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光的色散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了解太陽光的組成,知道白光是復色光; 2.了解光的“三基色”是紅、綠、藍及三原色的組合后的顏色; 3.知道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和透明物體的顏色的成因. 二、過程與方法 用實驗的方法體驗光的色散以及物體的顏色.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知識簡單解釋五光十色的世界,體會探索自然的快樂. 【教學重點】光的色散,物體顏色的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4章第四節,光的色散,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四,色散,教案,教學,反思
第二節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國際單位制中長度與時間的基本單位,會進行常用長度、時間單位的換算. 2.會正確使用帶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測量長度. 3.會正確使用手表或停表測量時間. 4.會正確記錄測量所得的數據,知道測量存在誤差.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學會使用刻度尺的正確方法; 2.通過對物體長度的估測,掌握估計長度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2章第二節,長度與時間的測量,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二,長度,時間,測量,教案,教學,反思
第三章 聲的世界 聲音是人們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是常見的物理現象.本章通過對聲的世界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現代技術中聲的利用以及噪聲的危害和控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是本章知識的基礎,由于環境污染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重視,因此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將成為一個新的熱門話題 本章共有3節: 1.第一節“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講述了聲音產生的原因,聲音傳播的條件,我們是怎樣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3章第一節,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一節,科學,探究,聲音,產生,傳播,教案,教學,反思
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本章從介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常見的現象開始,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和生活的興趣.本章內容包括自然界中的神奇和生活中的神奇,古文明中的科學思索和物理學的進步之階,科學知識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本章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物理教育的培養目標: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從本章可見本教材的主要目的:不僅要從知識與技能方面,而且注重從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1章第一節,走進神奇,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一節,走進,神奇,教案,教學,反思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本章介紹了力學的基礎知識,如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圖,然后進一步研究力學中最常見的力:重力、彈力和摩擦力.在認識彈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知道彈力是怎樣形成的,理解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的大小.在認識重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知道重力的由來和它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最后學習摩擦力,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知道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掌握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6章第一節,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一節,教案,教學,反思
第2課時 用天平和量筒測密度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量筒,會用量筒測液體體積和小塊不規則固體的體積. 2.進一步熟悉天平的調節和使用,能較熟練地用天平、量筒測算出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2.對利用物理公式間接測定物理量這種科學方法有感性的認識. 3.通過探究過程的體驗,使學生對測量性探究方法,從實驗原理、實驗器材的選取和使用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5章第3節第2課時,用天平和量筒測密度,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課時,天平,量筒,密度,教案,教學,反思
第一節 光的反射 第2課時 光的反射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 2.認識光反射的規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3.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 2.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見不發光的物體的. 3.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4章第1節第2課時,光的反射,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課時,反射,教案,教學,反思
第三節 快與慢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 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征 4.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5.能應用速度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6.能根據給定的信息計算平均速度. 二、過程與方法 體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感受速度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應用速度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感受速度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2章第三節,快與慢,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三節,教案,教學,反思
第四節 密度知識的應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密度公式=,能利用它來正確計算物體的密度,并通過查密度表確認物質. 2.能利用密度公式的變形式,和/,間接求出不能直接測量的物體的質量或不能直接測量的體積.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典型的例題或練習,掌握密度公式的應用,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生活中有應用密度知識的意識,通過了解密度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5章第四節,密度知識的應用,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四,密度,知識,應用,教案,教學,反思
第五節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第2課時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2.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實像和虛像的條件.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對實驗現象、實驗數據的初步分析能力. 2.初步培養學生對探究結果進行交流,評價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以及對其成像規律的分析有意識地滲透辯證唯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4章第5節第2課時,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課時,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教案,教學,反思
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 本章介紹運動世界里最普遍、最簡單的運動機械運動本章的內容包括動與靜、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運動的快慢、速度及平均速度的計算和測量 本章共有4節: 1.第一節“動與靜”,介紹機械運動,參照物,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第二節“長度與時間的測量”,講述長度的測量、長度的單位、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時間的測量、誤差.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讓學生知道物理學中要對有關現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進行測量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2章第一節,動與靜,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一節,教案,教學,反思
第三節 超聲與次聲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人耳聽到聲的頻率范圍. 2.知道超聲的特點及超聲技術在生產、生活、科技和國防等方面的應用. 3.知道次聲的一般特點和危害性.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人與動物不同的聽覺范圍,初步了解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 2.學會運用物理知識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服務.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學習超聲的利用,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2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3章第三節,超聲與次聲,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三節,超聲,教案,教學,反思
本章復習和總結 【教學目標】 1.知道聲音是如何產生的,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2.知道人耳的結構,知道人耳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3.知道回聲測距的原理. 4.知道聲音的三個特性及其決定因素,知道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5.知道超聲波和次聲波,以及超聲的特點及應用,知道次聲的危害. 【教學方法】 1.運用比較法:區別音調、響度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區別樂音和噪聲;區別超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3章復習和總結,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復習,總結,教案,教學,反思
第三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物理知識的一些現代應用及其產生的非凡神奇. 2.了解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 二、過程與方法 對人類積累知識,探究科學的過程進行感知,形成對科學的認識.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了解物理學家的科學精神與偉大情懷. 2.引導學生關注科學前沿,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 【教學難點】知道科學探究的環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1章第三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三節,巨人,肩膀,教案,教學,反思
第五節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第1課時 透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識別凸透鏡和凹透鏡. 2.認識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實物及掛圖,得出兩種透鏡的不同結構特征,培養學生通過觀察抓住事物本質特征的能力. 2.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研究、探索新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研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4章第5節第1課時,透鏡,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課時,教案,教學,反思
本章復習鏈接: 【教學目標】 1.認識自然界和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2.了解古人對神奇現象的探究,認識物理學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 3.了解物理知識的一些現代應用,知道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 4.會從自然和生活中的簡單現象,提出問題,并能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教學方法】 1.歸納法:通過對本章知識的歸納總結,體會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進而系統復習本章知識. 2.引導分析法:通過引導學生對典型事例及例題的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1章復習和總結,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復習,總結,教案,教學,反思
第四節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會使用刻度尺和秒表進行平均速度的測量. 2.學會正確的記錄實驗數據. 3.知道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親身經歷觀察變速運動的物理過程,能夠發現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設計解決簡單問題的方案. 2.會探究速度的變化,會將物體運動經歷的時間和路程分為若干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物理實驗,認識到要想做好一個實驗必須有幾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2章第四節,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四,科學,探究,速度,變化,教案,教學,反思
第五節 科學探究:摩擦力 第2課時 摩擦力的改變及應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摩擦力的利與弊,以及增加、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結合生活生產實際,體會摩擦力的利與弊 2.從生活實例中歸納出改變摩擦力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生產、生活中摩擦現象的分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對科學的求知欲. 2.通過對日常生活、生產中實例的分析,培養學生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6章第5節第2課時,摩擦力的改變及應用,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課時,摩擦力,改變,應用,教案,教學,反思
第三節 彈力與彈簧測力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彈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彈力是如何產生的. 2.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構造和使用方法. 3.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彈性、塑性的體驗,探究彈簧伸長長度與拉力的關系. 2.通過探究彈簧測力計的使用過程,進一步掌握使用測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初步認識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6章第三節,彈力與彈簧測力計,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三節,彈力,彈簧,測力計,教案,教學,反思
本章復習和總結 【教學目標】 1.認識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圖描述力. 2.認識彈力,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3.認識重力,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施力物體,理解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成正比,會用公式計算重力. 4.知道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會判斷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掌握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學方法】 1.歸納法:整合本章知識點之間存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6章復習和總結,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復習,總結,教案,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