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個Python程序 一、學習者分析 1.已有的知識技能基礎 教學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通過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基礎,也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此之前他們沒有系統的學習程序設計語言基礎,也未系統學習過Python軟件。 2.學習動機 該階段的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愿意接觸和自己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新事物,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3.1,我的第一個python程序,教案,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3.1,一個,python,程序
表達與交流 教案設計 1、 教學目標 1、 學會根據圖表分析數據,并給出合理化的建議 2、 了解“WPS”需要呈現的內容 2、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借助信息技術工具進行高效的表達與交流。 教學難點:如何分析數據,“WPS演示”的實際操作。 3、 教法學法 教法:講演結合 學法:小組討論 實際動手操作 自我探究 四: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同學們通過前幾課的學習,我們針對中學生上網現狀做了一系
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2.4,交流與表達,教案設計,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2.4,交流,表達
第一節 認識數字故事 一、教學內容: 本節課為川教版信息技術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 節認識數字故事,課時安排1 課時。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數字類故事的定義 2.掌握數字故事的分類及對應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幫助學生掌握數字故事有關知 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數字故事的初步興趣,為下一步制作視頻類 數字故事做鋪墊 三、教學重難點
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1.1,認識數字故事,教案,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1.1,認識,數字,故事
川教版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認出”一個人教學設計 課題 “認出”一個人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信息技術 年級 八年級 學習 目標 1、 了解基于圖片的人臉識別預測 2、 體驗基于視頻的人臉識別預測過程 3、 了解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領域 重點 體驗基于視頻的人臉識別預測過程 難點 了解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領域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看視頻:人臉識別找回親人 看視頻
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2.3“認出”一個人,教案,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2.3,認出,一個人
高效的策略教案 課 題 高效的策略 課 型 新授課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策略的效率,判斷什么是有效策略; 理解最有效策略(最優解)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通過曹沖稱象故事了解有效策略的概念;玩報數游戲理解最有效 的策略;運用打破常規思維等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水到渠成 理解最優解的概念。 情感態度與 價值觀 積極參與體驗、學習、掌握生活中的策略,讓學生肯動腦尋找最 優解,培養學生
高效的策略,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3.2,高效,策略,教案
第一單元 我的視頻類數字故事 教材分析: 本單元通過制作視頗類數字故事,了解視編輯的一般流程,掌握素材的保存方法及 視頻編輯的基本操作,并了解如何發布、評價視。 課題 第四節 視頻的評價與發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視頻作品的評價方式 2.了解視頻的發布方法 能力目標: 掌握視頻發布方法 情感目標 :培養對數字故事的興趣 、培養認真做事的太度 教學重點 掌握視頻發布方法 教學難點 無
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1.4,視頻的評價與發布,教案,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1.4,視頻,評價,發布
認識”一個人 -人臉特征向量的提取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讓機器“認識”一個人,在學生了解了人臉定位的基本過程以及OPenCV外部模塊以后,進一步了解機器學習的過程,了解人臉識別訓練的過程,也就是人臉特征向量提取的過程。 本課中第二部分主要是通過兩段代碼讓學生了解基于圖片的人臉識別訓練過程,沒有生成性的東西反饋出來讓學生看見,學生嘗不到體驗的樂趣,所以本節課的體
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2.2“認識”一個人,教案,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2.2,認識,一個人
制作視頻類數字故事 【教學目標】 1、 了解制作視頻類數字故事的步驟 2、 了解常用的素材采集工具 3、 掌握獲取和保存素材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視頻類數字故事的需求分析和規劃設計 難點:視頻類數字故事的規劃設計 【學生需求分析】 學生了解了視頻類數字故事的概念,明確了要制作視頻數字故事的目標,但是沒有規范的流程引導和制作方法。本節課將給學生講授視頻類數字故事制作的基本步驟,給實操打下堅實
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1.2,制作視頻類數字故事,教案,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1.2,制作,視頻,數字,故事
視頻的編輯與處理(課堂實錄教案)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本節課學習內容選自信息技術川教版2020(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3節課,視頻的編輯與處理。 通過前面兩節課的學習,學生對制作視頻類數字故事的步驟、素材的采集、保存等方法有一定了解,并對蜜蜂剪輯軟件界面和常用功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本節課就是通過制作一個完整的短視頻為任務,使學生能夠掌握視頻編輯與處理的常用方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1.3,視頻的編輯與處理-教案,川教版八上,信息技術,1.3,視頻,編輯,處理,教案
六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課題第2節感知光線單元二單元學科信息技術年級六年級學習目標,核心素養,信息意識,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利用編程軟件實現智能感知,并根據教室,圖書角的光線情況,實現自動調光,具有自主動手解決問題,掌握核心技術的意識,計
感知光線,川教版,六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2,感知,光線,教案
六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課題第4節智能調光單元二單元學科信息技術年級五年級學習目標,核心素養,信息意識,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利用編程軟件實現智能感知,并根據教室,圖書角的光線情況,實現自動調光,具有自主動手解決問題,掌握核心技術的意識
智能調光,川教版六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4《智能調光》教案,川教版,六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4,智能,調光,教案
六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課題第1節體驗物聯網單元一單元學科信息技術年級六年級學習目標,核心素養,信息意識,能感知身邊的物聯網,熟悉物聯網與互聯網的關系,善于利用信息技交流和分享信息,能合理利用信息真誠友善地進行表達,計算思維,體會信息的特征
體驗物聯網,川教版,六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1,體驗,聯網,教案
六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課題第2節應用物聯網單元一單元學科信息技術年級六年級學習目標,核心素養,信息意識,能感知身邊的物聯網,熟悉物聯網與互聯網的關系,善于利用信息技交流和分享信息,能合理利用信息真誠友善地進行表達,計算思維,體會信息的特征
應用物聯網,川教版六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2《應用物聯網》教案,川教版,六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2,應用,聯網,教案
六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課題第3節智能提醒單元二單元學科信息技術年級五年級學習目標,核心素養,信息意識,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利用編程軟件實現智能感知,并根據教室,圖書角的光線情況,實現自動調光,具有自主動手解決問題,掌握核心技術的意識
智能提醒,川教版六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3《智能提醒》教案,川教版,六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3,智能,提醒,教案
信息技術及其發展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主要講述信息技術的概念,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展望,共三部分內容。重點內容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讓學生知道信息技術發展的必須性和自然性;教學的難點是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展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課本的內容缺乏生動的事例支持,如果僅以課本的文字作為教學,學生的理解定然不深刻,課堂效果也就不能很好地呈現。因此本課內容,需要在課堂中以PPT圖片例等教學輔助資源和手
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2,信息技術及其發展,教學設計,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2,及其,發展,教學,設計
探索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術。 2.信息的特點,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3.引導學生關注網絡信息安全,讓學生文明綠色上網,及上網時應注意的事項。 教學重點 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術。 引導學生關注網絡信息安全,讓學生文明綠色上網,及上網時應注意的事項。 教學難點 信息的特點,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講授、討論 教學用具 電
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1,探索信息技術,教案,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1,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