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蚊子和獅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把握文章內容,了解寓言這種文體的特點。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故事情節,理解寓言寓意。 (2)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發散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寓言學習使學生懂得一些生活道理(如驕兵必敗、揚長避短、謹慎行事等)。 教學重點 分析故事情節,理解寓言寓意。 教學難點 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發散
蚊子和獅子,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獅子,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蚊子和獅子教案設計 備課人:楊琴 教學目標 1、熟悉文章內容,整體感知蚊子、獅子和蜘蛛的形象。 2、深入理解寓言寓意,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3、開拓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智力。 一、 導入:(通過寓言知識的回顧導入新課)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分角色朗讀,讓同學們一邊看一邊聽,更好地熟悉寓言內容,感知文中三種不同動物的形象,為下文的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三、思考與討論: 投影: 本文
蚊子和獅子,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獅子,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蚊子和獅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3、學會語言分析方法,從語言角度感受人物形象。 4、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的概括寓意。 【教學重點】 1、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2、學會分析寓言的語言。 3、學習概括寓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簡介與本文有關的知識 學法指導課怎樣 分析一篇寓言 知識卡片:關于“寓言”(1
蚊子和獅子,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獅子,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蚊子和獅子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理清故事情節,把握人物形象,正確理解寓意。 2初步掌握閱讀寓言的方法,體會寓言特點,嘗試編寫寓言。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理清故事情節,把握人物形象,正確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掌握寓言的閱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PPT 1-3 寓言是生活啟示錄,寓言像一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維活躍。 今天我們一起
蚊子和獅子,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獅子,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備課筆記 課文名稱 寓言四則之蚊子和獅子 科目 語文 教學課時 1課時 主備教師 教材分析 蚊子和獅子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想象類作品的藝術魅力,激發學生聯想與想象,并能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積極地思考與表達自己的觀點。 學情分析 初中生已有一定的閱讀基礎,能讀懂課文內容并初步掌握寓意。他們往往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認識及模仿能力強。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因材施教,由淺入深,以各種手段
蚊子和獅子,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獅子,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蚊子與獅子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讀懂故事。 2.解讀寓意。 3.改編、續編、創造寓言故事。 學情分析 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接觸過寓言故事,對這一文體并不陌生。初一第二學期也已學習了中國寓言黔之驢,學習了寓言這一文體相關知識,了解了寓言的特點,可以說對寓言的了解又更深了一層。而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趣味性很強,學生閱讀也沒有讀文言文時的障礙,更有利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教學重難點 1、 能
蚊子和獅子,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獅子,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有沒有聽過或者學過寓言故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文章也是一篇寓言,它選自伊索寓言。 二、檢查預習 簡介伊索寓言 學生搜集資料 三、出示教學目標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用一句話概括寓言內容。 學生說,教師評價。 五、合作探究 再讀課文,體會寓意 討論: 1、蚊子向獅子挑戰勝利這說明什么?給我們什么啟示? 2、為何又敗給在了小小的蜘蛛手上?給我們什么啟示? 3、蚊子因得
蚊子和獅子,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獅子,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蚊子和獅子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的特點及相關作家、作品,理解并積累文中的生字難詞。 2、揣摩寓言故事中巧妙、合理的想象,通過分析寓言故事的情節,領悟其中所蘊涵的道理。 3、發揮想象,學習改寫寓言故事。 二、教學重點 揣摩寓言故事中巧妙、合理的想象,通過分析寓言故事的情節,領悟其中所蘊涵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發揮想象,學習改寫寓言故事。 四、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獅子收到了蚊子的
蚊子和獅子,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獅子,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蚊子和獅子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積累生字詞并了解寓言的相關文學常識。 2.通過學習故事情節,從不同角度靈活理解寓意,揣摩、理解寓意故事巧妙、合理的想象;通過續編或自編進行想象思維訓練。 3.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 二、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故事情節,從不同角度靈活理解寓意,揣摩、理解寓意故事巧妙、合理的想象。 三、教學難點 通過續編或自編進行想象思維訓練。 四、教學過程 (一
蚊子和獅子,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獅子,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寓言四則(前兩則)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接觸過寓言,哪位同學說說你所知道的寓言故事呢? 生:掩耳盜鈴、亡羊補牢、拔苗助長、刻舟求劍 師:非常好!看來同學們對寓言故事并不陌生。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兩則寓言。(板書題目) 二、 背景介紹 1. 簡介寓言的定義及特點。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寓言一般比較短小,故事的
蚊子和獅子,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獅子,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蚊子與獅子教案 教學目標: 1積累品味相關的語言。 2掌握閱讀的寓言基本方法。 3學習寓言的基本寫法。 教學重點: 1. 學生學會體會文章所使用的擬人等修辭手法的好處。 2. 學會語言簡練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1.學會文章寓意驕兵必敗的道理 2.學會從不同角度感悟文章帶來的啟示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 導入: PPT展示,蚊子和獅子,引導學生看書想象文章情節。 文體介紹 寓言是
蚊子和獅子,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蚊子,獅子,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穿井得一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在預習的基礎上,了解有關寓言的文體知識。 2. 理解課文,積累溉、汲、居、及、于等詞語。 3.理解審慎對待傳言的道理,并進行現代審慎學以致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領悟所蘊含的道理。 難點 進行現代審慎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 誦讀法 、自讀與點撥相結合探究拓展法。 教學準備: ppt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激情
穿井得一人,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穿井得一人教案 教學目標: 1.教學生積累常見文言實詞,學會結合上下語言環境準確理解一個詞的詞義的方法。 2.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利用關鍵詞語去帶動閱讀的方法。 3.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解讀文本,理解寓言內涵,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生積累常見文言實詞,學會結合上下語言環境準確理解一個詞的詞義的方法。 2. 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解讀文本,理解寓言內涵,培
穿井得一人,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穿井得一人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理解“居、及、聞、道、對、若”等重點詞語,學會調整語序,通順地翻譯句子,理解文章內容。 2.多角度理解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二、 教學重點、難點: 從多個角度去思考,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訛傳以及如何避免?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三、 教學過程: 1.將老師提供的信息整合成一句呂氏春秋的簡介。 2.自由讀,指名讀,學生互評,糾正讀音和停頓。
穿井得一人,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穿井得一人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積累溉、汲、居、及、國、道、于等詞語。(重點) 2理解審慎對待傳言的道理,并進行現代審視。(難點)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朗讀法、合作交流法、質疑思辨法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 情景激趣 學生活動:學生以課本為主要內容編寫新聞,播報新聞引入課文。 (老師屏顯課題和作者) 二、 讀課文,理解文意。 (一)看誰讀得好 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的流暢,讀出感
穿井得一人,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穿井得一人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環 節 (1) 教學內容 1、讀準字音 感知文本 2、明辨句讀 節奏分明 3、揣摩語句 把握情感 教學目標 體悟文言誦讀 準確劃分句讀 核心問題 文言誦讀訓練,語段句讀劃分。 問題解決 問題情境 解決策略 一、導入: 背景圖片假設: 1炎炎夏日 2風雪交加 歧義語段:“能穿多少穿多少” 二、句讀: 去掉標點的文言文如何準確讀出句讀。 一、 屏幕顯示背景
穿井得一人,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穿井得一人 教學目標: 1、翻譯課文,掌握翻譯古文的方法。 2、朗讀課文,體會古文朗讀技巧。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對自己有所啟迪。 重點:古文翻譯。 難點:寓意的理解。 一、交流作家作品資料。 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年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南)人。先為陽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繼任相國,號為“促父”,掌秦國實權。秦王政親理務后,被免職,貶
穿井得一人,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穿井得一人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積累基本的文言實詞,培養簡單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2、 能夠清楚地表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1、 朗讀課文,疏通文意,講述故事。 2、 多角度探究本文的寓意,拓展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激發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學的興趣。 2、 從古代文化中汲取知識與經驗,指導生活。 教學重難點: 1、 積累常用的文言實詞,疏通文意。 2
穿井得一人,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杞人憂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查字典掌握“躇步跐蹈、星宿”等詞,積累“奈何、舍然”等文言詞匯。 2、能力目標: (1)開展朗讀比賽,激發閱讀興趣,在誦讀中感悟文本。 (2)指導學生自悟自究,合作探究,疏通文意,體會寓意。 3、情感目標:在對“曉之者”解憂過程的探究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能自覺摒棄悲觀消極心態,以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笑對生活。 學習重點:目標2、目
杞人憂天,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
第一課時:學習杞人憂天 一、情景激趣 左傳魯莊公七年(前687年)有這樣的記載: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國一帶,落星砸毀半個國家,房屋焚燒,大火連燒三個月。經歷過此事的人,總是害怕天再塌下來。于是列子寫下了杞人憂天這樣一個富有啟發的寓言故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戰國前期思想家,是繼老子和莊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學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
杞人憂天,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4,教案,師公,開課,獲獎,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