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 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上冊北師大版P55- P57,第二章第四節新材料及其應用。 2教學目標 1.了解納米材料的特點及應用; 2.了解綠色能源的特點及應用; 3.知道記憶合金的成分及特點。 3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學習物理半年多,具有一定的物理思維能力、探究分析和歸納能力,老師加以引導啟發,通過圖片、視頻刺激,及時進行學法指導,能完成本節教學任務。 4課型 新授課 5課時 第1課時(總1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4新材料及其應用,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2.4,新材料,及其,應用
第二節 光的反射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1)實驗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2難點:實驗操作,應用本節知識解釋實際問題及相關生活中的現象。 課前準備: 教學器材:多媒體課件、激光筆(綠光和紅光)、小鏡子、分光器、反射演示器、噴霧劑、圓形光具盤及附件、裝上述器材的盒子。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設計 引課題 教師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一、光的反射現象 強調:沿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光的反射,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5.2,反射
升華和凝華教學設計 升華和凝華教學設計 整體設計思路 主要通過學生的科學探索、討論交流等形式使學生理解升華和凝華的本質特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仔細的觀察能力和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通過對碘的升華和凝華實驗,使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究的一些具體方法和措施,并結合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使學生開拓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課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4升華和凝華,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1.4,升華,凝華
第3節 汽化和液化 一、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 (3)知道蒸發可以致冷。知道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2、過程與方法 (1)觀察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操作和科學實驗的教育,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作風,并養成良好的實驗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3汽化和液化教案,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1.3,汽化,液化
第四節 平均速度的測量 課題 測量平均速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并求出平均速度 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2)過程與方法 掌握使用物理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認真仔細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4平均速度的測量,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3.4,平均速度,測量
課題 物態變化 溫度 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溫度計工作原理; 2、了解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 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2、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物態變化,溫度,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1.1,物態,變化
課題 課題:5.1光的傳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認識反射,折射現象,了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條件,了解光在社會生活與生產中的一些應用。 過程與方法: 觀察光在空氣,水和玻璃中傳播的實驗現象,認識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每件的,通過討論“光傳播的是什么”了解光是傳播能量的重要載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介紹墨子在光學中的貢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 光沿直線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光的傳播,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5.1,傳播
四、光的折射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光的折射的現象。 2.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的偏折規律。 3.了解光在發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2.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三、德育目標 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教學重點:知道光的折射規律 教學難點:解釋簡單的折射現象 教學方法:實驗法、歸納法、講練法 教學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光的折射,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5.4,折射
熔化和凝固教學設計 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 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 2、設計理念: 基于學生特點,本節課從熔化和凝固圖片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指出探究的課題。學生分組探究海波和松香熔化和凝固實驗,各組通過匯報實驗數據總結交流有關熔化和凝固的知識。學生利用圖像分析整理實驗數據,通過觀察比較熔化凝固的圖像得出結論,在此過程中掌握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熔化和凝固教案,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1.2,熔化,凝固
4.3 噪聲與環保 一:課程目標 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 2.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 2.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三:教學過程 知識點1:基本概念 1.噪聲的界定 (1)從物理角度看, 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噪聲與環保,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4.3,噪聲,環保
運動與靜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參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過程與方法 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參照物的概念、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難點:認識物體運動和靜止相對性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組織同學閱讀。提問: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子彈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運動與靜止,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3.1,運動,靜止
lt;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和技能領域: (1)知道平面鏡與平面鏡能成像。 (2)理解平面鏡成像特點。 2、 方法和過程領域: (1)學會與體驗設計實驗、操作記錄并分析數據得出“平面鏡成像特點”的科 學方法與探究過程。 3、 情感、態度、價值觀領域: (1)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樂 趣。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平面鏡成像特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5.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三節 學生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道平面鏡成虛像,并且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 2、會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找到鏡中像的位置。 3、通過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描述現象,歸納規律的能力。 4、在實驗中觀察物理現象,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平面鏡成像特點 難點: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三、教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5.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能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解決簡單問題. 2.知道平面鏡成像的實質.能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以及平面鏡成像的實質完成作圖. 3,知道平面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2)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實驗探究體會等效替代的研究思想. 2. 經歷提出問題,猜想,設計實驗,動手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收集分析實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5.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平面鏡成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 2、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現”成功的喜悅。2、培養實事求是的科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5.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單元名稱:第五章 光現象 三、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第1課時) 【學習目標】 1、記住平面鏡成像特點; 2、記住平面鏡成像原理; 3、知道實像和虛像的概念 【預 習】 I. 教材助讀 閱讀課本106頁到108頁的內容,知道:虛像和實像 II. 預習自測 1、能夠呈現在光屏上的像叫 , 不能呈現在光屏上像叫 。 2、一只小鳥在平面玻璃幕墻前飛來飛去,欣賞它自己在幕墻中輕盈的“身影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5.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教學課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平面鏡成像特點。 (2)知道平面鏡成虛像,并且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 (3)會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找到鏡中像的位置。 (二)過程與方法 (1) 體驗用替代的方法確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 (2)通過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描述現象,歸納規律的能力。 (3)在實驗中觀察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5.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課型 新授課 主題 平面鏡成像 主備人 日期 教材 分析 平面鏡成像是光現象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在學習了光的傳播與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認識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與應用,既與生活聯系緊密,又是學生首次接觸“像”這個新概念,后面又將學到凸透鏡成像,所以,本節課真正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目標重構(分層描述) 知識目標: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并能解釋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通過親自實驗,鍛
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科學探究:平面鏡成像,教案,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科學,探究,平面鏡,成像
3.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4初步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 2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義。 3通過觀察,感知球面鏡對光線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3,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