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親情之愛 第二框愛在家人間 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每個家庭中,親情之愛的表現形式并不一樣,了解我們與父母發生沖突的原因所在,親子沖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當的方式應對與父母的沖突。 能力目標: 學會正確處理與父母之間沖突,掌握與父母溝通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味家庭中的親情之愛,理解父母對我們的愛,以實際行動增進與父母的情感。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孩子與父母之間
愛在家人間,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7.2,在家,人間,教案
增強生命的韌性 1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認識到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形成勇于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增強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標:能正確認識和對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發掘自身力量,增強生命韌性。 知識目標:了解挫折是普遍存在的,認識到面對挫折不同的態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為反應,了解戰勝挫折,增強生命韌性的方法。21cnjycom 2學情分析 初一的學生還處于從小學到初中的轉型期,他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9.2,增強生命的韌性,教案,2,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9.2,增強,生命,韌性
活出生命的精彩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到生命是有價值的,我們要充盈自己的生命。 2、知道生命的意義在于為他人為社會作出貢獻。 能力目標 3、懂得如何提升生命的意義,活出生命的精彩。 4、提高觀察和思維能力,真正理解人的生命的價值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5、欣賞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珍愛生命,關愛他人。 6、感悟生命的意義在于創造和貢獻,追求生命的精彩。 2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是形成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10.2,生命,精彩
8.2 敬畏生命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敬畏自己與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對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標:能謹慎地處理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提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問題的能力,培養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21世紀*教育網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識,盡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學重點】 培養對生命的敬畏心。 【教學難點】 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問題,追求生命的美好。 一、 導入新課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8.2,敬畏生命,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8.2,敬畏,生命
課 題 第三單元 第六課 師生之間師生交往 授課時間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課 實際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師生之間的禮儀。 過程與方法 認識到支持文明監督員工作的重要意義。 情感態度 價值觀 認識到支持文明監督員工作的重要意義。講文明、樹信風。 教學重點 學會、掌握師生之間的禮儀。 教學難點 認識到支持文明監督員工作的重要意義。 教學方法 例證法、演示法、個別糾正法 學習方法 發現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6.2,師生交往,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6.2,師生,交往
第2課時 愛在家人間 1、 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親情對自己的意義;理解親人之間愛的碰撞;掌握應對愛的碰撞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用體驗法感受親情的存在;講述生活中愛的碰撞的具體事例,掌握和父母溝通的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親人對自己的愛心和扶育,體味親情;學會和父母進行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傳遞愛。 2、 達成目標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感受親情,理解愛的碰撞,掌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7.2,在家,人間,教學,設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第六課 師生之間走近老師 單元 第三單元 師長情誼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學段 第一學段 年級 初一年級 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第一部分“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交往與溝通”部分:“了解教師的工作,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6.1,走近教師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6.1,走近,教師,教案
第二框 師生交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尊重老師,熱愛老師的情感,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 能力目標:學會正確與老師交往,能夠正確處理和老師交往中存在的分歧。 知識目標:知道教學相長的含義,懂得師生之間要彼此尊重。 【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與老師交往。 難點:學會正確處理與老師的分歧。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談話法、采訪法。 【學習方式】匯報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6.2,師生,交往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第四課 友誼與成長同行深深淺淺話友誼 單元 第二單元 友誼的天空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學段 第一學段 年級 初一年級 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第二部分“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交往與溝通”部分:“了解青春期閉鎖心理現象及危害,積極與同學、朋友和成人交往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4.2,深深淺淺話友誼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4.2,深深,淺淺,友誼,教案
家的意味 1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我們心靈的港灣。認同中華文化中家的豐富內涵和“孝”的價值觀念。 能力目標: 提高傳承中華家庭文化傳統美德的能力,增強孝親敬長的行動力。 知識目標: 理解“家”的內涵和功能,知道 “家”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意義;知道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法律規定的義務;理解中華文化中“孝”的內涵,知道優秀文化傳統需要繼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7.1,家的意味,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7.1,意味
課 題 第一單元 第一課 中學時代中學序曲 授課時間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適應初中新生活,理解初中時代對個人成長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抓住中學時代給我們提供的發展自我的多種機會。 情感態度 價值觀 在中學新環境中,塑造一個全新的我。 教學重點 理解初中時代對個人成長的意義 教學難點 塑造一個全新的我 教學方法 課堂導入 激發互動 學習方法 發現探究 合作交流 教具 p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1.1,中學序曲,教案2,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1.1,中學,序曲,教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第二課 學習新天地學習伴成長 單元 第一單元 成長的節拍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學段 第一學段 年級 初一年級 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第一部分“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部分: “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成就動機” “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2.1,學習,成長,教案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中學序曲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從小懷抱夢想,樹立目標,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去實現創新進取的人生。 2.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夢想;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夢想。 2.難點、是如何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學過程: 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已的夢想,今天我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1.1,中學,序曲,教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第五課 交友的智慧讓友誼之樹常青 單元 第二單元 友誼的天空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學段 第一學段 年級 初一年級 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第二部分“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交往與溝通”部分: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同齡人交往,建立同學間的真誠友誼,正確認識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與友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5.1,友誼,常青,教案
1.2 少年有夢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懂得擁有夢想的重要性,知道我們應該具有怎樣的夢想。 (2)過程與方法:掌握實現夢想的方法,正確認識把夢想變為現實需要付出努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將夢想與個人目標、中國夢緊密相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2學情分析 初中生渴望友誼、珍視友誼,渴望結成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知心朋友,對網絡交往充滿好奇且成為中學生擴展交往圈的一種重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1.2,少年有夢,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1.2,少年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第三課 發現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單元 第一單元 成長的節拍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學段 第一學段 年級 初一年級 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第一部分“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部分:“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主動鍛煉個人心理品質,磨礪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狀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3.2,更好,自己,教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第二課 學習新天地享受學習 單元 第一單元 成長的節拍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學段 第一學段 年級 初一年級 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第一部分“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部分: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厭學情緒和過度的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成就動機。主動鍛煉個性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2.2,享受,學習,教案
1.1 中學序曲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中學生活的希望與美好,用樂觀、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學習生活。 能力目標: 掌握方法,調整心態,積極適應變化,積極面對新生活。 知識目標: 1.了解并掌握中學生活即將發生的種種變化,包括學習、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變化。 2.認識到初中是人生的新起點。 3.了解初中生活的特點以及初中階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學情分析 進入初中對學生來說意味著一個新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1.1,中學序曲,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1.1,中學,序曲
教 案 年 月 日 單元 第三單元 師長情誼 第七課 親情之愛 學科 第三節 讓家更美好 課型 新授 課總 ( )課時 教學 目標 知識 目標 1. 了解現代家庭的特點。 2. 認識家庭美德的重要作用。 能力 目標 1. 認識自己對家庭和諧美滿應負的責任。 2. 尊重家庭成員之間不同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 情感態度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讓家更,美好
教學基本信息 第四課 友誼與成長同行 單元 第二單元 友誼的天空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學段 第一學段 年級 初一年級 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上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課標要求: (1)積極與同學、朋友和成人交往,體會交往與友誼對生命成長的意義; (2)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同齡人交往,建立同學間的真誠友誼。 2. 整體感知教學內容: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4.1,朋友,在一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