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教案 PPT 課件 學案 導學案 課時練 練習題 期中試題 期末試題 單元測
第2課時電阻的變式測量教學目標電阻的其他測量方式(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情境導入復習引入:“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什么?需要哪些器材?實驗電路是怎樣的?如果實驗中沒有電流表或電壓表,能測出導體的電阻大小嗎?合作探究探究點一:只有電流表,測電阻提出問題只有電流表沒有電壓表,能測出導體的電阻嗎?實驗原理并
第十章機械與人知識歸納1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2杠桿的五要素:支點(o)、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阻力臂。其中力臂:從支點到力作用線的距離。3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或寫成。4三種杠桿:(1)省力(F1F2)杠桿:
第九章浮力知識歸納1浮力: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物體在空氣中也受到浮力)2物體沉浮條件:(開始是浸沒在液體中)F浮?G物沉浮狀態液?物F浮G物漂浮液物F浮G物懸浮液物F浮G物上浮液物F浮G物下沉液物3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
第七章力和運動知識歸納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律)。2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
第二節滑輪及其應用【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定滑輪、動滑輪,并能識別它們2.理解定滑輪、動滑輪的特點與實質,并能用它們來解決簡單的問題3.知道滑輪組的結構、特點和應用,會根據要求使用和組裝滑輪組.4.能識別生產、生活中常見的滑輪,能進行相關的計算二、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究定滑輪、動滑輪工作特點的
第十一章小粒子與大宇宙本章主要從微觀的角度去探究物質的結構與物體的尺度,使學生能簡單說明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并認識到這種探索將不斷深入;了解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同時將微觀世界和宇宙聯系在一起,給出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的數量級;并將目前
第四節做功的快慢【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功率的概念.2.結合實例理解功率的概念,熟悉功、功率和速度的區別與聯系,能用功率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例結合已學的物理規律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和概念.2.學會如何比較功率的大小,掌握功率的計算公式PWt.3.了解功率在實際生活中的
目前還沒有關于這個標簽的解釋
第八章壓強知識歸納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壓力不同于重力,僅在水平面上堅直方向上無外力時,FGmg。2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3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壓強公式:,式中p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Pa=1Nm2,壓力F單位是:N;受力面積S單位是:
第十一章從粒子到宇宙1分子動理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如:擴散現象;(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如固體、液體壓縮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大于引力;固體很難拉長是分子間表現為引力大于斥力。2分子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
第三節做功了嗎【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2理解機械功的定義、計算公式和單位,并會用功的計算公式進行簡單計算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思考和討論,判斷在什么情況下力對物體做了功,在什么情況下力沒有做功而是“勞而無功”2.學會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簡單的物理規律3.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功的
第2課時杠桿的分類與綜合運用【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能根據一定的標準對杠桿的使用、特點以及作用效果等進行分類2.知道生活中杠桿的一些應用,進一步鞏固學習杠桿的相關知識二、過程與方法1能從常見的工具和機器中識別杠桿的種類,了解杠桿的應用2.學會分析實驗現象,尋找數據間的規律,從中歸納出實驗結論的
第2課時浮沉條件的應用【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輪船、潛水艇、熱氣球、飛艇、密度計的工作原理2.通過浮沉條件的實際應用,了解物理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中的應用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分析,了解輪船是怎樣浮在水面的,了解潛水艇怎樣實現上浮、下沉的2.通過收集、交流關于浮力應用的資料,了解浮力
課時作業(十七)密度知識的應用(30分鐘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小王同學閱讀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結論其中正確的是()一些物質的密度kgm-3水1.0103水銀13.6103冰0.9103干松木0.5103煤油0.8103銅8.9103酒精0.8103鉛11.3103A
課時作業(十九)怎樣描述力(30分鐘4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如圖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向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點塑料尺彎曲的程度不同。此現象表明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A.作用點B.方向C.作用時間D.大小2.(2012紹興中考)如圖所示實驗表示力的作用效
第五章質量與密度本章是八年級上冊的重點,也是難點.本章涉及到“質量”和“密度”這兩個重要物理量.通過講述質量、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密度概念的引入和測量以及密度知識的應用,使學生對物質及其屬性有進一步定量的認識.本章共有4節:1.第一節“質量”,考慮到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用“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
第四節來自地球的力【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產生的原因.2.理解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知道=9.8N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義.3.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以及重垂線的應用.4.能利用重心的知識分析實際問題.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探究實驗得出影響重力的因素通過“實驗分析”強化理解
第三節快與慢【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征4.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平均速度的概念.5.能應用速度公式解決實際問題.6.能根據給定的信息計算平均速度.二、過程與方法體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感受速度概念
第二節平面鏡成像【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及虛像是怎樣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二、過程與方法1.進行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2.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義.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諧.【教
本章復習和總結【教學目標】1.能用實例解釋機械運動及其相對性,能對物體的運動狀態進行正確地分析與判斷.2.能通過日常生活經驗粗略估測物品長度,會選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3.能根據日常經驗和自然現象粗略估測時間,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4.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并進行簡單地計算.5.正確理解平
第二節聲音的特性第1課時響度、音調、音色【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噪聲和樂音.2.知道聲音的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音調跟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