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的符號是I。知道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 2.知道電源外部的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3.知道電流的國際單位是安培,符號為A ,會進行安培、毫安、微安之間的單位換算。 4.了解一些覺的用電器的電流值。 5.知道電流表的作用、符號,能夠辨認表盤量程和最小值的分度值,準確讀數。 6.知道電流表的使用方
電流,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1.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電流教案 教學目標: 1、電流的效應、電流的定義; 2、電流的符號和單位; 3、電流表的正確使用; 4、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教學重點: 學會正確使用電流表。 教學難點: (1)電流表的讀數。 (2)正確連接含電流表的串、并聯電路。 教學內容: 一、電流是導體中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的。但電流是摸不著,看不著的,電流的強弱可以間接地通過其他手段知道。電流通過導體時會產生各種效應(包括光效應
電流,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1.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編號: 教學設計格式 課題名稱 9.4.2電流的測量 學科 物理 年級 初三 職稱 中二 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是是初中階段學習儀器使用的一項基本技能。本節課教學過程以學生自學、展示穿插,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指導、引導。以實驗為重點,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動手連接電路、連入電流表、讀數,在實踐中學習。 教學背景分析 (一)本課時教學內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節
電流,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1.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十一章 第四節 電流(二)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關系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時是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設計的教學內容。已經學習了串、并聯電路的識別,電流的形成、電流方向、符號、單位及電流的測量電流表的正確使用方法等基礎知識,所以這節課學習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關系順理成章。本課時是學生探究實驗課。體現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相結合的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并將實驗與多媒體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
電流,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1.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4. 電流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的符號是I。知道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 2、知道電源外部的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3、知道電流的國際單位是安培,符號為A ,會進行安培、毫安、微安之間的單位換算。 4、了解一些覺的用電器的電流值。 5、知道電流表的作用、符號,能夠辨認表盤量程和最小值的分度值。 6、能夠獨立操作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
電流,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1.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電流 學 科 物理 課 題 電流 教學 內容 分析 電流是在電荷的基礎上進行的新的課程,是從靜電到動電的過度的課程。 學情 分析 學生已經對電學有了了解,但是電學知識較少,是起步階段。 教學 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流是怎樣形成的 2、知道電流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3、會使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2、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情感
電流,北師大,九年級,物理,11.4,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十六章 電流做功與電功率 一、電功率 1、電功率是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國際制單位的主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常用單位有千瓦(kW)。1kW = 103W 。電功率的定義為:用電器在1秒內消耗的電能。 2、電功率與電能、時間的關系: P=W/t 在使用時,單位要統一,單位有兩種可用:(1)、電功率用瓦(W),電能用焦耳(J),時間用秒(S);(2)、電功率用千瓦(kW
滬科版,九年級,一冊,物理,第十六,電流,做功,電功率,知識點
課時作業(二十一) 電流做功的快慢 (30分鐘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一臺電風扇的電功率是60 W,它表示() A.1 s內消耗60 W的電能 B.1 s有60 J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C.1 s內消耗的電能是60 J D.電流在1 s內消耗的電能是60 W/s 2.下列家用電器正常工作時,電功率最大的是() A.空調B.電扇C.電視機D.手電筒 3.(2
滬科版,九年級,一冊,物理,同步,課時,練習題,16.2,電流,做功,快慢,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二十) 電流做功 (30分鐘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下列各物理量單位中,屬于電功單位的是() A.安培B.伏特C.焦耳D.歐姆 2.(2012湘潭中考)下列家用電器中,主要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A.微波爐B.電熨斗C.電風扇D.電視機 3.甲、乙兩用電器并聯后接在某一電源上,在相等時間內,電流通過甲所做的功比乙的多,說明() A.通過甲的
滬科版,九年級,一冊,物理,同步,課時,練習題,16.1,電流,做功,答案,解析
16-2電流做功的快慢 教材分析 電流做功的快慢是滬科版九年級第十五章第二節,是繼電流、電阻、電壓、電功之后學生學習的又一個電學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電器銘牌上一個重要的指標。本節內容,既是對電能知識的深化、具體化,又為本章第三節“測量電功率”的學習作理論上的準備。 “電流做功的快慢”由8年級所學過的機械功率的知識來定義電功率。再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得出電功率的表達式。接著介紹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電流做功的快慢,滬科版,九年級,物理,16.2,電流,做功,快慢,教案,老師,重慶,省級
單元綜合檢測 (第十六章) (45分鐘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如圖所示,下列用電器的額定功率最接近10 W的是() 2.一個燈泡的燈絲燒斷了,把斷了的燈絲搭在一起,燈泡會更亮,這是因為 () A.燈絲電阻變小,實際功率變大 B.燈絲電阻變大,實際功率變大 C.燈絲電阻變大,實際功率變小 D.燈絲電阻變小,實際功率變小 3.(2012涼山中考)兩個電阻R
九年級,物理,電流,做功,電功率,測試,答案
第一節 電流做功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能的單位是焦耳(J),另一個單位是千瓦時(kWh)。 2、學會使用家庭電能表,能利用電能表做簡單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電能表的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初步的綜合能力。 2、通過電能表的應用,培養學生用理論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電能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充分認識電能的
滬科版九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6章第一節,電流做功,教案,滬科版,九年級,一冊,物理,16,第一節,電流,做功
第十六章 電流做功與電功率 電流、電功與電功率是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具有綜合性強、定量規律多、探究內容多等特點.本章內容包括電功和電能、電功的測量、電功率、測量小燈泡的功率、電流的熱效應等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電流、電壓、電阻、歐姆定律等內容和學會使用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基礎上學習的. 本章共分4節: 1.第1節“電流做功”,本節先從生活中電燈、電視、電扇等消耗電能的事例來引入
滬科版九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6章第一節,電流做功,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九年級,一冊,物理,16,第一節,電流,做功,教案,教學,反思
16.1 電流做功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 電流做功 課時 (兩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 物理 九年級全一冊 上??萍汲霭嫔?第十六單元 第一節118119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電流可以做功及電功的定義。 (2)理解電流做功的實質及消耗的電能、轉化的其他形式能與電流做功的關系。 (3)掌握電流做功的多少與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用控
電流做功,滬科版,九年級,物理,16.1,電流,做功,教案,老師,重慶,部級
第一節 電流做功 理論指導 1、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能,能簡單描述電能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2、認識電流做功的相關因素。 3、會讀家用電能表,能通過電能表計算電費。 內容分析 電功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電功公式是電學必須掌握的公式之一,又是第十六章的開首篇,后面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電功公式導出。所以本節在初中物理知識
電流做功,滬科版,九年級,物理,16.1,電流,做功,教案,老師,安徽,省級
第十六章電流做功與電功率 第一節 電流做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從能的轉化角度認識電能,能描述電能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2.認識電流做功的相關因素;會利用電功的計算W=UIt進行簡單計算和知道電功的單位。 3.會讀家用電能表、會計算電費。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電流作功的相關因素。 2.會用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研究物理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
電流做功,滬科版,九年級,物理,16.1,電流,做功,教案,老師,福建,省級
1 / 6 電 功 【設計思路】 電功是繼電流、電阻、電壓之后學生學習的又一個電學基本概念。 本節內容,既是對電能知識體驗的深化和具體化,又讓學生體驗科學探 究的各個環節,同時為本章“電功率”的學習打下基礎,為電學的綜合 計算及應用作好鋪墊,對學生今后理解電能在生活中的應用意義重大。 本節課以學生為主體,采用科學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讓信 息技術與課程全面融合。 【教學流程】 一、學習目
電流做功,滬科版,九年級,物理,16.1,電流,做功,教案,老師,河南,部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