲時的現象進行細致觀察和描述,探究各種不同物體產生不同的旨音,發現并歸納出固體、液體、氣體都是由于振動產生聲音。3.科學態度、STSE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好的科學態度。進一步培養探究事物的興趣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2 | 格式:DOC | 瀏覽:72
第二課我們的呼吸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人體的呼吸系統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組成。知道人體需要氧氣,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氣減少。知道當人體胸腔舒張時氣體進入肺部,胸腔收縮時氣體排出體外。吸氣時,胸腔擴大,肺擴張,富含氧氣的新鮮空氣通過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進入肺,其中的氧氣進入血液呼氣時,胸腔縮小,肺收縮,血液帶回來的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廢氣排出體外。2.科學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99
第三單元影子的變化第一課光與影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陰影,陰影即影子。了解影子的變化與光照射的位置有關系。2.科學探究基于觀察和己有經驗,能設計實驗探究影子形成的條件,并進而研究影子的變化與什么因素有關。3.科學態度、STSE對自然現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樂于觀察和實驗。樂于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實驗,主動與他人合作和交流。二、教學準備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138
第三課聲音的變化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聲音的高低和強弱與物體振動有關。物體振動幅度的大小決定了聲音的強弱,物體振動的快慢決定了聲音的高低。2.科學探究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出聲音的高低、強弱與振動的關系,能通過觀察發現不同的發音器是通過什么來控制聲音高低的,從而運用所學設計制作能產生不同高低、強弱聲音的簡易裝置。3.科學態度、STSE與同學合作進行探究,樂于與他人分享探究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61
第三課保護呼吸、消化器官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影響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健康的因素,列舉保護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方法。知道食用變質或有毒食品的危害性,了解飲食對身體健康的影響。2.科學探究通過測量肺活量,知道如何測量肺活量,了解自己的肺活量值。通過調查變質的食物,了解如何正確飲食。在測量身高體重的活動中,幫助偏胖和偏瘦的同學分析食物結構查找原因,培養判斷能力、社會調查實踐能力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70
第四課聲音的傳播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2.科學探究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和事實,對聲音是怎樣傳播的作出假設,能設計對比實驗,在實驗中觀察、分析、推理聲音的傳播方向。3.科學態度、STSE樂于探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并與同學交流。以聽診器發明和制作為例,理解科學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二、教學準備學生準備:記錄筆、活動手冊。受11:機救學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2 | 格式:DOC | 瀏覽:75
第一單元聲音第一課各種各樣的聲音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聲音是多樣的。知道聲音有高低和強弱之分,聲音的強弱叫作音量,聲音的高低叫作音調。2.科學探究能夠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結合辨聽聲音的有關活動簡單區分聲音的強弱、高低,提出與聲音有關的問題,并完成可研究問題的聚焦與整理。3.科學態度、STSE在辨聽聲音的過程中,感悟聲音世界的豐富多彩,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發學生進一步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65
第四課怎樣讓物體動起來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彈力、浮力都是直接施加在物體上的力。舉例說明給物體施加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也可以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還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2.科學探究在探究讓小球動起來的活動中觀察、分析、比較、抽象出讓小球動起來的共同點。進一步研究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觀察并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進行分析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103
第二課它們是怎樣運動的、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物體常見的運動方式有直線運動、曲線運動。這些運動又在本質上分為兩類:平動和轉動。2.科學探究在物體上描點觀察點的位置變化,描述各點的運動軌跡,比較不同的運動,能說明各種運動的形式和特征。3.科學態度、STSE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樣方法完成科學探究,體會創新樂趣。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風車、小車、線繩、輪子、教學課件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2 | 格式:DOC | 瀏覽:105
第四單元地球與月球第一課地球的故事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知道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2.科學探究搜集、閱讀有關地球形狀的資料,作出假設,分析推理并進行模擬實驗,經歷人類對地球形狀探索的簡約的認識過程。3.科學態度、STSE樂于了解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的科技史,尊重前人的努力。具有基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56
第二課藍色的星球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小部分是陸地。知道地球上除了海洋,還有河流、湖泊等水體類型。知道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噴灌、滴灌等是節約水資源的技術。2.科學探究觀察地球儀,聯系“宇航員太空中看地球是藍色”“我們看大海是藍色的”的兩個事實,推測地球儀上的藍色部分代表什么,并估測海陸分布的情況。能借助簡易天平和剪刀、尺子和鉛筆等工具,采用不同的方法賣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84
第三課怎樣比較運動的快慢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測量距離和時間的常用方法。知道用速度的大小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能夠舉例說出運輸技術給個人生活帶來便利的產品,知道自行車、火車、飛機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圍。2.科學探究會用路程除以時間計算速度,能用速度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能夠使用簡單的儀器測量,并使用恰當的計量單位進行記錄。3.科學態度、STSE有探究科學問題的興趣,尊重
第三課在地球上看月球、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農歷每月月相的主要變化是從新月開始,依次是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滿月、虧凸月、下弦月、殘月,這種變化每月重復,這就是月相變化的規律。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2.科學探究能長期觀察月相的變化并做好記錄,分析處理所記錄的信息,從中發現月相變化規律。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利用給定的材料完成月相變化的模擬實驗,驗證月相變化規律。3.科學態度、ST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98
第二課改進小車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改變輪軸的光滑度和左右距離、小車的重量等方法可以改變小車的運動狀態,影響小車的運動效果。2.技術與工程能對試車時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改進計劃,并通過多次調試予以完善。通過測試,能夠做好記錄并正確表達需要改進小車的理由。3.科學態度、STSE測試中能如實記錄,針對小車存在的問題,懂得反思,能多角度提出改進方案,具有創新與合作意識,能克服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2 | 格式:DOC | 瀏覽:90
第二課陽光下影子的變化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和長短,會隨著太陽在天空中位置的變化而變化。2.科學探究能觀察和記錄一天中不同時段和一段時間內陽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長短,描述影子變化的規律。3.科學態度、STSE對自然現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熱情,樂于并堅持觀察和記錄。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尺子、皮尺、橡皮泥、鉛筆、指南針、教學課件。學生準備:記錄筆、活動手冊
第四課探索月球的秘密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知道月球表面有環形山,有巖石,有月海(月球月面上比較低洼的平原)等。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揭示的月球秘密會越來越多。2.科學探究能通過科學閱讀,搜集相關探月信息,處理信息,獲得關于月球表面概況的知識。3.科學態度、STSE對探索月球的秘密有興趣,愿意討論分享。由衷贊嘆人類探索月球的成果,具有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二、教學準備教師準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2 | 格式:DOC | 瀏覽:88
第六課摩擦力與物體的運動、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在桌子上拉木塊時,木塊與桌子的接觸面會產生一種阻礙木塊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當拉力大于摩擦力時,木塊才會運動。木塊由運動到靜止,也是摩擦力的作用。用測力計緩慢地水平勻速拉動木塊測得的拉力大小就是木塊在桌面上運動時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科學探究能基于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從物體運動的具體現象的觀察與分析中對現象產生的原因提出假設。通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92
第三課自制日晷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陽投影方向測定、劃分時刻的重要工具。2.科學探究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和長短變化的規律制作簡易的日晷進行計時,了解日晷的發明過程。3.科學態度、STSE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制作日晷模型、使用日晷模型計時表現出探究興趣。感受到日晷給古代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對古人的研究成果產生敬佩之情。二、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制作日晷模型的
上傳時間:2020-10-19 | 頁數:2 | 格式:DOC | 瀏覽:82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