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地球、月球與太陽 5地球 教學目標 1.知道人類生活在一個巨大的球形天體上,知道地球大小、海陸分布等基本信息。 2.閱讀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科學史資料,知道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經歷了從簡單直觀的想象到根據經驗、事實進行推測,最后通過實踐證實的過程,體會隨著經驗和實踐的深入,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 教學重點 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歷程。 教學難點 將“地球是球形”的常識回溯到歷史情
2021,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地球,教案
18地球上的水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地球上的水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四學制)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水的三態變化單元的第一課,建議兩課時完成。本節課以地球上的水體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區別不同類型的水體、比較海洋和陸地的面積、體驗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等活動,讓學生對地球上的水體有一個初步了解,初步認識水圈這一地球圈層。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從地球上的水的分布情況和可利用的淡水資源現狀引入本節
地球上的水,青島,三年級,上冊,科學,18.,地球,教學,設計
5.地球 【課標落實】 一、本課通過一系列閱讀、探究、實驗、觀察、討論交流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中年段的課程目標。 科學知識: 知道地球的運動特征,知道與地球有關的一些自然現象是有規律的。 科學探究: 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儀器,觀察并描述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 在教師引導下,能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示符號、統計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陳述證據和結果。
地球、月球和太陽,蘇教版,小學,科學,第二,單元,地球,月球,太陽,網格,教案
5.地球 【課標落實】 一、本課通過一系列閱讀、探究、實驗、觀察、討論交流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中年段的課程目標。 科學知識: 知道地球的運動特征,知道與地球有關的一些自然現象是有規律的。 科學探究: 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的工具、儀器,觀察并描述對象的外部形態特征及現象。 在教師引導下,能用比較科學的詞匯、圖示符號、統計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陳述證據和結果。
地球、月球和太陽,蘇教版,小學,科學,第二,單元,地球,月球,太陽,平鋪,教案
地球教學案例 1、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2單元“地球、月球與太陽”中的第一課。 本課有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歷程,從天圓地方到一些生活現象的分析猜測最后給出亞里士多德的推測“地球是球形物體”。第二部分是思考古人的理論是否合理。思考一是在球面和平面上模擬帆船進港和出港情況,從感受生活現象中思考地球的形狀。思考二是在地球儀上模擬麥哲倫環球航行。第三部分是閱讀資料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地球,教學設計,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地球,教學,設計
課題:地球引力 教學時間: 課時 教材分析: 本節課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引領,思考物體落地的原因,接下來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探究推理結論的過程, 認識地球引力,最后通過交流探討,感受地球引力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從思考“熟透的蘋果為什么會落地,潺潺溪水為什么會流向低處”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并提示學生準備曲別針、細線、透明膠帶、磁鐵、剪刀等材料,為接下來的探究活動做好
青島版六三學制五年級上冊科學12.地球引力,教案,青島,學制,年級,上冊,科學,12.,地球,引力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單元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第1課時教案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經緯網定位的學習是地理學的基礎,也是地球和空間科學的基礎,歷來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重點。本節課的學習,通過“讓學生感知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大致過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有關科學史的教育”外,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通過對地球儀反復觀察運用及經緯網的學習,樹立地球上空間概念的“骨架
地球和地球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第一節,地球,地球儀,課時,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單元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第2課時教案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經緯網定位的學習是地理學的基礎,也是地球和空間科學的基礎,歷來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重點。本節課的學習,通過“讓學生感知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大致過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有關科學史的教育”外,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通過對地球儀反復觀察運用及經緯網的學習,樹立地球上空間概念的“骨架
地球和地球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第一節,地球,地球儀,課時,教案
地球的運動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地球的運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的課文,本節的內容有:地球的自轉;地球的公轉。 2、編排意圖及前后聯系 這節內容是繼第1節“地球和地球儀”之后編排的,這樣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而使學生從靜態到動態的認識地球,形成完整的認識。并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3、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4、課時安排 本節內容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
地球的運動,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球,運動,說課稿
地球和地球儀說課稿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間的一顆普通的行星,是人類之家。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本初子午線和赤道,知道經線和緯線的特征及經度和緯度的分布規律,知道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的劃分方法,記住東西兩半球和南北兩半球的劃分方法。 能力目標: 初步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赤道、兩極、南北半球、東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線;了解經緯網在實際生
地球和地球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球,地球儀,說課稿
地球和地球儀教學反思 地球和地球儀位于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第一節,地理課程標準對此節的要求是“了解地球和地球儀的相關知識,運用相關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運用地球儀,比較歸納緯線和經線,緯度和經度的特點,熟練地利用經緯網確定某一點的位置。”也就是說讓學生自己拿著地球儀,觀察經緯線的特點,發現且歸納經緯度的劃分,以及經緯網的定位方法。 地球和地球儀是進行地理學習的基礎內容,其中經緯度的變化規律及經緯網確
地球和地球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球,地球儀,教學,反思
專題1地球和地球儀 1. 地理活動課上,小輝制作了一個簡易地球儀。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小輝制作的簡易地球儀中,我們能獲得的信息是( ) A.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B. 沿
中考,地理,知識點,突破,專題,地球,地球儀,解析
18.地球上的水,青島版小學科學 三年級上冊配套課件 (五四學制),活動準備,活動準備,護城河, 小清河,大明湖,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河流是陸地表面較大的天然水流。,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湖泊是被陸地圍著的大片積聚起來的水。,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水體是水的集合體。 河流和湖泊屬于水體。,活動過程,其他類型的水體,活動過程,陸地上水體包括江、河、湖、冰川、積雪、水庫、池塘等。,活動過程,認識
地球上的水,青島,三年級,上冊,科學,18.,地球,教學,課件
第2單元 地球、月球與太陽 5. 地球,新知導入,同學們,你們使用過微信嗎?,微信的啟動畫面 當你打開微信的時候,一個孤獨的小人,面對巨大的地球站在那里。,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船員所拍攝的著名地球照片。當時太空船正運行至距離地球45000千米(28000英里)之處。,新知導入,如果沒有高科技,我們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狀?,最初人們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樣的?,古代中國人:天圓地方(蓋天說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地球,課件,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地球
1.地球的表面,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樣子的? 地球現有的面貌是本來就有的嗎?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一、聚焦,二、探索,活動一 觀察世界地形圖,描述地球表面的樣子。,高低不平,復雜多樣,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可以劃分為陸地和海洋兩大地理單元。陸地面積約1.49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的29%;海洋面積約為3.61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的71%。地球上海陸分布是不均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2-1地球的表面,-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地球,表面,課件
2.地球的結構,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我們現在看到的地球表面與地球的構造有關。地球的內部結構是什么樣的呢?,一、聚焦,地球內部的結構與我們看到的地球表面是完全不同的。,二、探索,活動一 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殼,是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由巖石組成,厚度各處不一樣,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為35千米,大洋地殼平均厚度為7千米。,地幔,位于地殼以下地核之上,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頂部和地殼 一起合稱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地球,結構,課件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地球與地圖,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第2課時),情景導入,情景導入,經度:104E,緯度:31N,一起開啟探索之旅吧!,經線,緯線,新知探究,活動一:探緯線和緯度,你知道緯線是怎樣定義的嗎?,赤道是一條十分重要的緯線。,新知探究,小組合作:探究緯線的特點,新知探究,整理歸納:緯線的特點,圓圈,赤道最長,由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東西方向,無數條,平行,新知探究,赤道紀念碑
地球和地球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球,地球儀,課時,課件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地球與地圖,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第1課時),情景導入,新知探究,活動一:探形狀知大小,新知探究,早期的“蓋天說” 認為天圓 地方,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穹隆狀的天覆蓋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新知探究,人們根據太陽、月亮的形狀,推測地球也是個球體,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新知探究,麥哲倫環球航行,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經過長達3年的十
地球和地球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球,地球儀,課時,課件
上一半,下一半, 中間有線看不見, 兩頭寒,中間熱, 一天一夜轉一圈。,猜謎語,地球是圓的嗎?,怎樣知道地球的大小呢?,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重點) 能夠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表面積等相關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重點) 運用地球儀,知道經線和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并能夠比較和歸納經線和緯線、經度與緯度的特點。(重點) 能夠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某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第1章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課件,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地輿,第一節,地球,以及,地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