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電流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的符號是I。知道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 2、知道電源外部的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3、知道電流的國際單位是安培,符號為A ,會進行安培、毫安、微安之間的單位換算。 4、了解一些覺的用電器的電流值。 5、知道電流表的作用、符號,能夠辨認表盤量程和最小值的分度值。 6、能夠獨立操作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
電流,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1.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浩瀚的宇宙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太陽系的組成,了解宇宙概況及“宇宙大爆炸學說。 2. 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 3. 認識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將不斷深入。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宇宙探索中,認識到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將不斷深入。 2通過人類對宇宙探索歷程的展示,培養認識宇宙的科學態度,探索宇宙的科學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大
電荷,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1.3,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九 年級 物理 學科教學設計 設計人: 審核人: 時間: 課題: 電壓(1) 總 課時 班級: 姓名: 組: 教材分析: 本節是北師大版第十一章第五節電壓,是在學習了電流和簡單電路的基礎上繼續學習電壓的概念和電壓表的使用,并通過探究了解串聯和并聯電路的電壓
電壓,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1.5,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電流 學 科 物理 課 題 電流 教學 內容 分析 電流是在電荷的基礎上進行的新的課程,是從靜電到動電的過度的課程。 學情 分析 學生已經對電學有了了解,但是電學知識較少,是起步階段。 教學 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流是怎樣形成的 2、知道電流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3、會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情感
電流,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1.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電荷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電荷是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一章第三節,本節的教學內容有:摩擦起電現象、兩種電荷及其作用規律、驗電器、原子結構、靜電的應用及防護等。其中兩種電荷及其作用規律是教學重點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同時又是教學難點。摩擦起電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電現象,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規律是進一步深入學習電流概念的關鍵,因此本節課作為初中學習電學規律的起始課,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教學目標】 1
電荷,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1.3,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一師一優”教學設計 教學案例基本信息 課 題 熱機 年 級 九年級 模 塊 能量 教科書版本及章節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第十章第四節 課 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模塊復習課 初/高三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教學設計 1. 整體思路及背景簡介 本節課的內容在物理學科課程標準中的科學內容屬于一級主題“能量”下面的二級主題能量、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機械能;內能相關知識的相結合和科學在生
熱機,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十章機械能、內能及其轉化 第二節內能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物質結構的基本圖像,即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能用分子動理論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現象。 2.知道什么是擴散現象,會解釋一些簡單的擴散現象。 3.知道固體、液體、氣體的宏觀特征和微觀分子運動情況。 4.知道物體的內能。知道通過熱傳遞和做功能夠改變物體的內能。知道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 5.通過觀察氣體、固體和液體的擴散等一系列實驗現象,學
內能,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2,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十四章 內能的利用 第1節熱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四沖程內燃機的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 知道四沖程內燃機的工作過程和能量轉化情況。 知道柴油機與汽油機在構造和工作過程中的異同點。 了解內能的利用在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了解可以利用內能來做功。 利用動畫、圖片或模型講解四沖程內燃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過程。 通過分析汽油機和柴油機的構造及工作過程的異
熱機,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授課教師 課 型 新授課 授課時間 課題 10.1 機械能 (復習) 教 學 目 標 1. 知識與技能 理解機械能的概念,理解各種機械能之間的相互轉化,知道機械能守恒的條件. 了解天然的機械能水能、風能以及人類對它們的開發利用. 能用機械能之間的相互轉化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 重點 難點
機械能,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1,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時 間 執教人 學 習 內 容 大課題 能及其轉化 學 時 共 1學時 本節內容 四、熱機 第1學時 知識技能過程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四沖程汽油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內能的利用在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了解可以利用內能來做功。 利用掛圖或模型講解四沖程汽油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觀察
熱機,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初級中學教學設計 教師 年級 九年級 學科 物理 班級 九年二班 課題 11.1機械能 第1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 技能 1.通過實例分析,認識到運動的物體能對其他物體做功,具有動能。 2.通過探究,知道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運動速度有關,并能解釋簡單的現象。 3.通過探究,知道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的概念和決定因素,并能解釋簡單的現象。 過程 方法 1.通過觀察,認識動能、勢能的存在。 2.通
機械能,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1,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 四、熱機 執教者 上課時間 授課班級 九年級 教 學 目 標 知 識 與 技 能 1記住熱機的四個沖程。 2掌握柴油機和汽油機的區別。 過 程 與 方 法 結合課本、動畫引導學生對比柴油機和汽油機,掌握相關知識。 情 感 態 度 與 價 值 觀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生活中去看看熱機的構造和工作過程,更好的學習知識。 教學重點 熱機的四個沖程。 教學難點 熱機的工作過程。 教學準備
熱機,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熱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內能可以轉化為機械能。 知道熱機中能量的轉化。理解四沖程汽油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汽油機模型和汽油機活動掛圖的演示理解汽油機的工作過程,能夠簡單描述汽油機的四個沖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汽油機模型和汽油機活動掛圖的演示培養學生觀察理解問題的能力。 通過學習熱機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將科學知識應用于人類社會的意識。 教學
熱機,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十四章 第1節 教學設計 課題 熱機 教 學 目 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類“利用內能做功”的歷史發展進程,了解四沖程內燃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 2通過觀察汽油機工作過程的動畫,知道壓縮沖程和做功沖程中的能量轉化。 3通過觀察、對比汽油機和柴油機的模型和工作過程,了解二者的異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了解可以利用內能做功,學會通過閱讀和傾聽學習。 2通過閱讀“科學世界
熱機,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動能和勢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動能的概念以及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理解勢能的概念以及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用能量的初步知識理解、分析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掌握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等具體的研究方法。 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敢于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 通過合作探究,養成交流合作的團隊意識
機械能,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1,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內能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內能的概念,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 2、知道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放出)熱量,溫度升高(降低),內能改變。 3、了解熱量的概念,熱量的單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和減少的一些事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找到改變物體內能的多種方法。 2、通過演示實驗說明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和減少。 3、通過學生查找資料,了解地球的“溫室效應
內能,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2,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內能教學設計 課題 132 內能 設計思想 本節內容主要是通過學生觀察實驗和生活實例展現,讓學生經歷了“問題思考探究實驗結論”的過程,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標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在發展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培養了學生觀察和分析的能力。根據本節內容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利用壓縮空氣使硝化棉燃燒的實驗和向盛有少量水的燒瓶打氣的實驗,引導學生參與實驗過程,以激發學生的
內能,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0.2,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2019年數學中考專題復習 -線段最值之“定弦定角” 在近幾年的數學中考中,常出現求一個定點到一動點形成線段的最值問題,在近幾次的考試中也常常出現,題目呈現:有一定長,對一定角,并且定角的頂點是一個動點 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動點的運動軌跡是一個圓或是一條弧,我們把此類問題,稱之為“定弦定角”問題。 一、 基礎知識 如下圖(1)以AB為直徑的O上有一動點C, 根據“直徑所對的圓周角為直角”,則A
北師大版九年級下冊數學第三章《圓》復習題,教案,北師大,九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復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