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 1.1希望你喜愛物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看圖、討論等學習活動,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并認識到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2.通過閱讀課本、討論等活動,初步了解物理學與科技、社會、生活之間的互動關系。 3.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學的興趣,并讓學生喜歡物理。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認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你喜愛物理_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喜愛,教案
課題 15.4電流的測量 教學 目標 1、 認識電流的大小,知道電流的單位、符號, 2、 了解生活中一些用電器的電流 3、 掌握電流表的用途、符號; 4、 會將電流表正確接入電路中,畫出相應的電路圖;能認識電流表的量程,正確讀出電流表的示數。 教學 重點 正確使用電流表,并能準確讀數. 教學 難點 正確連接電路,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教學 過程 教 學 內 容 與 師 生 活 動 設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5.4,電流的測量,教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5.4,電流,測量
17.3 電阻的測量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 2.會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3.通過使用滑動變阻器,進一步理解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鞏固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測量定值電阻的電阻,了解歐姆定律的應用. 2.讓學生根據實驗課題選擇儀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7.3,電阻的測量,教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7.3,電阻,測量
學科 物理 年級/冊 八年級(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課題名稱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4節 測量平均速度 教學目標 測量平均速度實驗的注意事項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 本節內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說“承上”是因為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識的核心,通過測量平均速度,加深學生對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說“啟下”是因為本節是第一次分組實驗課,讓學生通過設計實驗、收集和分析實驗數據等自主活動來提高實驗能力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4,測量平均速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4,測量,平均速度
課題:第6章第3節測量物質的密度 教學內容: 1. 量筒的使用 2. 測量固體的密度 3. 測量液體的密度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質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計算公式后的直接應用,具體包括量筒的使用、測量固體的密度和液體的密度這些知識。讓學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間接測量物質的密度的方法,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本節課起到了鞏固前面所學內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體現,也有助于以后壓強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測量物質的密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測量,物質,密度
物質的物理屬性教學設計 課題 6.5 物質的物理屬性 教 學 目 標 知識 1、 知道顏色、氣味、狀態、密度、硬度、彈性等都是物質的物理屬性,物理屬性有多樣性。 2、 會根據物理屬性對物質進行分類,并嘗試將這些屬性與日常生活中物質的用途聯系起來。 教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釘錘、香蕉、鐵釘、彈簧、氣球、玻璃板、塑料尺、粉筆、銅鑰匙、鉛筆芯、筷子、石蠟、電池、小燈泡、開關、導線等。 能力 學會交流與討論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5物質的物理屬性,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5,物質,屬性
引言-奇妙的物理現象 一、教學設計思路: 奇妙的物理現象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課。向孩子們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展示五彩繽紛、充滿神奇的物理世界。通過學習讓學生們初步了解有趣的物理現象、學會觀察生活和提出科學問題等,以便使孩子們對物理世界有一種新奇感、求知欲,產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本節課采用演示實驗及學生分組實驗相結合的方法,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世界,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學生智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現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奇妙,現象
課題: 希望你喜愛物理 教學目的 1、了解什么是物理? 2、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3、探討學習物理的方法 重點: 難點: 關鍵: 能如何激發學生探索物理的興趣。 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實驗。 否利用實驗、現象激發學生思維。 學情分析 1、 本節是第一堂物理課,目的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探討學習物理的方法,并沒有具體的物理教學內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實驗、現象、視頻等去調動學生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你喜愛物理,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喜愛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說課稿 一 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二章第2 節的內容。本節的主要內容為長度和時間的測量。讓學生第一次科學正確的對物體進行測量并且讀數,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對下節課的快與慢做好鋪墊。 2 教材的特點 教材從測量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過“測量活動” 貫穿教學。“測量活動”的選擇可以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參考。本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滬科版八,年級,物理,長度,時間,測量,說課稿
1.2測量長度和時間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結果是由數值和單位組成的。 2.知道測量有誤差及減小誤差的方法。 3.知道誤差與錯誤的區別。 【能力目標】 通過日常經驗或借助自然現象粗略估計長度和時間。 【素養目標】 1.認識測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2.通過動手測量,激發學生的興趣,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素質及良好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測量長度和時間_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測量,長度,時間,教案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測量的意義、單位、及其作用 2知道國際單位制以及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單位“米” 3會進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納米等單位之間的換算 二、重點難點 長度的單位、測量長度的工具 三、課時: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物理學的概念? (二)新課引入 1、觀察兩只鉛筆。問:大家觀察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長短不一樣。長短比較 2、拿兩杯水讓大家觀察。問:大家觀察到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測量長度和時間,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測量,長度,時間
課題 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課型 新授 課時 1 授課人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國際單位中長度與時間的基本單位;會進行常用長度、時間單位的換算; 2.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長度的物品進行長度的估測。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 3.會正確記錄測量所得的數據,知道測量存在誤差。 過程與方法 能通過日常經驗、物品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長度和時間,了解計量長度和時間的工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長度,時間,測量
長度與時間測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 2、過程與方法 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2、難點: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別 教學方法設計 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教學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長度與時間測量,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長度,時間,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