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我用電腦記趣事 教學目標: 1、在實際生活的應用情境中,記錄生活中發生的趣事、閱讀時看到的精彩語句,培養用電腦記錄和分享的習慣。 2、初步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在Word中進行文字錄入和簡單編輯,嘗試快速查找和批量替換文章中的關鍵字詞以提高效率。 3、通過使用Word記錄和分享,培養嚴謹、規范的寫作習慣。 教學重難點: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可以進行編輯,培養寫作習慣。 教學過程: 一
小學第2冊信息技術教案-第7課,我用電腦記趣事,泰山版,小學,信息技術,教案,用電,趣事,泰山
第6課 動聽音樂響起來 【教學目標】 掌握用擴展模塊 Music中的“積木”編寫歌曲的方法; 能用擴展模塊Muic中的“積木”演奏不同風格的歌曲; 體會用軟件控制電腦演奏樂曲的原理。 【教學重點】用擴展模塊 Music中的“積木”編寫歌曲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用擴展模塊Muic中的“積木”演奏不同風格的歌曲; 【教具準備】 計算機。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Music模
小學第3冊信息技術教案-第6課,動聽音樂響起來,泰山版,小學,信息技術,教案,動聽,音樂,響起,泰山
第12課 聲波測距避障礙 【教學目標】 能用所需材料組裝小車模型; 能通過程序實現小車的自動避障功能 了解超聲波傳感器的作用及小車避障的原理,感受人工智能技術的作用。 【教學重點】用所需材料組裝小車模型 【教學難點】通過程序實現小車的自動避障功能 【教具準備】 計算機。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人們在駕駛汽車時,首先靠眼睛識別前方的障礙物,然后將信息傳遞給大腦,從而作出
小學第3冊信息技術教案-第12課,聲波測距避障礙,泰山版,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2,聲波,測距,障礙,泰山
第8課 時鐘轉動巧設計 【教學目標】 學會循環和判斷嵌套“積木”的綜合使用 能運用Pem模塊和腳本“積木”制作一個轉動的鐘表 了解用程序精準繪制圖形的方法及用系統時間控制指針轉動的技巧。 【教學重點】學會循環和判斷嵌套“積木”的綜合使用 【教學難點】能運用Pem模塊和腳本“積木”制作一個轉動的鐘表 【教具準備】 計算機。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鐘表是人們掌握時間的工具
小學第3冊信息技術教案-第8課,時鐘轉動巧設計,泰山版,小學,信息技術,教案,時鐘,轉動,設計,泰山
第11課 智能風扇新體驗 【教學目標】 學會科學、合理地組裝風扇 能通過設置電機轉速調整風扇的速度; 理解電機的作用,通過對電機的控制了解智能風扇的沒計思路。 【教學重點】能通過設置電機轉速調整風扇的速度; 【教學難點】能通過設置電機轉速調整風扇的速度; 【教具準備】 計算機。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生活中常見的風扇主要由底座、扇葉和電機組成,通過操作底座上的按 鈕可
小學第3冊信息技術教案-第11課,智能風扇新體驗,泰山版,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1,智能,風扇,體驗,泰山
第1課 閃亮登場打招呼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Scraino界面,了解坐標的概念 掌握應用“動作”、“外觀”、“等待”等“積木”實現角色移動和說話的方法 通過搭建“積木”感受編程的樂趣,激發對科技的熱愛 【教學難點】掌握應用“動作”、“外觀”、“等待”等“積木”實現角色移動和說話的方法 【教具準備】 計算機。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認識scraino界面。
小學第3冊信息技術教案-第1課,閃亮登場打招呼,泰山版,小學,信息技術,教案,閃亮,登場,打招呼,泰山
班級 三年級 科目 信息技術 課題 14.移花接木 教學 目的 和要 求 熟練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 培養學生的條理性學習。 重點 難點 熟練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 教學 方法 演示法 講解法 練習法 任務驅動法 教具 電腦 網絡 復習檢查 曲線工具的使用。 板 書 移花接木 文字中的圖形 圖形的組合 板 書 設 計 課堂練習 字體的使用
三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表格式-14.移花接木,西安交大版,三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表格,14.,移花接木,西安,交大
第十四課 懸崖勒馬1 會避險的機器人 教學目標: 1.認識黑標傳感器。 2.學習條件語句,循環語句。 3.感受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黑標傳感器,學習條件語句,循環語句。 教 法:講授法、演示法 學 法:上機實踐 教學用具: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有懸崖,立刻停下!這是我們人類遇到懸崖的語言指令。那機器人遇到懸崖應該用什么樣的指令才不至于跌入懸崖呢? 二
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第十四課,懸崖勒馬1,西安交大版,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第十四,懸崖勒馬,西安,交大
第十五課 懸崖勒馬2 不同的解決方案 教學目標: 1.交流、討論,發現新的編程思路。 2.編寫程序、仿真,驗證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 3.提升信息素養和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交流、討論,發現新的編程思路,編寫程序、仿真,驗證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 教 法:講授法、演示法 學 法:上機實踐 教學用具: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法不一定只有一種,只要我們開動腦
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第十五課,懸崖勒馬2,西安交大版,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第十五,懸崖勒馬,西安,交大
第8課 共享時代新花樣 教材分析: (1)本課介紹了物聯網技術與共享物品之間的關系及如何利用手機上的APP解鎖共享物品。 (2)引導學生走進物聯網時代,利用手機APP解鎖共享物品。 (3)結合生活實際,學會用手機APP使用共享物品,體會物聯網技術的來臨。 學生分析: (1)智能手機已普遍在學生中使用,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手機APP解鎖共享物品的原理及未來的應用趨勢。 (2)鼓勵學生去探索利
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第8課共享時代新花樣,泰山版,六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案,共享,時代,新花樣,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