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 杠桿的平衡條件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杠桿,能從常見的工具中辨認出杠桿。 2、知道有關杠桿的一些名詞術語,理解力臂的概念,會畫杠桿的力臂。 3、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并能用來解決簡單的問題。 二、教具:杠桿、支架、鉤碼、尺、線等 三、復習 請畫出下面點到線的距離。(學生板演) 四、導入 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棍,我就能搬動地球”你知道這句話中的道
滬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1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1,科學,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第10章 機械與人 第一節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教學設計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取自于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章第一節。杠桿是一種重要的簡單機械,它在生活和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好這部分知識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同時也是學習滑輪、輪軸等其他一些簡單機械的基礎教材通過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具,經過科學抽象出杠桿的概念,初步體會物理教學中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并通過實驗探究出杠桿的
杠桿的平衡條件,滬科版八,年級,物理,10.1,杠桿,平衡,條件,教案,陳老師,貴州,部級
教學設計 教學準備: 教師:PPT課件、多媒體投影、實物展臺、不銹鋼鋼管套裝、蹺蹺板組合 學生: 瓶蓋起子、尖嘴鉗、瓶裝飲料、夾盤器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引入新課 演示實驗: 金箍棒提水 學生參與其中,認真觀察。 從有趣的演示實驗引入,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杠桿可以將力進行“放大”或“縮小”。由此不難總結杠桿的本質:杠桿是對力進行放大或縮
杠桿的平衡條件,滬科版八,年級,物理,10.1,杠桿,平衡,條件,教案,老師,山東,部級
第十章機械與人 第一節科學探究: 杠桿的平衡條件 教 材 解 讀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力和運動以及重力、彈力、摩擦力之后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既可以對前面學過的力的概念和二力平衡有所鞏固和加深,又可以對其他簡單機械以及功和能的學習打下基礎,從教材的整體結構來看,本節起到了聯系前后知識點的紐帶作用。杠桿是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機械,引導學生用科學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桿的概念;尤
杠桿的平衡條件,滬科版八,年級,物理,10.1,杠桿,平衡,條件,教案,老師,福建,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