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重學生對概念的自主建構。讓學生在充分地經歷、體驗、探索中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把“千克”與“克”這兩個質量單位放在一起進行教學,并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認知和建構,形成清晰的概念。事實證明,學生只要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1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千克,認識,教學,反思
1.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不斷產生驚喜。要經常評價學生、鼓勵學生,給學生以自信。在教學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學生的發言,熱情鼓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心與心、情與情的真誠交流。 2.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組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1 混合運算順序,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混合,運算,順序,教學,反思
1.復習時,采用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復習中去,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教學中,要善于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可以是有“疑”而問,使學生消除疑慮,形成清晰的認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8 練習十九,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練習,十九,教學,反思
1.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傾聽、提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倡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發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2 練習二十二,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練習,十二,教學,反思
1.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提高感性認識,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 2.給學生創造自由度較大的學習空間與時間。教師敢于放手,讓學生體會知識的發展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1 認識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認識,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
1.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滲透軸對稱圖形的本質特征,進一步鞏固對平移、軸對稱等圖形變換的認識。 2.在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提高審美鑒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小小設計師,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小小,設計師,教學,反思
1.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動手擺,并且在分東西的活動中,形成對余數的認知,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余數、有余數除法的概念。 2.在小組活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還有剩余的情況,使學生初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1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認識,余數,除法,教學,反思
我們知道真正的數學學習不僅是對于外部所授予知識的接受,還是主體的主動建構。所以在教學中需要教師講得少,學生說得較多。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讓學生把思考過程和結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5 練習十五,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練習,十五,教學,反思
1.分的數量比較多時,一次分得一樣多對學生來說是有困難的,需要通過多分幾次來分步完成。促使學生在平均分的過程中體會不同的分法。 2.通過變式練習,發現學生不同的解題思路、方法或答案。變式練習是提高數學練習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3 練習二,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練習,教學,反思
1.變教師講解為學生自主表達,化被動為主動,表面看是說給老師聽,實際學生講述的時候已經在不經意間經歷了一個猜測、推理的過程,達到了師生互動的目的。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開心,同時收獲了知識與情感。 2.適當的練習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1 簡單的推理,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簡單,推理,教學,反思
2 簡單的計算 第一課時 1.整個教學過程,貫穿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條主線,教學環節環環相扣,都是為了給學生創造機會,把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去。 2.老師力爭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簡單的計算,第一課時,教學反思,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簡單,計算,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1.給學生創造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置身于現實的情境之中,引導學生選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不僅使學生初步認識了除法應用題的基本結構,還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信心。 2.讓學生經歷發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8 解決問題 練習五,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解決問題,練習,教學,反思
學生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通過這節課的回憶,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構建知識網絡。注意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乘法口訣運用的情況,有效督促學生進行階段性的復習鞏固。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4 整理和復習 練習十,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整理,復習,練習,教學,反思
1.前面大量的平均分活動,是在學生不知道除法的情況下,從生活經驗出發,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決除法問題。學生從中積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經驗,為本節課認識除法做好了準備。除法的本質就是平均分。本節課就是如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4 初步認識除法,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初步,認識,除法,教學,反思
數學問題應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已有知識,讓學生初步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本課引入部分,采取引導學生讀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和鐵路橋的長度,使學生體會生活中的大數,體會認識大數的必要性。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4 萬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以內,認識,教學,反思
在較好地掌握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進行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運算順序,又能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但是在具體的計算過程中,因粗心等原因會導致結果不正確,因此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3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解決問題,教學,反思
1.設計平均分的情境,通過小數目“分一分”的操作活動,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意義。平均分的圖形表示對平均分具體操作過程的概括,能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 2.結合“分蘋果”“分果凍”的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2 平均分二,教學反思,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平均,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知識總結 一、地球表面的地形 1. 地球表面上常見的地形有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山地。 2. 地球上的海洋多,陸地少。 3. 中國的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 4. 地形的特點 地形 特點 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教科版,小學,科學,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知識,總結
2021年秋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知識點整理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 2.1.地球的表面 1.地球表面并不是平坦光滑的,主要分為陸地和海洋,它的一部分被水淹沒著,成為海洋,世界海洋面積約為3.6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71%;另一部分露出水面,形成陸地,地球陸地面積1.49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29%。 2.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全球大陸共有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
2021,新教,科學,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地球表面,變化,知識點,整理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地球表面的地形同步練習 1、我國地形主要有 、 、 、 、 。 其中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是 。 答案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解析解答我國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同步,訓練,地球表面,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