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女媧造人 教學目標 1通過復述故事情節,理解本文聯想與想象手法的運用,并激發學生探求未知領域的欲望。 2感受文中所表現的喜悅之情。 3初步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大膽而新奇的想象。 2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導入新課 在奇幻的神話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織女,有對月流珠的在岸鮫人那么,人,是從哪里來的?對這個有趣的話題,今天我們再看看遠古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理解的。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
女媧造人,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1,女媧,教案
3*雨的四季 教學目標 1理解并積累字詞。 2體會語言之美,并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寫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線索,體會作者情感,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意趣。 教學重難點 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點,體會作者對雨寄托的情感。賞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2培養學生抓住景物特征描寫的能力,領悟、體會作者對自然和生命情感。 導入新課 雨是大海的女兒,是天使的眼淚,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寵兒。古
雨的四季,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四季,教案
11論語十二章 教學目標 1了解論語的基本情況及孔子的教育思想;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積累重點文言詞語,能背誦課文。 2掌握關于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的名言警句。 3領悟論語十二章的深刻含義,體會孔子所倡導的“為學之道”。 導入新課 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在華夏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他們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論語就是其中一部輝煌的巨著,它是中華民族優秀的
論語,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1,十二,教案
1春 教學目標 1學會細致地觀察并生動地描寫自然景物。 2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難點 1領會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2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 導入新課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春天給大地帶來希望,春天歷來是文人墨客歌詠的對象。在古人眼中,春草是“草色遙看近卻無”,春花是“一枝紅杏出墻來”,春風是“吹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22寓言四則 教學目標 1.順暢朗讀,準確翻譯,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蘊涵的深刻寓意,從中接受教育。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中蘊涵的深刻寓意。 2.順暢朗讀,準確翻譯。 教學過程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讀通課文。 2.學生示范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從字詞讀音、朗讀節奏、語氣表達等方面進行評價。 3.全班齊讀課文,讀后復述寓言故事內容
寓言四則,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2,寓言,四則,教案
16貓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掌握本課基礎生字詞。 2.概括并比較三只貓的不同來歷、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動的細節描寫。 3.體會作者對三只貓的感情,感悟作者對第三只貓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關愛動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概括比較三只貓的不同來歷、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動的細節描寫。 2.體會作者對第三只貓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6,教案
6散步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親情,體味濃重的情意。 2揣摩詞句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3培養尊老愛幼、珍惜親情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整體感知文意,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謙讓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教學方法 以“先學后教”的思想理念為指導,采用 “自讀品悟誘導點撥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朗讀、討論和品讀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語言。抓住關鍵語句精讀
散步,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2紀念白求恩 教學目標 1通讀感知全文主要內容,然后把握文章夾敘夾議的寫法。 2事實論據的論述和正反對比的作用。 3學習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并理解這種精神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美、行為美。 教學重難點 1懂得議論文與記敘文的區別及議論文的要點。 2.掌握夾敘夾議、對比論證的寫作方法。 3掌握文章的層次,及文章語言的感染力與說服力。 導入新課 白求恩這個名字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八
紀念白求恩,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2,紀念,白求恩,教案
2濟南的冬天 教學目標 1學會細致地觀察,抓住自然景物特點描寫的手法。 2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了解、區分、并學會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難點 1領會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情感性。 2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 導入新課 說起冬,尤其是中國北方的寒冬,腦海中浮現的多是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蕭條畫面。但在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中,不僅感受不到這些,反而使人
濟南的冬天,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濟南,冬天,教案
18狼 教學目標 1.積累相關的文言詞匯。 2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3理解句意、文意。 4通過學習使學生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壞人時應勇于斗爭、善于斗爭。 教學重難點 1.積累相關的文言詞匯 。 2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3理解句意、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狼表面看是寫狼,實際上是寫像狼一樣的人。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一提起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8,教案
20 天上的街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基本把握詩歌基調。 2初步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以及象征手法的運用。 3體驗人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學重難點 1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2結合體驗,理解詩歌形象化的語言。 導入新課 我們在夏夜乘涼的時候遙望滿天星斗,星空總讓我們感覺無比廣闊和神秘,引發我們無數的遐想,那里流傳過不少美麗的神話傳說,有我們所熟悉的牛郎織女
天上的街市,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0,天上,街市,教案
15誡子書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實詞,熟讀成誦,培養文言語感。 2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脈絡,學習諸葛亮嚴密的論證。 3通過品讀課文,感受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學生讀書修身,靜心養德,做有抱負、有智慧、有膽識的人。 教學重難點 背誦課文,積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學勵志,修身養性;體會作者情感,賞析精彩妙點。 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三國時期,群雄并起,問鼎逐鹿。請問,你最喜歡哪位英雄?為什
誡子書,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5,子書,教案
5秋天的懷念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母親的藝術形象,感悟作者的意圖。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體會磨難對于人生的意義
秋天的懷念,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秋天,懷念,教案
4古代詩歌四首 教學目標 背誦詩歌,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反復誦讀,熟練背誦,積累詩句。 2品味語言,體會詩詞意境。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觀滄海 一、初讀詩歌疏通詩意 自學提示及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節奏的把握。 2結合課下注釋,用自己的話疏通這首詩歌的意思。 【明確】 1詩歌朗讀節奏指導:可以按音節兼顧意義來劃分。四言詩
古代詩歌四首,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古代,詩歌,教案
17*動物笑談 教學目標 1理解并積累字詞。 2感知作者專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和極高的專業素養。 3體味文章幽默風趣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1領會語言的幽默風趣,注意體會這種幽默的效果。 2學會使用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動物。 導入新課 “動物笑談”,意思是談論和動物有關的趣事、笑話。瀏覽課文,了解故事內容,體會作者幽默的語言風格。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資料助讀 康拉德勞倫茲(190
動物笑談,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7,動物,笑談,教案
7*散文詩二首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過程 金色花 導入新課 母親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母愛是人類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現在請同學設想向母親表達愛意的方式,然后以“媽媽,我想說愛您”為題,說一段話。(學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學回答)同學們
散文詩二首,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散文詩,教案
19皇帝的新裝 教學目標 1培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2理清故事情節。 3了解本文語言描寫的精妙,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作品深刻的內涵和思想。 3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說起童話,我們大家肯定會興趣盎然,那么你都讀過誰的童話?(學生可能說:鄭淵潔、安徒生、格林等等),看來大家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也非
皇帝的新裝,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9,皇帝,新裝,教案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冊(共59頁)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1春教案.docx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濟南的冬天教案.docx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3雨的四季教案.docx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4古代詩歌四首教案.docx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5秋天的懷念教案.docx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6散步教案.docx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7散文詩二首教案.docx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8世說新語二則教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9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朗讀,誦讀,朗誦,音頻,mp3
天上的街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學習誦讀詩歌,分清節奏,讀出感情。 2. 品味詩歌語言。 3. 理解聯想和想象手法的作用,把握詩歌內容。 過程與方法 1. 運用誦讀,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2. 通過小組交流合作學習,初步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學習詩人樂觀、堅定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反復誦讀,品味語言,把
天上的街市,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天上的街市教案,廣西,部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