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第十七課:會滾的玩具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學習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制作能力。教學重點: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設計動物的形狀 教學準備:白卡紙、彩色水筆、剪刀、膠水、沙子,瓶子或罐子 等圓柱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引入新課 1、出示范作進行滾動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第十七課,會滾的玩具,教案5,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第十七,玩具,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第十七課:會滾的玩具 授課時間:2010年 12 月 13 日 執教教師: 單元章節 課題 17會滾的玩具 課程 標準 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造的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第十七課,會滾的玩具,教案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第十七,玩具,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第十七課:會滾的玩具 課型:設計應用與綜合探索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會滾玩具的特點,培養學生折、剪、貼、畫等動手的能力。 2、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造的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合理選用廢舊材料,表現好會滾玩具的細節部分。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自選材料、自籌材料、自制玩具的能力以及如何設計造型的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第十七課,會滾的玩具,教案2,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第十七,玩具,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第十七課:會滾的玩具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學習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制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2、設計動物的形狀。 教具學具:卡紙、彩筆、剪刀、膠水、沙子,瓶子或罐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出示范作進行滾動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第十七課,會滾的玩具,教案1,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第十七,玩具,教案
課題:會滾的玩具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標新立異與積極思考。 2.啟發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造,體驗創造的樂趣。 3.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能否標新立異,大膽、積極的思考。 2.能否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造。 3.能否獨立完成作品。 教學準備: 教師:各種會爬的玩具的實物、各種紙材、剪刀、膠水、顏料等。學生:把以前美術課上學做的會搖的、會滾的玩具都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十七課 會滾的玩具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學習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制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2、設計動物的形狀。 教具學具:卡紙、彩筆、剪刀、膠水、沙子,瓶子或罐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出示范作進行滾動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2)說一說這些玩具是怎樣制成的。(讓學生自學書上的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會滾的玩具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主要是引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動的簡易玩具在游戲式的活動中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會滾的玩具的特點。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多種方式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3、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合理選用廢舊材料,表現會滾的玩具的細節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陳老師,公開,作品
會滾的玩具 教學目標:學習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制作能力。 教學重點: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設計動物的形狀 教學準備:白卡紙、彩色水筆、剪刀、膠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圓柱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引入新課 1、出示范作進行滾動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2、說一說這些玩具是怎樣制成的。(讓學生自學書上的制作示意圖) 三、指導學生制作滾動玩具 1、設計一只熊貓形象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會滾的玩具 教學目標:學習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制作能力。 教學重點: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設計動物的形狀 教學準備:白卡紙、彩色水筆、剪刀、膠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圓柱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引入新課 1、出示范作進行滾動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2、說一說這些玩具是怎樣制成的。(讓學生自學書上的制作示意圖) 三、指導學生制作滾動玩具 1、設計一只熊貓形象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第十七課:會滾的玩具 授課時間: 執教教師: 單元章節 課題 17會滾的玩具 課程 標準 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造的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積極參與制作表現的想法。 教學重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會滾的玩具 教學目標: 1、了解會滾的玩具的特點。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多種方式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3、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合理選用廢舊材料,表現會滾的玩具的細節部分。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自選材料、自籌材料、自制玩具的能力以及設計造型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課前準備易拉罐、塑料小瓶、彩色紙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造的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積極參與制作表現的想法。 學情分析 學生準備了白卡紙、彩色水筆、剪刀、膠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圓柱體。 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造的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積極參與制作表現的想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引入新課 三、指導學生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學習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制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2、設計動物的形狀。 教具學具:卡紙、彩筆、剪刀、膠水、沙子,瓶子或罐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出示范作進行滾動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2)說一說這些玩具是怎樣制成的。(讓學生自學書上的制作示意圖) 2、發展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17課會滾的玩具 教學目標:學習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制作能力。 教學重點: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設計動物的形狀 教學準備:白卡紙、彩色水筆、剪刀、膠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圓柱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引入新課 1、出示范作進行滾動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2、說一說這些玩具是怎樣制成的。(讓學生自學書上的制作示意圖) 三、指導學生制作滾動玩具 1、設計一只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十七課 會搖的玩具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啟發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造,體驗創造的樂趣。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敢于標新立異,大膽想像與積極思考。重點:學習幾種會搖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難點:讓學生掌握什么樣的結構才能使玩具搖起來。 教具學具:范例,演示工具,油畫棒,剪刀,漿糊,彩紙等。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范例欣賞激趣談話導入。二、觀察與分析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會滾的玩具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對各類能滾動物體的看、摸、玩(滾動游戲)等活動,感知滾動物體的形態及特征,并引發對滾動現象的聯想和思考。設計一個會滾動的簡易玩具,在游戲式的活動中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自主選擇材料、工具,運用各種制作方法,制作一個既漂亮又好玩的滾動玩具,并通過滾動游戲探索各種玩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自己探索、發現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會滾的玩具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主要是引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動的簡易玩具在游戲式的活動中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會滾的玩具的特點。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多種方式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3、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合理選用廢舊材料,表現會滾的玩具的細節
會滾的玩具,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美術,17,玩具,教案,師公,開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