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15《白楊禮贊》教案.docx
15白楊禮贊1通過課文學習,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和象征手法。2把握排比句和反問句。1托物喻義散文的特點。2象征主義的寫作手法。3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問句。第1課時一、新課導入在我國北方有這樣一種樹:“挺立如長矛。葉葉皆團結,枝枝爭上游。羞與楠枋伍,甘居榆棗儔。丹青標風骨,誓與子同仇。”這種樹就叫白楊樹。在戰(zhàn)火紛飛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著名作家茅盾以高度的敬意贊美了白楊樹。他為什么要贊
上傳時間:2021-01-15 | 頁數:3 | 格式:DOCX | 瀏覽:94
-
人教部編版八上語文15白楊禮贊-教學課件.pptx
白楊禮贊茅盾禮贊是什么意思?(以崇敬的心情稱贊表揚)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省桐鄉(xiāng)縣人,茅盾是筆名,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擔任小說月報主編,并與鄭振鐸、葉圣陶等發(fā)起組織文學研究會。著有長篇小說子夜,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散文白楊禮贊等。作者簡介背景介紹本文寫于1941年3月。19
上傳時間:2023-05-25 | 頁數:29 | 格式:PPTX | 瀏覽:14
-
24秋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 15白楊禮贊 教案設計+教學反思.docx
八年級上冊語文15白楊禮贊茅盾教材分析白楊禮贊是現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寫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以西北黃土高原上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的白楊樹象征堅韌勤勞的北方農民歌頌他們在民族解放斗爭中樸質堅強和力求上進的精神
上傳時間:2024-06-17 | 頁數:4 | 格式:DOCX | 瀏覽:14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4單元14白楊禮贊教案.doc
14白楊禮贊【教學目標】1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語句,體味其中蘊含的情感,賞析關鍵語句。(重點)2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學習象征的藝術手法。(難點)【教學建議】白楊禮贊是一篇詠物抒懷的散文,表面寫樹,實則寫人,由樹及人,熱情歌頌了抗日軍民團結戰(zhàn)斗、力爭上游、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文章的精彩段落,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文章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理解白
上傳時間:2021-09-12 | 頁數:3 | 格式:DOC | 瀏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