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感知本領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基礎性課程。通過小學科學課程的學習,能夠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初步了解與小學生認知水平相適應的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培養提問的習慣,初步學習觀察、比較等方法,能夠利用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初步理解身邊自然現象和解決某些實際問題;為今后的學習、生活以及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理論依據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9,動物的感知本領-教案2,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9,動物,感知,本領,教案
9、動物的感知本領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列舉多種動物的感覺器官及其感知本領,認識到動物可以通過眼、耳、鼻等感知環境。 2.能通過查閱資料或訪,了解更多動物的感知本領。 3.在教師指導下,能就動物的感知本領與同學開展討論和交流。 4.在交流活動中愿意傾聽和分享信息。 5.初步了解動物對人類的重發性,具有保護身邊動物的意識并能付諸行動。 二、教學內容 本課是觀察小動物單元的最后一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9,動物的感知本領-教案1,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9,動物,感知,本領,教案
動物的感知本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各種動物感知環境的特殊本領。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相互交流,通過交流來提取關鍵信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通過了解動物的特殊感知本領來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9,動物的感知本領教案,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動物,感知,本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