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教學思路 新課程改革的特點之一是培養學生以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為基礎的“探究式”學習方式,改變過去的死記硬背、機械接受的學習方式。因此,本節課程設計特別注意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抓住學生對地球和地球儀的好奇心理,讓其在自覺的“動手”和“動口”過程中掌握知識要點,在“發現”中獲得地理興趣從而不斷地主動學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地球的形狀及大小;認識地球儀,并能識別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1章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節,地球,地球儀,教案
6.4來自地球的力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課標要求:了解重力 來自地球的力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五章第四節的內容,也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它在力學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于基礎的地位。本節課主要通過實驗探究,采用引導發現、直觀演示、講解法,使學生認識到重力的存在,了解重力產生的原因;然后通過學生的探究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4來自地球的力,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4,來自,地球
地球宇宙的奇跡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科教版科學五下環境與我們單元的第一課,即是單元的起始課。本節課從宏觀入手,感知地球是人類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宇宙的奇跡。本節課聚焦問題“地球有什么獨特之處?它為人類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條件?”,引導學生思考、歸納、梳理生命生存的必要條件。探索環節,通過資料、視頻、繪圖等形式幫助學生形象化的表達生命生存的必要條件,了解地球的四大圈大
地球—宇宙的奇跡,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3.1,地球,宇宙,奇跡,教案
4.3證明地球在自轉練習 一、填空題 1、實驗證明擺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2、我們現在已能通過_______等觀測到地球確實在自轉。 3、“日心說”發表300年后,傅科用實驗證實了________。 4、“______”作為地球自轉的有力證據,現已為世界所公認。 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1、地球自轉不能直接觀察到,但實驗可以證明。( ) 2、擺錘越重,擺的時間越長
證明地球在自轉,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3,證明,地球,自轉,練習題,答案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4.3證明地球在自轉教學設計 課題 證明地球在自轉 單元 4 學科 科學 年級 5 學習 目標 科學知識 1、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2、“科擺”擺動后,地面的刻度盤會與擺的擺動方向發生偏移,這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科學探索 1、通過擺的實驗探究,了解擺的特點,并借此理解“傅科擺”的原理 2、通過提供的有關“傅科擺”的資料,理解人類是如何直接證明地球在自轉的 科學態度 1
證明地球在自轉,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3,證明,地球,自轉,教案,表格
第四單元 地球的運動 第3課時 證明地球在自轉 教學目的 1、知道擺具有擺動方向保持不變的特點。 2、制作一個簡易的“傅科”擺,知道“傅科”擺擺動后,與地面的刻度盤會發生“偏移”。 3、用收集到的證據來解釋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第3課時,證明地球在自轉,教案,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課時,證明,地球,自轉
第2節 地球的自轉 1如果地球的自轉忽快忽慢,結果會導致 A. 不再有四季更替現象 B. 每個晝夜的時間長短不一 C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現象消失 D晝夜更替一定更慢 2有關晨昏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晨昏圈與經
初中,科學,年級,下冊,地球,宇宙,自轉,作業,設計,新版,浙教版,20200224159
地球的自轉 課題 4.2地球的自轉 時間 教學 目標 1.了解地球自轉特征,知道地球自轉方向。 2.了解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知道晨昏線(圈)的含義和晝夜交替周期。 3.能用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及其產生的晝夜
初中,科學,年級,下冊,地球,宇宙,自轉,教案,新版,浙教版,20200222262
粵教粵科版科學五年級18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晝夜與地球自轉 單元 三 學科 科學 年級 五 學習 目標 科學知識 1、知道地球自轉是晝夜交替現象產生的原因; 2、知道地球自轉的方式和方向。 科學探究 1、能提出幾種地
晝夜與地球自轉,粵教粵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18,晝夜,地球,自轉,教案
4.2晝夜與地球自轉 1、 填空題。 1、我們看到日月星辰( ),晝夜交替。 2、天體東升西落是由于地球( )形成的。 3、不同地區的日出時間可能( )。 4、當地軸與光線基本( )時,就會形成晝夜交替現象。 5、地
晝夜與地球自轉,粵教粵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18,晝夜,地球,自轉,練習題,答案
地球和地球儀說課稿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間的一顆普通的行星,是人類之家。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本初子午線和赤道,知道經線和緯線的特征及經度和緯度的分布規律,知道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的劃分方法,記住東西兩半球和南北兩半球的劃分方法。 能力目標: 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赤道、兩極、南北半球、東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線;了解經緯網在實際生
地球和地球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球,地球儀,說課稿
地球和地球儀教學反思 地球和地球儀位于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第一節,地理課程標準對此節的要求是“了解地球和地球儀的相關知識,運用相關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運用地球儀,比較歸納緯線和經線,緯度和經度的特點,熟練地利用經緯網確定某一點的位置。”也就是說讓學生自己拿著地球儀,觀察經緯線的特點,發現且歸納經緯度的劃分,以及經緯網的定位方法。 地球和地球儀是進行地理學習的基礎內容,其中經緯度的變化規律及經緯網確
地球和地球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球,地球儀,教學,反思
專題1地球和地球儀 1. 地理活動課上,小輝制作了一個簡易地球儀。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小輝制作的簡易地球儀中,我們能獲得的信息是( ) A.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B. 沿
中考,地理,知識點,突破,專題,地球,地球儀,解析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三節證明地球在自轉同步訓練 一、判斷題 1、傅科擺利用了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證明了地球在自轉。( ) 答案 正確 解析解答傅科曾做過一個神奇的實驗,擺擺動起來,隨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同步,訓練,證明,地球,自轉
專題2地球的自轉 1. 地球繞著地軸旋轉,叫做地球的自轉。地球的自轉周期是( ) A. 24小時 B. 7天 C. 30天
中考,地理,知識點,突破,專題,地球,自轉,解析
八年級地理上冊,中圖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想一想:是什么物體在動?,運動是相對的,以地球為參照物,太陽是運動的,學習目標 1.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轉。 2.用地理現象說明地球自轉。 3.通過了解地球是不斷運動著的,掌握地球自 轉的規律及產生的地理現象。 教學重難點: 地球自轉的規律及產生的地理現象。,閱讀課本P4P5頁,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并在課本中勾畫。(5分鐘) 1.地球繞
中圖版八年級上冊地理,1.1,地球的自轉與公轉,課件共25張PPT,圖版,年級,上冊,地理,地球,自轉,公轉,課件,25,PPT
晝夜與地球自轉粵教粵科版五年級下課前問答為了便于了解地球,人們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它叫什么思考地球儀。晝夜半球是如何分布的晝夜半球是按照東西分布的。地球儀思考1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在用望遠鏡觀察星空。2天
晝夜與地球自轉,粵教粵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4.18,晝夜,地球,自轉,教學,課件
證明地球在自轉,科學教科版 五年級下,新知導入,哥白尼認為地球在自轉。可人們一開始就對這一觀點表示懷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哥白尼認為地球在自轉的理由是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無限大的天穹在旋轉,而地球不動,實在不可想象。,這時他的一種思維推斷,沒有足夠的證據叫人相信,而且也沒有人觀察到地球在自轉。,新知導入,可前人是怎樣通過實驗來證明地球在自轉的呢?,現在,我們能觀測到地球在自轉嗎?,人造
證明地球在自轉,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證明,地球,自轉,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