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中插入圖片 一、教材分析 此課是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試驗區實驗教材,佛山市順德區教學研究室編寫的小學四年級信息技術第六課內容在作文中插入圖片。在學生已掌握了WORD文字的輸入、字體、段落調整等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學習如何在WORD中插入圖片,實現圖文混排,操作性技能較強。 二、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WORD文字處理已有了基本的認識,但在文檔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方面還有欠缺,還需要想辦
新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6,在作文中插入圖片,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6,文中,插入,圖片
第三課 制作漫畫 教材 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 課題 制作漫畫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熟練掌握插入“自選圖形”以及設置格式的方法; 2、 深刻領會用繪圖工具欄中的“自選圖形”繪制云形標注的方法; 3、 靈活運用調整自選圖形位置、大小的調整技巧。 過程與方法 1、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小組合作為輔,掌握插入云形標注的方法,并制作成漫畫。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實踐探究能力和協作
新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3,制作漫畫,教案表格式,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3,制作,漫畫,教案,表格
第四課 制作電子小報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進一步熟悉并能靈活運用在word中插入圖片、藝術字、文本框的技巧。 2、 通過電子小報的制作,了解電子小報的一般表現形式。 3、 發揮學生的設計才能和創意,并學會從多個角度來評價電子作品。 過程與方法: 通過綜合練習,掌握利用文檔中插入各種不同的對象,如圖片、藝術字、文本框等,掌握圖文并茂展示公益主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在獲得用
新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4,制作電子小報,教案,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4,制作,電子,小報
第一課 準備編輯作文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會啟動、關閉Word; 2、認識Word窗口、會在Word中輸入文字; 4、會使用網盤保存文件。 教學目標檢測途徑 上機實踐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認識Word窗口; 2、保存Word文檔與退出; 3、認識Word窗口并了解工具欄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叮叮、咚咚看到書店里精美的作文集非常喜歡,這些作文集是怎樣出來的呢? 編輯文章需要文字
新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1,準備編輯作文,教案,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1,準備,編輯,作文
第二單元 第一課 制作課程表 一、教學目標 1、知道美化表格的一些基本常識。 2、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掌握設置表格邊框和底紋,會畫斜線表頭。 3、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要求 1表格的邊框 2表格的底紋 繪制斜線表頭 教學重點: 表格的邊框 表格的底紋 教學難點: 繪制斜線表頭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做了如下
新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1,制作課程表,教案,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1,制作,課程表
第二課 制作賀卡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l、進一步熟悉畫圖工具的操作,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 2、掌握設計、制作生日賀卡的方法,并能創作出較精美的生日賀卡; 能力目標: l、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學生通過畫圖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 2、通過生生、師生合作,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 進一步熟悉畫圖工具的操作,掌握文字
新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2,制作賀卡,教案,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2.2,制作,賀卡
第四課 讓文字多姿多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會改變文字的大小、字體和顏色 掌握在文章中插入藝術字的方法 學會改變藝術字的大小和位置 2、方法和過程目標: 在學習改變字體和顏色過程中,運用任務驅動法,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學科融合,綜合創作環節中培養學生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和審美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在學習改變字體、字號和顏色過程中,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
新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4,讓文字多姿多彩,教案,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4,文字,多姿多彩
教 案 NO:15 課 題 綜合應用(四) 授課時間 主備教師 課型 新授 課時 1 授課人 教學 目標 知識技能 掌握在幻燈片中插入剪貼畫、圖片文件、自選圖形的基本操作方法、設置自選圖形的顏色和線條;組合自選圖形 過程方法 使學生進一步領會利用遷移規律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使學生領會將新舊知識進行對比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情感態度
大連理工版四年級下冊信息技術綜合應用四,教案,大連理工,四年級,下冊,信息技術,綜合,應用
第七課 出版作文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作文集排版的一些基本要求。 技能目標: 不同Word窗口間文本的“復制”、“粘貼”。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從小積累資料與整理資料的良好習慣。學會欣賞他人,正確評價他人。 教學重點: 不同文章通過“復制”、“粘貼”合并成一個文檔。 教學難點: 文檔內容的“復制”、“粘貼”及粘貼前要指定好插入點位置。 課前準備: 教師將每位學生的作文發送到每一臺學
新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7,出版作文集,教案,世紀版,四年級,上冊,信息技術,1.7,出版,文集
第1課 信息與信息技術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信息技術教材的基礎模塊。信息很普遍,也很重要。信息是無處不在的。信息是指事物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和意義。在使用信息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就是信息技術。基于對生活的實際情況及對教材內容的分析,本課的教學設計立足于“了解”的認知層次,以感知和感受信息與信息技術為本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教材意圖通過大量的案例介紹以降低學習難度,通過活動使得內容更易于學生理解。 二
信息與信息技術,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01,信息,教學,設計
探索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術。 2.信息的特點,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3.引導學生關注網絡信息安全,讓學生文明綠色上網,及上網時應注意的事項。 教學重點 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術。 引導學生關注網絡信息安全,讓學生文明綠色上網,及上網時應注意的事項。 教學難點 信息的特點,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講授、討論 教學用具 電
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1,探索信息技術,教案,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1,探索
信息技術及其發展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主要講述信息技術的概念,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展望,共三部分內容。重點內容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讓學生知道信息技術發展的必須性和自然性;教學的難點是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展望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課本的內容缺乏生動的事例支持,如果僅以課本的文字作為教學,學生的理解定然不深刻,課堂效果也就不能很好地呈現。因此本課內容,需要在課堂中以PPT圖片例等教學輔助資源和手
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2,信息技術及其發展,教學設計,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2,及其,發展,教學,設計
出版作文集,咚咚的作文全部輸入到電腦了,現在只要給作文集設計一個封面,美化下頁面,作文集就可以出版啦!想到很快就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了,咚咚非常興奮。,一、設計版面 封面是作文集最重要的“外表”,漂亮的封面能夠激起人們閱讀的興趣。圖就是叮叮設計的封面。,一、設計版面 封面上的文字“我的作文集”是藝術字,單擊菜單【插入(I)】【圖片(P)】【藝術字(W)】可以插入藝術字。如圖所示。,一、設計版面
新世紀版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1.7出版作文集_課件12張幻燈片,世紀版,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1.7,出版,文集,課件,12,幻燈片
第一單元 走進信息技術,第2節 信息技術及其發展,川教版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通過探索信息技術對生活的影響,,了解信息和信息技術的含義,,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前 言,01,目錄,第一節,探索信息技術,第二節,信息技術及其發展,目標,目標一,了解信息技術及其發展。,目標二,了解新一代信息技術。,02,信息技術是主要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信息
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2,信息技術及其發展,課件,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2,及其,發展
探索信息技術,一、信息與信息技術,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玉石及黃金制品,傳遞著古蜀國政治及社會形態演化的重要信息。古時候,人們通過擊鼓傳信、飛鴿傳書等方式傳遞戰事的信息;現在,上課的鈴聲、路口的紅綠燈、報紙和電視上的新聞、手機上的天氣預報、網絡上的文章,都為我們傳遞著各種信息。,從以上介紹我們可以看出:,信息是普遍存在的,它具有可存儲、可加工、可傳遞的特點,什么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就是利用計算機、通
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1,探索信息技術,課件,川教版七上,信息技術,1.1,探索
三年級上冊,第1課,01,信息技術大世界,02,走進計算機樂園,03,小小鼠標動起來,04,一起玩轉小鼠標,05,我和鍵盤手拉手,06,手指鍵盤對對碰,CONTENT,目錄,07,手指鍵盤來挑戰,08,鍵盤操作小能手,09,一起上網游故宮,10,我的世界(1),11,我的世界(2),CONTENT,目錄,01,第1課時,第1頁,第1課 信息技術大世界,01,第1課時,第2頁,姓名:點點 生
信息技術大世界,重慶版,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大世界,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