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搭船的鳥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 1.會認“父、鸚”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會寫“搭、親”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母親、外祖父”等11個詞語。 2.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翠鳥,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翠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15,搭船的鳥,教案含教學反思,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15,搭船,教案,教學,反思
師:聽聽, 秋的聲音, 生:大樹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黃葉道別的聲音。,師:聽聽, 秋的聲音, 生:蟋蟀振動翅膀, “”, 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 聽聽,秋的聲音,秋天的雨,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梨香香的,菠蘿甜甜的,還有蘋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氣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腳,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子的葉子
搭船的鳥,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15,搭船,課件,老師,浙江,省級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搭船的鳥選自統編版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習作策略單元“觀察”。本單元旨在通過一系列閱讀和習作活動,引導學生體會“留心觀察”和“細致觀察”的好處,著力培養學生主動觀察生活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今后的習作能力發展奠定基礎。 在編排體例上,搭船的鳥是本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具有呈現單元主題,喚起觀察意識的特殊意義。本文作者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郭風,課文描寫了“我”在去鄉下的路
搭船的鳥,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15,搭船,教案,老師,甘肅,部級
搭船的鳥,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15,搭船,課件,老師,甘肅,部級
15 搭船的鳥,統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我們一起合作讀,1.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2.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法國】羅丹,第五單元,觀 察,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
搭船的鳥,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15,搭船,課件,老師,廣東,省級
義務教育統編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5課 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內容分析: 搭船的鳥是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是小學階段第一次出現的習作單元,單元主題是“留心觀察”,以“觀察”為主線,通過一系列的閱讀和習作活動,引導學生體會“留心觀察”和“細致觀察”的好處,著力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和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習作能力發展奠定基礎。課文以兒童的口吻,描寫了“我
搭船的鳥,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15,搭船,教案,老師,廣東,省級
搭船的鳥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n 課文簡介 搭船的鳥是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以兒童的口吻,描寫了“我”在去鄉下途中的所得,不僅觀察了途中聽到的雨聲和見到的船夫,還觀察了翠鳥的外貌和捕魚時的動作。課文開頭交代了見到翠鳥的原因,接著重點描寫了翠鳥美麗的外貌吸引了“我”,也引發了“我”的疑問和繼續觀察的興趣。見到翠鳥捕食迅猛后,通過母親的介紹,“我”知道翠鳥搭船的原因。 這樣
搭船的鳥,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15,搭船,教案,老師,浙江,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