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百家爭鳴 課標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的深遠影響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觀點。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產生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材料,引導學生學會從材料中獲取關鍵信息。通過角色扮演、課堂討論,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和表述歷史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孔子的教育成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諸子百
百家爭鳴,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教案,陳老師,獲獎作品
第11課 百家爭鳴 (第1課時)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主要是講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活躍時期的思想成就,主要是講老子的思想成就和孔子的思想成就,對七年級學生來說,難度都非常大,因此,主要的思想觀點還是要以講解為主,對于孔子的教育成就可以通過讓學生看書,歸納掌握。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講述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巨大變革引發思想解放潮流,許多文士、思想家,對社會的大變革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各自的主張,形
百家爭鳴,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 題:第8課 百家爭鳴 課程目標: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的深遠影響。 知識與能力 掌握老子樸素的哲學思想及政治主張;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區分各派的政治主張,培養學生初步運用唯物辯證觀點分析歷史人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收集諸子百家各派學說的相關資料,感知春秋戰國的社會大變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老子、孔子和戰國諸子百家對后世及世界文
百家爭鳴,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教 教 學 設 計 課程名稱: 歷史 內容主題: 百家爭鳴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簡介: 本節內容是人教2016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七年級上,第二單元第8課百家爭鳴。我的思路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感知歷史感悟歷史慧悟歷史,使學生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社會的深遠影響,以及作為一名中學生
百家爭鳴,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8課 百家爭鳴 第8課 百家爭鳴 學習目標 1. 通過自主學習、列表,能簡述以老子、孔子等為代表的“百家爭鳴”各學派的主要觀點及成就。 2. 結合案例,能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分析,闡釋百家爭鳴各學派主要觀點。 3. 通過討論諸子百家的學說有哪些值得現代社會吸收、利用,歸納百家爭鳴的現實意義。 【教學思路】 教學模式 基礎把握問題探究匯總升華練習鞏固 教學重點 孔子的政治主張和教育成就
百家爭鳴,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五四運動 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 知道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了解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經過、口號等基本情況;掌握五四運動爆發的的 原因和重要意義;分析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師生合作探究,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通過學生合作探究歷史史料,探討五四運動的經過
五四運動,部編版八上歷史,五四運動教案,山東省,優質課
8下第8課經濟體制改革教學設計 課型:新 課 課時:1課時 課前:分析準備 教學目標 學情教情分析 經濟體制改革屬于統編版八下第三單元的第二課,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表現。該主題屬于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的歷史,是中國現代史學習中重要的一課,尤其是農村城市的改革打破了舊有體制的束縛,推動了中國全面改革浪潮,其意義非常深遠。 從課程內容上來看,本課的三個子標題之間是按照時間順序層層推進,最后社會主義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第8課,經濟體制改革,教案,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歷史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共18頁)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一、隋朝的統一(隋朝的特點:繁榮卻短命) 1、隋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隋的統一:589年,隋文帝滅陳,統一全國。 3、隋朝統一全國的意義: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 4、隋朝的強盛:發展經濟,編訂戶籍,統一南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18
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得分: 一、基礎知識。(40分) (一)讀拼音,寫詞語。(4分) r ku( )在侵華戰爭中zh zo()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強烈的民族chu hn()讓國人民反抗的心fi tn( )起來了。 (二)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解釋所填的字的意思。(8分) ()山倒海 居高()下 全神()注 千()一發 (三)給下面句中的加點詞語找反義詞,寫在括號里。(4分)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提升,練習
第二單元評估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1曾紀澤說:“辦洋務的難處,在于外國人的不講道理,中國人的不明時勢,只有徐圖自強,才能扭轉形勢?!毖髣张伞靶靾D自強”的最早措施是()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學習西方自然科學 C創辦近代民用工業 D興辦近代軍事工業 2如果你是生活在19世紀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親眼目睹國家遭到列強入侵,決定提高外語能力,以便為國盡一己之力,你最有可能進入下列什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第二,單元,評估,檢測,答案
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第8課百家爭鳴,知識點一老子,1.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學說集中在老子(又稱道德經)一書中。 2. 主張 (1)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 (2)世間的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對立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3)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知識點二孔子和儒家學說,1. 孔子:春秋后期魯國人
部編版七上,歷史,知識,總結,課件,百家爭鳴
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第9課秦統一中國,知識點一秦滅六國,1. 原因 (1)戰國時期的連年戰爭,影響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各諸侯國的人民希望結束戰亂,過上安定的生活。 (2)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超過東方六國,具備了統一六國的條件。 (3)秦王嬴政即位后,為滅亡六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他招募各國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時聽取建議,積極策劃統一大計。,【重要提示】秦國經過商鞅
部編版七上,歷史,知識,總結,課件,統一,中國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 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知識點一原始農業的發展,1. 發展概況 (1)大約20 000年前,我國先民開始對野生植物進行管理,幫助植物更好地生長。 (2)距今10_000年左右,長江中下游的先民開始栽培稻,北方地區的先民開始栽培粟和黍。,2. 發展變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種,發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進行耕種,農業在人們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漸增加。同時,家畜的飼養
部編版七上,歷史,知識,總結,課件,原始,農耕,生活
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知識點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 出現:距今5_0004_000年,出現了銅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了銅容器殘片,甘肅齊家文化遺址出土了銅鏡。 2. 商周時期 (1)用途:數量增多,種類逐漸豐富,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發展到禮器,成為王公貴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代表性器物,禮器的類型和數量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
部編版七上,歷史,知識,總結,課件,青銅器,甲骨文
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第16課三國鼎立,知識點一官渡之戰,1. 背景:東漢末期,北方軍閥長期割據混戰,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2. 概況 (1)時間:公元200年。 (2)作戰雙方:袁紹與曹操。,【知識拓展】如何評價曹操 曹操能謀善斷?!皰短熳右粤钪T侯”,他戎馬一生,兼并群雄,統一北方,發展生產,功勞不可低估。他用自己富有創造性的詩作開創文學上的新風氣。曹操是中國歷史上
部編版七上,歷史,知識,總結,課件,16,三國鼎立
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知識點一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1. 農業: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并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知識拓展】人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使用的生產工具 北京人、山頂洞人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坡人磨制石器 夏、商、西周時期青銅器 春秋時期鐵器,【重要提示】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與應用,是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顯著
部編版七上,歷史,知識,總結,課件,動蕩,春秋時期
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知識點一“推恩令”的實施,A,1. 背景:西漢初,諸侯王勢力強大;地方上的豪強地主也發展起來,兼并土地,聚斂財富,橫行鄉里,與官府分庭抗禮。這兩股勢力導致社會秩序混亂。,2. 措施 (1)頒布“推恩令”:下詔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將封地再次分封給其子弟作為侯國,由皇帝制定封號。這樣,侯國越來越多,諸侯王的封
部編版七上,歷史,知識,總結,課件,12,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面孔,-第13 課學-習目標,1.知道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及其歷史意義。,2.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3.理解“五四精神”。培養關心民族前途,,敢于承擔歷史重任的愛國精神。,*重點:知道五四 運動從爆發到擴大的基 本史實及其歷史意義。 *難點:理解“五四 運動是中國新民主 主義革命的開端”。,仝民勝,鄄城縣第十二中學
五四運動,部編版八上歷史,五四運動課件,山東省,優質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