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 量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質量是初二物理第五章質量與密度的第一節,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量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個技能要求,質量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與我們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并且為進一步學習密度、重力等相關知識作了重要的準備。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認識水平,確定本節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了解
質量,滬科版八,年級,物理,說課稿
光的折射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我是高志遠,畢業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現在大堿廠鎮初級中學,任教八年級物理。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第3節光的折射。下面我將由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這四個方面來說明我對這節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光的反射的后續課程,既能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光學的有關知識,又是后面透鏡及其應用的基礎
光的折射,滬科版八,年級,物理,折射,說課稿
課時作業(十五) 學習使用天平和量筒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在“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量”的實驗中,下列哪項操作不是必要的() A.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操作臺面上 B.調節橫梁平衡時,應先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左端“0”刻度線上 C.稱量時左盤應放置待稱量的物體,右盤放置砝碼 D.判斷天平橫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針完全靜止下來 2.在稱量物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學習使用天平和量筒,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學習,使用,天平,量筒,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十二)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2012宜昌中考)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塊磨制成的一個光學器件卻可以取火,這個器件相當于() A.平面鏡 B.凸面鏡 C.凸透鏡 D.凹透鏡 2.下列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3.蠟燭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此時若用硬紙板將凸透鏡遮住一半,則()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5,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5,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十) 光的折射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2012雞西中考)如圖所示,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2.在湖邊,小麗看到了平靜的湖水中金魚游弋于藍天白云之間,她看到的金魚和白云() A.都是經水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別經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經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別經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3.潛入水中工作的潛水員看見岸上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光的折射,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折射,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五)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不能產生聲音的是() 2.下列生活中的現象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A.我們聽到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 B.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C.將要上鉤的魚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 D.人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3.解放軍報刊發題為亞丁灣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科學,探究,聲音,產生,傳播,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第五章、質量和密度 1 質量(m):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 質量國際單位是:千克。其他有:噸,克,毫克,1噸=103千克=106克=109毫克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而改變。 3 質量測量工具: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測質量。 4 天平的正確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把游碼放在橫梁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2)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紅線處,這時天平平衡;(3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知識點
課時作業(二)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2012南寧中考)下列數值中,單位應該是厘米的是() A.課桌的高度約為0.8 B.一支鉛筆的長度約為18 C.一張試卷的厚度為70 D.小明身高約為1.68 2.(2012廣州中考)為了檢驗人躺著和站立時身體長度是否有差異,選用下列哪種尺最合適() A.量程3 m,分度值1 mm B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2,長度與時間的測量,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2,長度,時間,測量,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二十二) 科學探究:摩擦力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各自與生存環境相適應的特征,下列各種生物的特征中,有利于減小摩擦的是() A.泥鰍濕滑的體表 B.人手指上的指紋 C.鴨趾間的蹼 D.貓足上的肉墊 2.(2012岳陽中考)在研究摩擦力時,小明同學用一塊各側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塊,在同一水平桌面上進行了三次實驗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6.5,科學探究:摩擦力,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6.5,科學,探究,摩擦力,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十三) 神奇的眼睛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當人觀察物體時,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縮小的虛像 B.正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縮小的虛像 D.倒立、縮小的實像 2.(2012廈門中考)小龍發現平時不戴眼鏡的陳老師在閱覽室看報時卻要戴著眼鏡才能看清,小龍對陳老師的眼睛及所戴眼鏡的判斷合理的是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6,神奇的眼睛,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6,神奇,眼睛,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課時作業(八) 光的反射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舞蹈節目咱們工人有力量深受觀眾好評,工人們的表演氣勢磅薄,富有感染力,人塔頂天立地,作為塔基的工人被前面的工人擋住了(如圖所示),我們看不到他們,原因是() A.光速太大 B.光的直線傳播 C.隊伍很整齊 D.前面的人高 2.小明在學習“光的傳播”時,看到老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1,光的反射,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1,反射,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重力教學反思 本節是在前一章學過的力的一般知識的基礎上,利用這些知識來研究最常見的一種力重力教材中先通過學生熟悉的例子使學生認識了重力的存在,然后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研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用在坐標上作圖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質量的關系,這種做法思路簡捷學生容易掌握,同時學會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圖象法關于重力的方向,教材中首先說明用線將物體懸掛起來后物體靜止時線的方向就是重
重力,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教學,反思
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 (一) 1、機械運動:定義:在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稱為機械運動 2、參照物:定義:研究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時,事先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選擇原則: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視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即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二) 1、長度的單位: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米(m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知識點
1)教學是慢的藝術,讓學生自己感悟自己體驗自己思考,有些環節在把握課堂的時間和節奏上有欠缺,效果檢測沒有來得及完成。 (2)前提準備涉及兩個題,一個是眼睛為什么看見物體,一個是畫反射光線,因為講第二個知識點,平面鏡的成像原理才用到它,但必須先研究第一個問題,平面鏡成像特點,所以前提測評沒有說,否則還要拐個彎,導學案的設計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載體,但是我覺得還是自己靈活運用,不能一成不變的按程序走
平面鏡成像,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平面鏡,成像,教學,反思
課時作業(三) 快與慢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在10 s內通過50 m,則該物體在前2 s的速度是 () A.30 m/s B.25 m/s C.10 m/s D.5 m/s 2.寓言“龜兔賽跑”中說:烏龜和兔子同時從起點出發,兔子在遠遠超過烏龜后便驕傲地睡起了大覺,如圖所示。 當它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3,快與慢,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3,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作為一節概念課,如果只是死板的敘述知識內容并加以一些練習,效果可能是不會太好。本課程教學設計,從實際出發,從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出發,通過例子,引導學生從實例中總結出規律,引發對規律的思考,從而使學生掌握知識,并且在解決一些實際的例子的時候,掌握對知識的運用。課堂上,用多樣的多媒體課件,來展示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對學生的感官予以較為強烈的刺激,加深其對知識的印象。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多次進行分
動與靜,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教學,反思
課時作業(二十) 彈力與彈簧測力計 (30分鐘 4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2012大田中考)如圖所示,圖中事例不存在彈力的是() 2.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是常見的測力計 B.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 D.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根據彈簧的長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3.測量一個大約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6.3,彈力與彈簧測力計,同步課時練習題含答案+解析,滬科版八,年級,一冊,物理,6.3,彈力,彈簧,測力計,同步,課時,練習題,答案,解析
八年級物理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1、2、3班的物理教學任務,一學期來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和物理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重學科滲透,便于學生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工作總結
第三章 聲的世界 1、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體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夠傳播聲音,聲音能夠在固體、液體、空氣中傳播,其中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大,液體其次,空氣中的速度最小。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 m/s 3、回聲與運用: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被反射回來形成回聲 人耳區分原聲與回聲的條件:回聲比原聲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知識點
學生接觸物理的時間還不是很長,因此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去解決感興趣的問題,在探究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應該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這節課是一節“探究型的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相信學生的思維能力,相信學生集體智慧,決不能將教師思考的結果強加給學生,剝奪學生動腦的權利。本節重點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
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科學,探究,聲音,產生,傳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