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平衡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力的平衡,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重點難點分析等以下七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力的平衡的知識是繼學生剛了解力的概念,探究出“牛頓第一定律”知識的延續,是牛頓第一定律研究的需要和補充;同時,本節知識的學習和應用,也為后面學習浮力知識奠定了知識基礎,也做好了思路和方法上的準備。因此,本節知識是
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平衡,說課稿
第二節 看不見的運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分子運動理論”的基本觀點. 2能根據實驗事實,運用分析的方法得出科學的結論 3能利用分子動理論的知識解釋有關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分子間有間隙、分子運動和分子間引力的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具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1章第二節,看不見的運動,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1,第二,看不見,運動,教案,教學,反思
第2課時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及表達式,會用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浮力 2.會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測液體的密度.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2.經歷應用阿基米德原理表達式計算浮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3.經歷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測液體密度,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9章第2節第2課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課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教學,反思
第六節 合理利用機械能 第1課時 動能與勢能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分析,認識到運動的物體能做功,具有動能 2.通過探究,知道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運動速度有關,并能解釋簡單的現象 3.通過探究,知道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的概念和決定因素,并能解釋簡單的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熟練掌握分類法、控制變量法等具體的研究方法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三、情感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0章第6節第1課時,動能與勢能,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0,課時,動能,勢能,教案,教學,反思
第八章 壓強 本章學習壓強的知識,內容包括:壓力的作用效果、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空氣的“力量”、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等 本章教材的設計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導向,密切聯系社會生活、生產實際,強調學生實驗探究獲取知識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多舉實例讓學生分析,加強物理與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8章第1節第1課時,初步認識壓強,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課時,初步,認識,壓強,教案,教學,反思
第2課時 液體壓強的應用、帕斯卡定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連通器,了解連通器的原理和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了解帕斯卡定律及其應用. 3.通過本課時的學習,進一步鞏固液體壓強的綜合運用 二、過程與方法 1能聯系生活實際,感知連通器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液體的壓力和流體的重力之間的關系,液體壓強和液體傳遞壓強的區別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三峽船閘的認識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8章第2節第2課時,液體壓強的應用、帕斯卡定律,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課時,液體,壓強,應用,帕斯卡定律,教案,教學,反思
*第二節 力的合成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 2.通過實驗探究同一條直線上二力的合成情況. 3.會計算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成.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合力、分力的認識過程,掌握等量替代法這一科學方法. 2.通過實驗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具有初步的設計并進行實驗、收集數據、分析評估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樂于參與觀察、實驗、制作、調查等科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7章第二節,力的合成,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第二,合成,教案,教學,反思
第四節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2.能運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生活中有關的現象. 3.知道飛機的升力是如何產生的.4.知道升力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并能對其進行解釋.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一些現象,認識流體的壓強跟流速有關. 2.通過實驗探究,體會由流體壓強差異產生的力在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和一些危害. 3.經歷探究流體壓強與流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8章第四節,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第四,流體,壓強,流速,關系,教案,教學,反思
第九章 浮力 “浮力”是流體靜力學中應用性較強的基礎知識之一本章是在學過力、二力平衡、二力合成、密度和液體內部壓強的基礎上研究浮力的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已經熟悉漂浮的物體受到浮力,因此教學時只需用一句話點明學生已知的事實后,直接引導學生思考下沉的物體是否也受到浮力通過教師引導,得出一切浸入液體中的物體都要受到浮力的結論既然一切物體都受浮力,為什么有的物體要下沉,有的物體要上浮呢?浮力的大小和什么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9章第一節,認識浮力,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第一節,認識,浮力,教案,教學,反思
第2課時 壓強的增大與減小、綜合應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理解壓強的概念,并運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 2了解增大和減小壓強的主要方法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實例,分析增大、減小壓強的辦法 2通過運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系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樂于探究自然現象、物理規律的興趣,養成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好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8章第1節第2課時,壓強的增大與減小、綜合應用,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課時,壓強,增大,減小,綜合,應用,教案,教學,反思
第七章 力與運動 本章首先介紹了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接著安排了一節拓展內容力的合成,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靈活處理,為受力分析、平衡力、力與運動關系打下基礎,然后通過牛頓第一定律來認識運動和力的關系,并進一步揭示了二力平衡的條件. 本章共分3節: 1.第一節“科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本節從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這一實際問題出發,引出問題“維持運動真的需要力嗎?”并進行實驗和推理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7章第1節第1課時,牛頓第一定律,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課時,教案,教學,反思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八章壓 強 單元測試題 A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B攔河壩下部較寬,因為水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喝飲料時,利用了大氣壓 D滑冰鞋底裝有冰刀,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使壓強減小 圖1 一、選擇題 1. 對圖1中的現象或做法解釋不正確的是( ) 圖2 2. 如圖2所示,用左手掌平壓在氣球上,右手的食指頂住氣球,處于靜止狀態 的氣球發生了形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壓強,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第八,單元測試,答案
第八章 壓強知識歸納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壓力不同于重力,僅在水平面上堅直方向上無外力時,FGmg。 2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3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壓強公式:,式中p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Pa=1N/m2,壓力F單位是:N;受力面積S單位是:m2 4增大壓強方法 :(1)S不變,F;(2)F不變,S (3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八章,壓強知識歸納,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第八,壓強,知識,歸納
含答案,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第七,運動,答案
液體的壓強說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八年級物理液體的壓強,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設計、說板書設計等五方面說說這節課,請各位多指教。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及處理: 教材從液體的流動性和液體有重力出發研究了液體壓強的特點: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有壓強,液體內部也有壓強。重點探究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利用實驗定性探究液體壓強與密度、深度的關系;利用物
液體的壓強,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第二,液體,壓強,說課稿
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頓第一定律慣性是經典力學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個力學的基礎,因為它把最基本的勻速直線運動和物體是否受力聯系起來,確立了力和運動之間的關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為后面學習二力平衡的知識打下了基礎,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可以說,牛頓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點。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常識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實
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的物理課程,新的教材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要有新的教學理念,我在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意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現對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簡要小結如下: 一、求實創新,認真開展教學工作。 教學的最終的目標就是要提高教學質量,而其關鍵就是上好課。能把知識點落實到位,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在課前深入鉆研、細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
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1,工作總結
八年級物理小粒子與大宇宙單元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48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下列對分子的認識,說法正確的是 ( ) A用普通放大鏡觀察炭筆的筆跡,可直接觀察到炭分子 B水與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可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C墨水滴入清水杯中,整杯水會變色,可說明分子是運動的 D海綿受擠壓后體積變小,可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2、“一
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1,粒子,宇宙,單元測試,答案
第2課時 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并理解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能解釋一些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之間相互轉化的簡單物理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分析人類對機械能的實際應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科技的良好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 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分析. 【教學難點】 分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0章第6節第2課時,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0,課時,動能,勢能,相互,轉化,教案,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