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教案 PPT 課件 學案 導學案 課時練 練習題 期中試題 期末試題 單元測
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第3課時用水測量時間【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這一特點制作水鐘用來計時。過程與方法記錄100毫升水緩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根據記錄
上傳時間:2020-04-12 | 頁數:2 | 格式:DOC | 瀏覽:234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三課用水測量時間同步訓練一、判斷題1、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答案錯誤解析解答水的流速快慢主要受水鐘水壓大小的影響也就是受水的多少所影響,以固定的速度往下
上傳時間:2020-04-20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82
用水測量時間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下新知導入用太陽鐘測量時間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太陽光影之所以能夠被用來計時,是因為太陽光影是有規律地運動著的。可是太陽鐘只能白天使用,夜間、陰天、雨天等卻無法使用。新知導入古人想出許多計時方法。(播放視頻)視頻:我國古代的計時工具新知講解在古代,人們曾經利用流水來計時,他們是怎樣設計這種計時工具的?水鐘在我國古代又叫做“刻漏”,是根據滴水的等
上傳時間:2021-03-04 | 頁數:28 | 格式:PPT | 瀏覽:91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3.3用水測量時間教學設計課題用水測量時間單元3學科科學年級5學習目標科學知識目標: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這一特點制作水鐘用來計時。科學探索目標1.記錄100毫升水緩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時間。2.根據100毫升水流完需要的時間,推測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的水流完需要的時間。3.初步理解流水為什么能夠用來計時,以及存
上傳時間:2021-03-03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76
3.3用水測量時間同步練習一、填空題1、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杯底小孔越_____,水流的速度越快。2、_______型水鐘中的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圓筒,使得浮標會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從而顯示流逝的時間。3、水鐘分為兩種,_______水鐘和_______水鐘。4、水鐘在我國古代又叫做“______”,是根據滴水的等時性原理來計時的。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1、由于流速不一樣,水
上傳時間:2021-03-03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174
用水測量時間日晷水鐘古代的水鐘水鐘在我國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據滴水的等時性原理來計時的工具。滴水記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特殊容器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接滿(受水型)。我國的水鐘,最先是泄水型的,后來發展到泄水型與受水型同時使用。受水型水鐘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圓筒,使得浮標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從而顯示流逝的時間
上傳時間:2021-04-26 | 頁數:16 | 格式:PPT | 瀏覽:86
用水測量時間古代的水鐘水鐘在我國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據滴水的等時性原理來計時的工具。滴水記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特殊容器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接滿(受水型)。我國的水鐘,最先是泄水型的,后來發展到泄水型與受水型同時使用。受水型水鐘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圓筒,使得浮標隨水量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從而顯示流逝的時間。泄水型水鐘容器內的水面
上傳時間:2021-04-26 | 頁數:14 | 格式:PPTX | 瀏覽:116
用水測量時間教學設計課題用水測量時間科目科學課時1課時年級五年級執教者趙麗單位嘉峪關市文殊鎮中心小學教材內容分析用水測量時間是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時間”單元第四課。教材一開始呈現了三只兩種類型的古代水鐘圖,讓學生初步感知流水可以計量時間,幫助學生理解古人是怎樣利用流水來計時。實踐中水是怎樣計量時間的呢?教材又呈現了“滴漏實驗”這一部分內容,使學生親身經歷流水計量時間這
上傳時間:2021-04-26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94
用水測量時間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這一特點制作水鐘用來計時。過程與方法:記錄100毫升水緩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根據記錄推測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別需要多少時間;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實驗觀察的重要性;激發研究用水計時的探究興趣。【教學重點】滴漏實驗【教學難點】滴漏實驗【教學準備】有關水鐘的資料、每個小組一個鐵
上傳時間:2021-04-26 | 頁數:2 | 格式:DOCX | 瀏覽:102
測量距離和時間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測量距離和時間是青島版五四學制四年級上冊物體的運動單元的第一課。本節課結合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距離和時間的問題,以探索測量距離和時間的為主線,幫助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在活動中,經歷觀察、測量等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在與同學相互合作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分享、交流。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提出問題“要想知道兩地之間有多遠,有哪
上傳時間:2021-02-09 | 頁數:5 | 格式:DOCX | 瀏覽:99
6.測量距離和時間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配套課件(五四學制)活動準備用腳長測量兩棵樹之間有多遠。用步長測量兩棵樹之間有多遠。用庹長測量兩棵樹之間有多遠。用木棒長測量兩棵樹之間有多遠。為什么都是用腳測量、用步測量、用木棒測量,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呢?結果不一樣的原因是什么呢?思考:用庹測量時為什么各組之間測量的數不一樣?思考:用卷尺測量兩棵樹之間有多遠。兩點之間相隔的長度
上傳時間:2021-02-09 | 頁數:13 | 格式:PPTX | 瀏覽:111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長度與時間的測量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二章第2節的內容。本節的主要內容為長度和時間的測量。讓學生第一次科學正確的對物體進行測量并且讀數,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對下節課的快與慢做好鋪墊。2教材的特點教材從測量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過“測量活動”貫穿教學。“測量活動”的選擇可以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參考。本
上傳時間:2021-06-02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79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一、教學目標1知道測量的意義、單位、及其作用2知道國際單位制以及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單位“米”3會進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納米等單位之間的換算二、重點難點長度的單位、測量長度的工具三、課時: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復習:物理學的概念?(二)新課引入1、觀察兩只鉛筆。問:大家觀察到了什么?學生回答:長短不一樣。長短比較2、拿兩杯水讓大家觀察。問:大家觀察到
上傳時間:2022-03-26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38
長度與時間測量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2、過程與方法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教學重難點1、重點: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2、難點: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別教學方法設計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教學
上傳時間:2022-03-30 | 頁數:5 | 格式:DOC | 瀏覽:144
課題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課型新授課時1授課人授課時間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國際單位中長度與時間的基本單位;會進行常用長度、時間單位的換算;2.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長度的物品進行長度的估測。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3.會正確記錄測量所得的數據,知道測量存在誤差。過程與方法能通過日常經驗、物品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長度和時間,了解計量長度和時間的工
上傳時間:2022-04-04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90
1.2測量長度和時間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結果是由數值和單位組成的。2.知道測量有誤差及減小誤差的方法。3.知道誤差與錯誤的區別。【能力目標】通過日常經驗或借助自然現象粗略估計長度和時間。【素養目標】1.認識測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2.通過動手測量,激發學生的興趣,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素質及良好
上傳時間:2023-06-02 | 頁數:4 | 格式:DOCX | 瀏覽:28
第一章機械運動第1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2知道測量有誤差知道誤差和錯誤有區別二過程與方法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長度和時間的方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計量長度和時
上傳時間:2023-07-14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18
第3節測量物質的密度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通過實驗進一步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2學會用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體積3學會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2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定一個物理量
上傳時間:2023-07-14 | 頁數:4 | 格式:DOC | 瀏覽:16
上傳時間:2023-08-03 | 頁數:0 | 格式:RAR | 瀏覽:33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