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淝水之戰的基本史實,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內容及作用,比較系統地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設情境,把歷史與現實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我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的重要內容,從而初步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型 新授 課時 1 課題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課 前 思 考 課標分析 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9課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子目,分別是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北魏一統北方后,為了更好地促進民族大融合,孝文帝進行了一系列的革舊立新和漢化改革,其改革促進了北方地區民族大融合,并且在一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了解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實,思考并認識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用嘎仙洞動態圖片,把歷史與現實聯系起來,引出本課學習內容。對于淝水之戰通過微課展示、學生自主學習、分組合作探究等方法,化難為易。針對北魏孝文帝改革,利用媒體視頻引路,教師填充相關資料,通過小組討論后進行歸納總結制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實,思考并認識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2、過程與方法: 制作表格、分析圖片、問題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潮流。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及意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 難點: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的方式和意義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播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三塊內容,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三塊內容通過前秦和北魏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不同的統治措施及結果,突顯出民族交融的歷史潮流。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教材從背景、措施、意義三個方面進行敘述。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教材從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的方式和意義兩個方面敘述。 二、 教學目標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題: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科目:歷史 年級:七年級 課時: 1課時 一、【課標要求】 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二、【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講述淝水之戰的概況,知道與之相關的典故。能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初步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拓跋鮮卑大事記來理清其發展歷程,進而學習北魏的建立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課標要求】 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學習目標】 1掌握淝水之戰的基本史實。 2熟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實。 3通過學習和思考本課所敘述的民族大融合進程,培養全面、系統地思考問題的初步能力和追蹤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初步能力。 4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在民族問題上的正確觀念,認識到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我國歷史上民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陳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學設計 章節名稱 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學 時 1課時 課標要求 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內容與學情分析 內容 分析 本課是2016部編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9課。本課主要學習三塊內容,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三塊內容通過前秦和北魏這兩個少數民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明確淝水之戰的時間、背景、經過和影響。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包括自十六國以來北方地區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體會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歷史過程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進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討論、回答“為什么說北魏孝文帝是我國古代少數民族杰出的政治改革家”,引導學生歸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意義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設計理念 本節課以“拓跋鮮卑的民族融合之路”為主線,通過鮮卑拓跋在不同文明的激烈碰撞下作出選擇,“走向草原”、“入主中原”,最終融入中原漢族文化之中,引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其艱難的文明融合之路。 二、課程標準 通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三、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民族大融合。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民族交融時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學習目標: 1、能講述淝水之戰的概況,知道與之相關的典故。能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初步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2、認同孝文帝改革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促進了北方民族大交融。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初步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價 學習重點: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 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淝水之戰的基本史實; 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3.理解民族融合的方式和意義。 二、教學重難 重點: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 難點: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 三、教學方法: 圖示法、比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歸納法、討論法等 四、教具: 多媒體設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東山再起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淝水之戰的基本史實,了解東晉取勝的原因。 (2)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內容及作用,提高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比較系統地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包括北方地區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為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進程和中華民族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內容及作用,提高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2層層設問激活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合作學習、發現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方法突破重難點。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動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從而初步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北魏考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淝水之戰的背景,掌握淝水之戰的基本史實,了解東晉取勝的原因。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大背景,理解并掌握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理解并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響。 3、掌握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的表現,理解和掌握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的歷史意義。 4、體會中華民族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創造的理念,培養理解尊重差異、交流合作的價值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學科 中國歷史 學段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課題 七上第四單元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材 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包含三部分: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三部分內容通過前秦和北魏兩個少數民族政權不同的統治措施及結果,突顯出民族交融的歷史潮流。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的大分裂、大動亂、民族大融合的時期,本課內容正是從政權分立走向統一的一個重要環節。東漢、魏晉時期,北方少數民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民族大交融 課題解讀: 本課是新授課。教學內容主要為老師自己選編整合而成。選材主要來自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中的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民族的內遷、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和文化、秦統一中國、百家爭鳴、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等課及中國通史(白壽彝主編的12卷版)中的中古時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為期369年社會動蕩、政權林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程名稱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學對象 七年級 科目 歷史 一、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三目內容: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三目內容通過論述前秦和 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不同的統治措施及結果,突顯出民族交融的歷史潮流。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國家分裂時期。222年,魏、蜀、吳形成三國鼎力之勢。280年,西晉短暫統一。316年,西晉滅亡,國家重新陷入分裂。南方先后歷經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題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學科 歷史 年級 七年 教師 課標要求 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學習目標 1.了解淝水之戰和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實,概述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交融的措施。 2.通過學生閱讀理解教材,概括歸納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影響的分析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凡是符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