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作業(十九) 怎樣描述力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如圖所示,用大小不同的力,以相同的方向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點,塑料尺彎曲的程度不同。此現象表明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A.作用點 B.方向 C.作用時間 D.大小 2.(2012紹興中考)如圖所示實驗,表示力的作用效果與() A.力的大小有關 B.力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6.2,怎樣描述力,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6.2,怎樣,描述,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一) 動與靜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太陽系中,只能說“地球繞太陽運動”,而不能說“太陽繞地球運動” B.汽車駛過一座橋,只能說“汽車是運動的”,而不能說 “橋梁是運動的” C.一座房子造好后,固定在地面上位置不變化,所以它是絕對靜止的 D.宇宙是由運動著的物質組成的,自然界中不存在絕對靜止的物體 2.(2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1,動與靜,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1,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 (二十一) 來自地球的力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弓箭是古代戰爭的主要武器,將箭射出后,箭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影響,此時箭的受力情況是() A.受到弓施加的彈力 B.僅受地球施加的重力 C.既受彈力,又受重力 D.既不受彈力,也不受重力 2.下列物體中,物重約為10N的是() A.一頭牛 B.一盒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6.4,來自地球的力,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6.4,來自,地球,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十四) 質量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下列過程使物體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A.將一鐵塊放入煉鐵爐熔為液態 B.將銅塊從20加熱到100 C.將鐵杵磨成針 D.將一鐵塊壓成鐵片 2.如圖所示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警示標志,它通常立在橋頭,它警示的內容是() A.該橋的質量是10t B.該橋的質量不會超過10t C.過橋車輛的質量不能超過10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質量,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六) 聲音的特性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如圖所示,根據聲音的波形判斷,屬于噪聲的是() 2.(2012咸寧中考)我們學過的許多成語包含了聲現象,如:隔墻有耳、掩耳盜鈴、低聲細語、悅耳動聽、震耳欲聾。這些成語中描述同一聲音特征的是() A.B.C.D. 3.(2012揭陽中考)如圖是樓梯中的一部分,從A到B是長短不同的鐵護欄。一個同學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2,聲音的特性,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2,聲音,特性,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本學期我校進行“學導為主 講練結合”的教學改革,要求我們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應用這一新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分析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成為有較強后繼學習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經過近二個月的學習和實際教學嘗試,我對課改的理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基本能做到立足學情、立足教材,按課改的六個環節設計學生自學學案,在課堂上盡量按照這六個環節的流程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小組間、班級間進行交流與討論
光的折射,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折射,教學,反思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1、 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力的產生不能離開物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同時成對存在的。 特點:物體間力的作用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沿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 2、 彈力: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力 彈力是接觸力;彈力的大小跟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的大小有關;彈力的方向跟物體彈性
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第六,知識點
課時作業(四)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開始于 () A.表達和交流 B.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C.作出假設 D.制訂和實施計劃 2.在學校運動會上,小明參加的項目是百米賽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終以12.5 s的優異成績獲得冠軍。關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賽跑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4,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4,科學,探究,速度,變化,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十八) 力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B.一個物體受力時,它一定與其他物體相互接觸 C.彼此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彼此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有力的作用 2.如圖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運動項目圖標,其中沒有應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原理的是() 3.(2012海南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6.1,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6.1,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物質的密度這節內容很重要,它與壓強、浮力的知識聯系很緊密。我是這樣開始新課的: 先請同學說出身邊的桌子、電扇、窗分別都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再叫他們回答身邊有無數種物質,我們怎樣辨別它們?給他們具體的實例,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一個鐵塊和一個木塊,同學找到很多方法,有顏色、氣味、磁鐵吸引等等。然后問他們如果從表面情況無法鑒別時怎么辦?有沒有一種科學又簡單的辨別方法可以鑒別物質的種類?給他們實例一個銅塊和
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科學,探究,物質,密度,教學,反思
第四章、 多彩的光 (一)光的傳播 1、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如太陽、開著燈、點燃的蠟燭、螢火蟲、燈籠魚等 分類: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2、光的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的沿直線傳播的現象:日食、月食、影子、激光掘進機、小孔成像、樹下的光斑 4、光的傳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約為3108m/s. 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知識點
單元綜合檢測(一) 第一、二章 (45分鐘 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1.科學探究一般包括“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評估交流”等幾個環節。體育課擲鉛球活動后,有的同學認為“鉛球”應該是鉛制作的,有的同學認為“鉛球”可能是鐵制作的,于是同學們從實驗室借來磁鐵吸一下,看是否相吸。對于“吸一下”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單元,綜合,檢測,解析
光的反射是物理教材光學部分的重點內容之一,光的反射定律也是繼光的直線傳播規律之后的又一重要光學規律,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應用,因此,如何上好這節課,這節課能達到什么效果對后續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學用書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提出了詳細要求。這些要求看似簡單但要想真正完成并不容易。我平時上課自認為教材很熟,備課時常常走馬觀花,粗枝大葉
光的反射,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反射,教學,反思
力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日常生活的實例來引入,學生有濃厚的興趣。通過學生在生活中對力的認識,但是往往是不確切甚至是不科學的。要使學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能抽象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教學中引導了學生舉例、分析、討論,概括出以下三個有關力的實質性的內容:(1)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所產生的效果: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改變物體的形狀。本節內容是學生第一次接觸
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教學,反思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從本學期開始,八年級學生要增加一門新學科物理。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本著“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形象生動中體會到物理的樂趣,也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分析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由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運動的世界、聲的世界、多彩的光、質量與密度和熟悉而陌生的力六章組成。教材從出生起最初感受到的聲現象入手,然后再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教學計劃,課時,安排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1、2、3、4班的物理教學任務,這是我第一次承擔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學任務,因此,在教學中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變教學方法,在繼續推進我?!叭瘟健苯虒W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認真備課、上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積極主動觀察課堂,向其他教師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工作總結
八年級物理 教學工作總結 一個學期又過去了,這學期我接任八年級4個班級的物理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從教學經驗不足到現在的我可以大膽大方的站在講臺上,自然流利的用我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學生們交流,合作,學習。在這一年中,我多次反思,多次改變教學方法,不斷地追求完美,雖然效果沒有那么突出,但是總體還是令人比較滿意的。現將八年級物理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努力學習考綱 1、目前的教育方式說白了就是為了應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工作總結
摩擦力 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滬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六章五節摩擦力。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教學的構思。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教材中摩擦力的測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識的具體應用,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知識的具體應用,通過學習本節教材的知識,提高了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這一節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上都有著十分重要
摩擦力,滬科版八,年級,物理,說課稿
快與慢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機械運動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人們也經常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因此,讓學生學習一些與速度有關的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運動的世界描述了運動學的初步知識。全章共分四節,第一節動與靜與第二節長度與時間的測量是第三節快與慢的基礎,而第四節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則是第三節的拓展與應用。同時,速度問題也是今后高中運動學學習的基礎。所以,本節是全章的核心內容。
快與慢,滬科版八,年級,物理,說課稿
聲音的特性說課稿滬教版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滬科版物理八年級第三章聲的世界第二節聲音的特性中的內容。在“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一知識點之后,通過各種各樣的聲音適時提出聲音的特性;并通過實驗得出響度與振幅、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通過生活實例指出聲音的音色;從而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聲音,并為后面認識噪聲的防治、超聲與次聲奠定基礎。通過本節課內容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并讓學
聲音的特性,滬科版八,年級,物理,聲音,特性,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