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時 探究和測量機械效率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結合實例進一步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2.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能夠設計實驗測量斜面、滑輪組、杠桿等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并利用實驗探究的數據計算機械效率,知道機械效率總小于1.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熟悉W有、W額、W總的含義,并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 2.通過實驗探究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找出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0章第5節第2課時,探究和測量機械效率,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0,課時,探究,測量,機械效率,教案,教學,反思
第三節 做功了嗎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2理解機械功的定義、計算公式和單位,并會用功的計算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思考和討論,判斷在什么情況下力對物體做了功,在什么情況下力沒有做功而是“勞而無功” 2.學會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簡單的物理規律 3.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功的含義,學會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樂于探索自然現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0章第三節,做功了嗎,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0,三節,做功,教案,教學,反思
第八章壓強復習課 (第一課時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壓強不僅是中考力學中的一個重要考點,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壓強的應用也比較廣泛。這部分知識在解釋一些自然現象時也經常用到,同時又是后面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強、升力等知識的基礎。壓強的概念是貫穿本章的核心概念,壓強概念的建立,為以后壓強知識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因此本節復習第一課時的內容可分為“壓力和壓強概念的建立、液體壓強、情景再現重點實
壓強,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復習,第一,課時,說課稿
第十一章 從粒子到宇宙 1分子動理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如:擴散現象;(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如固體、液體壓縮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大于引力;固體很難拉長是分子間表現為引力大于斥力。 2分子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3湯姆遜發現電子(1897年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十一章,從粒子到宇宙,知識點,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第十一,粒子,宇宙
第二節 阿基米德原理 第1課時 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2.通過探究實驗,進一步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過程,學會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處理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2.初步建立應用科學知識的意識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9章第2節第1課時,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課時,浮力,大小,影響,因素,教案,教學,反思
第三節 物體的浮與沉 第1課時 物體的浮沉條件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體的浮沉現象,能從受力分析的角度判斷物體的浮沉狀況. 2.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能運用它解釋浮沉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物體浮沉條件的實驗,體會物體漂浮、上浮、下沉、懸浮的原因 2.提高實驗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能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實踐相結合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浮力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9章第3節第1課時,物體的浮沉條件,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課時,物體,浮沉,條件,教案,教學,反思
第五節 機械效率 第1課時 認識機械效率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結合實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2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思考和討論,知道W有、W額外、W總的含義并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 2通過觀察、分析和討論,理解額外功產生的原因,知道機械效率lt;1. 3會正確進行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的計算.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和歸納問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0章第5節第1課時,認識機械效率,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0,課時,認識,機械效率,教案,教學,反思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教科書采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每章下面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 二、學年的教學總目標和總的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了解物理學在科
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1,教學計劃,課時,安排,進度
第2課時 大氣壓強的變化和綜合運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大氣壓強的變化規律 2.知道大氣壓強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并能對有關現象進行解釋. 二、過程與方法 1分析大氣壓強的變化圖像,體會利用數學工具描述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 2.進一步提高實驗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夠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實際相結合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大氣壓的存在與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2.重視理論聯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8章第3節第2課時,大氣壓強的變化和綜合運用,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課時,大氣,壓強,變化,綜合,運用,教案,教學,反思
第一節 科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 第2課時 慣性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體的慣性,知道慣性的利用與防止. 2.會解釋簡單的慣性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活動體會物體都有慣性,嘗試用已知的科學規律解釋具體的問題,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小實驗體驗慣性的利與弊,培養學生實驗創新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用辯證的觀點認識慣性的利與弊. 2.通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7章第1節第2課時,慣性,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課時,教案,教學,反思
第三節 力的平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條件. 2.知道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3.能判斷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并能分析哪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并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 2.通過組織學生實驗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7章第三節,力的平衡,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三節,平衡,教案,教學,反思
第三節 空氣的“力量” 第1課時 初步認識大氣壓強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大氣壓強的存在;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2.知道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過程和結論. 3.知道標準大氣壓的值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進行實驗探究體會大氣壓強的存在,估測大氣壓強的大小,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 2.通過對托里拆利實驗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和理解用液體壓強來研究大氣壓強的等效替代的科學方法 三、情感、態度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8章第3節第1課時,初步認識大氣壓強,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課時,初步,認識,大氣,壓強,教案,教學,反思
第三節 探索宇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大致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結構的歷程. 2認識到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將不斷深入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有初步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通過分析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感受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1章第三節,探索宇宙,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1,三節,探索,宇宙,教案,教學,反思
第十章 機械與人 本章是在前面學習過力學的基礎上,研究杠桿、滑輪等簡單機械,并進一步研究做功了嗎、做功的快慢、機械效率及合理利用機械能. 通過本章學習,讓學生能正確、合理使用杠桿、滑輪,以達到改變力的大小與方向的目的;知道機械功和功率概念的由來,并能從生活、生產中的實例說明機械功和功率的含義;還要能從實例中把做功的過程與能量轉化的過程結合起來思考,尤其是機械能的轉化與守恒的思想觀念的確立.無論是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10章第1課時,認識杠桿、杠桿的平衡,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10,課時,認識,杠桿,平衡,教案,教學,反思
第二節 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 第1課時 液體壓強的產生、特點及計算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實驗,認識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及液體內部壓強的方向 2.通過實驗探究,解釋液體壓強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 3.能熟練地運用液體壓強的公式p=hg進行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能聯系生活實際,感知液體壓強是一種客觀存在 2.根據固體壓強的概念,設計出證明液體壓強存在的實驗方法 3.能通過實驗探究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第8章第2節第1課時,液體壓強的產生、特點及計算,教案含教學反思,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課時,液體,壓強,產生,特點,計算,教案,教學,反思
課時作業(十七) 密度知識的應用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小王同學閱讀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一些物質的密度/kgm-3 水 1.0103 水銀 13.6103 冰 0.9103 干松木 0.5103 煤油 0.8103 銅 8.9103 酒精 0.8103 鉛 11.3103 A.不同的物質,密度一定不同 B.固體的密度都比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密度知識的應用,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密度,知識,應用,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七) 超聲與次聲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關于超聲波或超聲波的應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蝙蝠能發出超聲波 B.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可以利用超聲波的反射探測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B型超聲儀檢查身體 2.下列圖中,主要描述聲音能夠傳遞能量的是() 3.(2012東營中考)倫敦奧運會期間英國軍方將配備一種遠程聲波安保設備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3,超聲與次聲,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3,超聲,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九) 平面鏡成像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平面鏡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下列關于平面鏡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平面鏡可以成虛像 B.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C.人用手摸北側的耳朵,鏡子里的像用手也摸北側的耳朵 D.鏡子中人的像比實際的人要小 2.(2012寧夏中考)如圖所示,在觀察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2,平面鏡成像,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2,平面鏡,成像,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十一) 光的色散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如圖所示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2.(2012上海中考)以下各種單色光中,屬于光的三基色之一的是() A.紅光 B.橙光 C.黃光 D.紫光 3.生物學研究表明,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光;而物理學研究表明,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測,不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4,光的色散,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4,色散,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十六) 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2012長沙中考)關于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把一塊磚切成體積相等的兩塊后,密度變為原來的一半 B.鐵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鐵的質量比水的質量大 C.密度不同的兩個物體質量可能相同 D.密度相同的兩個物體質量一定相同 2.現代宇宙學告訴我們,恒星在演變過程中,會形成密度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科學,探究,物質,密度,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