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四年級下 學 科 教 學 計 劃 一、課程背景介紹 科學素養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及其對社會與個人的影響,知道基本的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備一定的運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小學科學課程要按照立德樹人的要求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他們的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二、課程目標: (一)“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l
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課時安排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1.5鳳仙花開花了教學設計 課題 鳳仙花開花了 單元 1 學科 科學 年級 4 學習 目標 1、科學概念 (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 (2)花蕊分雄蕊和雌蕊。雌蕊上有粘液,雄蕊上有花粉。 (3)只有完成傳粉,植物的花才能結出果實。 2、過程與方法 (1)觀察、解剖鳳仙花的結構。 (2)用放大鏡觀察雄蕊和雌蕊的特點,分析其作用 (3)觀察比較不同花的結構特
鳳仙花開花了,2021,新教,四年級,下冊,科學,1.5,鳳仙花,開花,教案
第二單元 地球、月球與太陽 5地球 教學目標 1.知道人類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球形天體上,知道地球大小、海陸分布等基本信息。 2.閱讀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科學史資料,知道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經歷了從簡單直觀的想象到根據經驗、事實進行推測,最后通過實踐證實的過程,體會隨著經驗和實踐的深入,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 教學重點 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歷程。 教學難點 將“地球是球形”的常識回溯到歷史情
2021,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地球,教案
第三單元 昆蟲 10養昆蟲 教學目標 1.能通過飼養活動,親歷昆蟲一生的幾個發展階段。 2.能像科學家一樣記觀察日記,并通過整理日記獲取有用信息。 3.在飼養活動中,能親近、關注小動物,增強責任感。 教學重點 能夠悉心飼養昆蟲,記觀察日記。 教學難點 能夠整理日記,從中獲取昆蟲生長的信息。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教學課件。 學生分組材料:養蠶相關工具、蠶卵、桑葉、方格紙、放大鏡、日記本。 教學過程
2021,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0,昆蟲,教案
第二單元 地球、月球與太陽 6月球 教學目標 1.了解人類對月球的探索過程。 2.了解月球概況,知道月球是地球的一顆衛星。 3.知道月相名稱,了解月相的變化規律。 教學重點 了解人類對月球的探索過程。 教學難點 知道月相名稱,了解月相的變化規律。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有關月球的視頻。 學生分組材料:月球儀、塑料盒、沙、石子、泡沫球、手電筒、排球、月相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上一課我們了
2021,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月球,教案
第二單元 地球、月球與太陽 8太陽鐘 教學目標 1.知道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與方向的變化規律。 2.知道日晷是古代人根據日影變化規律發明的計時工具。 3.會制作簡易日晷,并了解日晷的種類和工作原理。 教學重點 知道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與方向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制作簡易日晷,并了解日晷的種類和工作原理。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相關視頻和圖片。 學生分組材料:鉛筆、手電筒、燈、影子模擬器、影子觀察器
2021,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太陽,教案
第二單元 地球、月球與太陽 7太陽 教學目標 1.知道像太陽這樣的天體叫恒星,了解太陽的概況。 2.知道太陽在一天中的高度變化規律和視運動軌跡。 3.會用量角器測量某一時刻的太陽高度角。 教學重點 了解太陽的概況。 教學難點 用量角器測量某一時刻的太陽高度角。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相關視頻和圖片。 學生分組材料:量角器、線。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有一樣東西,每天給我們帶來了光和溫暖,沒有
2021,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太陽,教案
第一單元 冷和熱 2熱脹冷縮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與實踐,掌握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2.通過實驗與分析,知道絕大多數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3.能夠運用物體熱脹冷縮的性質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教學重點 認識到液體、氣體、固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教學難點 設計實驗驗證液體、氣體、固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水槽、燒瓶、膠塞、細玻璃管、高錳酸鉀水溶液、氣球、溫度計、銅球實驗裝
2021,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熱脹冷縮,教案
2021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整理 第二單元 電路 2.1電和我們的生活 1.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了對電的探索,1879年愛迪生點亮了世界上第一盞電燈,從此各種不同用途的電器就陸續出現了。【叮當云教育】 2.通電后電器就能工作,為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方便,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 3.電很危險,我們要注意安全用電。 4.電都是由電源提供的,可以分為直流電和交流電。 5.電的知識記錄表 關于電
電路,新教,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知識點,總結
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實驗抽測評分標準(10個) 實驗一 實驗名稱: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導電 設計目的:能正確使用電路檢測器檢測,知道身邊的物體有的容易導電,有的不容易導電。 材料:電路檢測器、小刀(鐵)、塑料尺、紙片、回形針、銅鑰匙等20種身邊的物體。 過程和方法: 1檢查電路檢測器,把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接頭互相碰觸看小燈泡是否發光。 2預測一個物體能否讓小燈泡發光。 3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這個物體,把檢測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實驗,抽測,評分標準,10
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四制四年級上冊實驗指導 1.螞蟻 制作昆蟲模型 活動名稱:制作昆蟲模型 材料準備:橡皮泥、牙簽等。 制作過程: 1.取黑色橡皮泥適量,將其搓成類似水滴的形狀作為螞蟻的腹部;搓出一個小橢圓球作為螞蟻的胸部;搓出一個小圓球并在上面刻出眼睛作為螞蟻的頭部。用牙簽將3部分結合在一起。 2.取黑色橡皮泥適量,制作螞蟻的1對觸角和3對足。 3.將3對足黏合在螞蟻的胸部。 4.將1對觸角黏合在
青島,五四,四年級,上冊,科學實驗,指導,指點,指示
運動的形式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運動的形式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四學制)四年級上冊物體的運動單元的第四課時。本課設計了觀察小球的運動、觀察更多物體的運動、分析生活中物體的運動形式等相關內容作為學生探究主題,從而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的物體有不同的運動形式。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教科書再現了一個生活中常見到的活動場景,即學生拿著紙風車奔跑,紙風車迎風轉動的情景。根據這一情景,導語提出了
運動的形式,青島,四年級,上冊,科學,運動,形式,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 動物大家族 1給動物分類 教學目標 1、懂得生物學家根據動物是否有脊椎,將它們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并引導學生根據是否有脊椎這一標準給動物分類。 2、引導學生通過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動,探究脊椎的特點,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夠根據脊椎動物的特點,找出一些動物的脊椎。 4、知道我國自然環境多樣,動物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 教學重點 了解什么是脊椎動物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62
第一單元天氣知識點 一、我們關心天氣、天氣日歷 1. 我們可以通過氣溫、云量、降水量、風向和風速等來描述天氣。 2. 天氣氣泡圖事例 3. 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天氣符號來記錄云量、降水量、風速和風向等
教科版四上科學知識點,教科版四上科學復習資料,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四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
青島,五四,四年級,上冊,科學,活動,手冊,電子,課本
青島,五四,四年級,上冊,科學,電子,課本,教材,電子版
科 科 學 學 義 務 教 育 教 科 書 四 年 級 下 冊 河 南 教 育 報 刊 社 編 寫 鄭 州 鄭 州 奇 奇 探 探 妙 妙 究 究 寫 給 同 學 們 的 話 探 究 世 界 的 奧 秘 , 首 先 要 有 好 奇 心 。 但 是 , 只 有 好 奇 心 是 不 夠 的 , 還 要 有 尊 重 事 實 的 態 度 。 尊 重 事 實 就 是 要 把 自 己 的 觀 點 建 立 在
大象,四年級,下冊,科學,電子,課本,教材,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