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 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 林景武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三年級下冊“太陽、地球和月球”單元的第6課。關于地球形狀的認識,人類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從“天圓地方”假說,到麥哲倫航海旅行
地球的形狀,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地球,形狀,教學,設計
6.地球的形狀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知道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2.能夠收集有關地球的資料并提出關于地球形狀的一些問題。 3.經歷模擬實驗,培養細致、認真的觀察記錄能力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3.6.地球的形狀,教案+反思,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3.6,地球,形狀,教案,反思
2 地球表面的變化 本單元中的“地球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態,簡稱地形,又稱地貌。地球表面的形態是復雜多樣的,也是不斷變化的。本單元主要指導學生認識地球表面常見的地形及其變化的原因。屬于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的“地球與宇宙”中“地表及變化”的范疇。 地球表面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其形成的原因也非常復雜,為了讓學生理解影響地球表面地形變化的因素,教材的編排循序漸進,貼近五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1,地球的表面,教案含教學反思,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1,地球,表面,教案,教學,反思
9.地球的表面 【教材分析】 本課是單元起始課,意在指導學生觀察描述地球表面五種陸地地形的特點,嘗試運用身邊材料制作地形模型來表現地形特點,持續提高學生科學描述的能力及設計與物化模型的能力。本課內容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認識地球表面陸地地形特點。先借助摸政區地球儀和地形地球儀讓學生感受地球并不是一個光滑球體,它的表面高低起伏,有陸地和海洋兩種表現形式。再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地球的表面,2021,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地球,表面,教案
3.4簡單幾何體的表面展開圖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 知道什么是直棱柱的表面展開圖; 2. 能畫出立方體的各種表面展開圖; 3. 會利用直棱柱表面展開圖進行相關計算. 教學重點立方體的表面展開圖 教學難點利用直棱柱的
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視圖,表面,展開,3.4,簡單,幾何體,教案,新版,浙教版
3.4 第1課時 棱柱的表面展開圖 一、選擇題 1如圖是一個正方體,則它的表面展開圖可以是 2如圖是某個幾何體的表面展開圖,則該幾何體是 A三棱柱 B圓錐 C四棱柱 D圓柱 3
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視圖,表面,展開,3.4,簡單,幾何體,作業,設計,新版,浙教版
地球和地球儀說課稿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間的一顆普通的行星,是人類之家。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本初子午線和赤道,知道經線和緯線的特征及經度和緯度的分布規律,知道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的劃分方法,記住東西兩半球和南北兩半球的劃分方法。 能力目標: 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赤道、兩極、南北半球、東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線;了解經緯網在實際生
地球和地球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球,地球儀,說課稿
地球和地球儀教學反思 地球和地球儀位于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第一節,地理課程標準對此節的要求是“了解地球和地球儀的相關知識,運用相關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運用地球儀,比較歸納緯線和經線,緯度和經度的特點,熟練地利用經緯網確定某一點的位置。”也就是說讓學生自己拿著地球儀,觀察經緯線的特點,發現且歸納經緯度的劃分,以及經緯網的定位方法。 地球和地球儀是進行地理學習的基礎內容,其中經緯度的變化規律及經緯網確
地球和地球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球,地球儀,教學,反思
專題1地球和地球儀 1. 地理活動課上,小輝制作了一個簡易地球儀。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小輝制作的簡易地球儀中,我們能獲得的信息是( ) A.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B. 沿
中考,地理,知識點,突破,專題,地球,地球儀,解析
地球的表面 【教材簡析】 本課是五年級上冊地球表面的變化單元第1課。作為單元的起始課,本課為整個單元的學習起到“奠定知識基礎,提供思維線索”的作用。首先,教科書提供了世界地形圖、我國的地形圖以及各種典型地形地貌的圖片,引導學生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進行觀察,學習描述地形的特點,對地表的各種形態進行初步的認知。學生感嘆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同時,進一步思考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并結合已有認知作出猜
地球的表面,教科版,2017,年級,科學,上冊,教案,2.1,地球,表面
2021年秋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知識點整理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 2.1.地球的表面 1.地球表面并不是平坦光滑的,主要分為陸地和海洋,它的一部分被水淹沒著,成為海洋,世界海洋面積約為3.6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71%;另一部分露出水面,形成陸地,地球陸地面積1.49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29%。 2.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全球大陸共有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
2021,新教,科學,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地球表面,變化,知識點,整理
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知識總結 一、地球表面的地形 1. 地球表面上常見的地形有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山地。 2. 地球上的海洋多,陸地少。 3. 中國的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 4. 地形的特點 地形 特點 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教科版,小學,科學,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知識,總結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地球表面的地形同步練習 1、我國地形主要有 、 、 、 、 。 其中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是 。 答案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解析解答我國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同步,訓練,地球表面,地形
地球的形狀你怎么知道地球形狀的如果沒有高科技,我們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狀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地球的形狀太陽、地球和月球單元第6課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聚焦聚焦問題太陽和月球是兩個星球,它們的形狀都是球
地球的形狀,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地球,形狀,教學,課件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第1課時 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樣子的? 地球現有的面貌是本來就有的嗎?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地形地球儀,表示地形的地球模型,藍色:海洋 綠色:平原 黃色:低山、丘陵 棕褐色:山地、高原 淺紫色:積雪、冰川,觀察地形地球儀,描述地球表面的樣子,用分層設色法著上深淺不同的藍色,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綠色越濃,表示地勢越低;棕褐色越深,表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1地球的表面,課件17張PPT,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1,地球,表面,課件,17,PPT
新知導入,地表的變遷 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當然是喜馬拉雅山呀!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什么洋? 當然是太平洋啊! 那喜馬拉雅山上 怎么會出現 海洋生物化石呢?,蘇教版 五年級上,地球的表面,新知講解,認識兩種地球儀,1、認識地球儀。 地球儀,即地球的模型。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在地球儀上設有長度、面積和方向、形狀的變形,所以從地球儀上觀察
2021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9地球的表面,課件,2021,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的變化,教科版五年級上冊,1.地球的表面,聚焦,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地球表面的面貌?,(1)大自然的力量,比如風、雨、 地震、泥石流等。 (2)地質力量。 (3)重力。,聚焦,生物和人類的活動對地球表面會造成影響嗎?,(1)會造成影響,比如亂砍 濫伐、排放污水等。 (2)會造成影響,比如人類 修建高樓大廈。 (3)生物和人類的活動都會 對地球表面造成影響。,你們對地球了解嗎? 地球表面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2.1,地球的表面共20張PPT,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2.1,地球,表面,20,PPT
教學課件數學九年級下冊浙教版第3章三視圖與表面展開圖3.4簡單幾何體的表面展開圖第1課時杜登尼Dudeney1857-1930年是19世紀英國知名的謎題創作者“蜘蛛和蒼蠅”問題最早出現在1903年的英國報紙上,它是杜登尼最
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視圖,表面,展開,3.4,簡單,幾何體,教學,課件,新版,浙教版
1.地球的表面,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樣子的? 地球現有的面貌是本來就有的嗎?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一、聚焦,二、探索,活動一 觀察世界地形圖,描述地球表面的樣子。,高低不平,復雜多樣,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可以劃分為陸地和海洋兩大地理單元。陸地面積約1.49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的29%;海洋面積約為3.61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的71%。地球上海陸分布是不均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2-1地球的表面,-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地球,表面,課件
第二單元,1.地球的表面,目 錄,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樣子的? 地球現有的面貌是本來就有的嗎?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變成了現在的樣子?,1.觀察世界地形圖,從整體了解 地球表面的樣子。,地球表面由陸地和海洋組成。但每塊陸地又有不同的地形特點。地球表面,除了前概念當中一般認識的巖土環境,還包括人類圈、水圈等復雜的環境系統。,2.認識陸地的地形地貌。,(1)觀察我國的地形圖,了 解我
地球的表面,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1,地球,表面,教學,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