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歸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大雁的生活習性; 2、品味文章的生動語言; 3、感受作者的愛鳥情懷。 教學重點: 通過品味文章生動的語言,來感受作者的愛鳥情懷。 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 1、播放視頻 2、導入作者在文章結尾對大雁歸來的高度評價: 利奧波德根據自己在沙子農場體驗荒野和修復土地的經歷寫出了代表作沙鄉年鑒,今天學習的大雁歸來即節選自這部備受稱譽的作品。 通過6年的觀察和記錄,作者
大雁歸來,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大雁,歸來,教案,新疆,部級
關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誦讀,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2. 賞析,從“重章疊句”的手法中品析君子“以禮節情”和淑女“文靜美好”的形象。 3. 探索詩歌“修身”“齊家”之教化意義。 【教學重難點】: 1. 品析君子和淑女的形象。 2. 探索詩歌的教化意義。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2018年,在央視大型詩詞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中有一首歌曾連續兩期被傳唱,深受觀眾喜愛
詩經二首-關雎,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12,詩經,教案,湖南,部級
桃花源記 【教材簡析】 桃花源記是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晚年之作,桃花源詩并序的序文部分。詩人以洗煉的筆墨,通過對桃源的描繪,人物行為的記敘,虛構的理想境界,強烈震撼著讀者心靈,成為后代作家的傳統題材,表現出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因此,感知桃源的豐富內涵和無窮魅力,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培養文言散文的審美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通過朗讀和自主學習,整體把握文本,理解文
桃花源記,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吉林,部級
馬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來表述自己觀點的寫法。 3.引導學生遇事保持良好的心態,尋求自我被賞識的途徑。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來表述自己觀點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馬說,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23,教案,安徽,部級
大自然的語言 【學習目標】 1、通過默讀、速讀、跳讀,勾畫關鍵詞、關鍵句,篩選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闡述的事理。 2、通過自主梳理、交流比較、自主形成結論,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3、通過美讀、比較、創作,感悟科學小品的“散文之美”,體會生動、典雅、準確的說明語言。 4、通過學習課文,體會貫穿其中的科學思想方法,并運用于自己的思考中。 【評價任務】 1、完成課后練習一、練習三及課時練相
大自然的語言,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大自然,語言,教案,河北,部級
時間的腳印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感知文章豐富的內容,把握靈動的說明結構,體會語言的生動性。 2.能力目標:培養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習慣。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梳理文章豐富的內容 2.學習說明的結構、語言特色。 課時:一課時 一、 導入: (PPT展示時鐘倒計時的動畫,讓學生感受時間的蹤跡。) 1. (上課起立坐下后,可以
時間的腳印,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時間,腳印,教案,江西,部級
回延安 教材來源:部編版教材八年級語文下冊 內容來源: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 主題:回延安 授課對象:八年級學生 設計者:重慶市珊瑚初級中學校 楊艷嬌 目標確定的依據: 1、 教材分析:回延安憶延安說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內容來傾吐自己的激情。有很強的感染力。詩歌教學,應側重在指導學生如何讀詩,掌握讀詩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深入的欣賞,并在欣賞品析過程中培養能力。 2、 學情分析:學生
回延安,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延安,教案,重慶,部級
跟著課文學寫作 之 巧用修辭 教 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比喻、排比、引用在語段中表情達意的作用。 2、了解仿寫的基本類型。 【能力目標】1、引導學生多角度的觀察生活。 2、模仿課文中的修辭手法,合理運用,為自己的作文增色。 3、培養學生自我修改作文、小組互相評改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品味修辭的形象或含蓄之效,體會漢語之美。 教學重難點: 1、 培養學
學寫仿寫,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單元,寫作,教案,四川,部級
社戲教學設計(第二學時) 一、教材分析 社戲是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本單元課文的內容定位在“民俗風情”上。 民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文教學除了教會學生使用語文工具外,還有引導學生認識和把握人類文化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對文化生活、對文學藝術的廣泛興趣和鑒賞能力,是語文教學普遍的目標內容之一。 社戲一文以“社戲”這一江南水鄉文化活動為線索,表現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經歷。課
社戲,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陜西,部級
登勃朗峰教學設計 教材:人教版部編2017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9課 課時:一課時 教材分析:本課是八年級下冊以“游記”為主題的第五單元中的一課。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游記數量并不多,且多為文言文。本教材安排游記單元,是一個頗具新意的設計。登勃朗峰的語言和寫法,在本單元中,別具特色,是個亮點。除了具備一般游記的特點外,又用小說筆法,塑造了人物形象,為游記染上了幽默和傳奇的色彩。可以以此作為本課的切入點
登勃朗峰,部編版八,年紀,下冊,語文,19,勃朗,教案,河南,部級
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游記特點,在朗讀中感受長江源頭各拉丹冬景物的特點。 2.品味文章語言,學習作者融情于景、運用聯想和想象的寫作手法,理解作者對自然的感悟與思考。 3.引導學生領悟人生的哲思,激發學生對長江的敬畏、對中華民族的敬仰之情。 【教學重難點】 品味文章語言,賞析寫作手法。在朗讀和賞析中達成情感目標:由一座山、一條江領悟一段人生、一個民族。 【教學過程】 一
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部編版八,年紀,下冊,語文,18,長江,源頭,各拉丹冬,教案,天津,部級
壺口瀑布 教學目標: 1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把握其雨季和枯水季的特點,領會多角度描寫瀑布的妙處。 2領悟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民族精神的歌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把握所寫景物的特點,領會多角度描寫瀑布的妙處。 2難點:領悟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民族精神的歌頌。 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討論點撥法、品析鑒賞法 課前準備: 1學生查閱有關壺口瀑布的資料和圖片。 2解決生字詞,讀通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壺口瀑布,部編版八,年紀,下冊,語文,17,瀑布,教案,重慶,部級
一滴水經過麗江(教案) 【教學目標】 1、 掌握水的行蹤,弄清文章的層次結構。 2、 品味優美語言,體會并感受作者對麗江古城的思想情感。 3、 運用課堂閱讀技巧進行群文閱讀,讓學生深刻感知作者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同上。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邂逅麗江 同學們,你們去過麗江嗎?說起麗江,你會想到什么?(預設:彩云之南、東巴文、披肩、麗江粑粑等。)美景美食讓人向往讓人停足。那么作家阿來
一滴水經過麗江,部編版八,年紀,下冊,語文,20,滴水,經過,麗江,教案,湖南,部級
尋城記 學寫城市游記 【課題說明】 本課選題源自統編版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寫作“學寫游記”。為什么不寫“山水游記”而學寫“城市游記”呢?這是基于我授課的學生多為“城居者”,忙于學業的他們久居城中,與山水有距離感的學情。也是基于我國古代游記作品更多關注山水自然,而當代越來越多游記作品開始著眼城市之游的現實。 【教學設想】 1.解決游記“寫什么”的問題。游記就是記下自己游走時
學寫游記,部編版八,年紀,下冊,語文,單元,寫作,游記,教案,浙江,部級
8 時間的腳印,R八年級語文下冊,1.初讀,明對象、知順序 2.研讀,曉內容、學寫法 3.品讀,品語言,激興趣,學習目標,自學一,快速瀏覽全文,結合文章內容給課文換一個的標題,并說明理由。,文中有大量的獨立成段的單句,有提示重點內容、標示層次結構等作用,請結合文章具體分析,并且理清文章說明順序。,研討,自學二,概述“石爛”到“新生”的過程(第718段),概述人類怎樣根據巖石判斷時間的(第19
時間的腳印,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時間,腳印,課件,江西,部級
時間的腳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概括巖石記錄時間的功能,理清說明順序。 2.分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的運用,及擬人、排比等修辭在說明文中的作用。 3.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科學精神。 一、導入(課前播放明日歌) 時間看不見摸不著,但從古到今,人們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存在,高士其的一首小詩時間伯伯,這樣說:(請同學們讀詩)時間,它讓人無比珍惜,又讓人無比崇敬。人們嘆惋時光飛逝,也想出了很多把時間記錄下來的方
時間的腳印,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時間,腳印,教案,新疆,省級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俗語) 一寸光陰一寸金。(俗語)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朱自清匆匆),日 晷,銅壺滴漏,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 標出每個自然段的序號。 根據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給課文擬一個副標題。,時間的腳印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時間的腳印,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時間,腳印,公開,課件,江西南昌,部級
時 間?,8.時間的腳印,學習目標,1.明確說明對象,理清文章思路。 2.學會解讀文本,掌握篩選信息的方法。 3.了解巖石記錄時間的相關知識,掌握本文說明順序中的邏輯順序。 4.學會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認識巖石記錄時間的功能,培養自身的探索意識和科學精神。,預習檢測,預習導學,自主學習,一 問題搶答 二 貼小標題 三 概括各部分大意,一 問題搶答,整體感知,1.人們是怎樣記錄時間的? 手表和日歷等
時間的腳印,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時間,腳印,公開,課件,廣西,省級
初二語文八年級(下)教學設計 8.時間的腳印 課題 時間的腳印 備課人:萬群英 學情分析 時間的腳印所說明的內容,對于我們來說,會覺得比較陌生。盡管時間無處不在,與每個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關,但它卻并不像空間那樣具體得可以看到可以觸及;盡管如課文所說時間在自然界留有許許多多腳印,但若要到千古的巖石中去尋找時間的蹤跡,也還不是我們的知識和能力所隨便可以獲得的。因此,閱讀本篇課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
時間的腳印,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時間,腳印,教案,廣西,省級
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時間的腳印,“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朱自清匆匆,時間的腳印,巖石記錄時間,說明對象首先明,作者按照什么思路來組織文章內容的?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幫我們梳理文章思路。,尋,巖石的腳步,寫作思路:,尋,巖石的腳步,1-4 引出說明對象,巖石是大自然記錄時間的方式之一,5-29 分層詳細地說明巖石怎樣記錄時間,30-31 總
時間的腳印,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時間,腳印,公開,課件,重慶,部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