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2.4速度的變化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2.了解測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知道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會用實驗方法科學地判定一個直線運動的物體是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還是變速直線運動運動狀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養成用“運動有快慢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4,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4,科學,探究,速度,變化
第1節 力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教材選自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級物理第六章第一節。本節是在具體討論重力、彈力、摩擦力之前讓學生建立力的初步概念,了解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課文根據“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首先從學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歸納出力的初步概念,然后引導學生通過一些簡易實驗,體驗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以讓學生形成一個有關力的初步的物理圖景。 學生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1力,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1
第三節聲音的特性 課題 聲音的特性 教材分析 聲音的特性這一節比較重要,是聲現象的重點,也是本章的難點。教材注重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加強與實際的聯系,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實際知識。 學情分析 學生初學物理,積極性很高,熱度充足,在但是在實驗方法和環節的把握上不夠成熟;學生對聲音較為熟悉,而對其特征、規律缺乏認識;學生的直觀感性思維較好,而對音調、音色等的抽象思維不夠。需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2聲音的特性,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2,聲音,特性
第6節 神奇的眼睛 札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2.了解眼鏡是怎樣矯正視力的.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教學掛圖、投影和模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珍惜生命,關愛健康的意識,使其能自覺注意保護視力.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點: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眼鏡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6神奇的眼睛,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6,神奇,眼睛
5.4科學素養 密度知識的應用 教學內容 密度知識的應用 教材版本 滬科版 教學課時 共 1 課時 課 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 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做實驗的能力,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 (3) 通過合理設計實驗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享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1) 密度公式的靈活運用,培養學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密度知識的應用,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密度,知識,應用
光的色散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現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基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3)知道物體的顏色成因。 (4)初步學會觀察與光的色散有關的實驗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把白光分解為各種色光的實驗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實驗過程。 (3)經歷研究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顏色成因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色散的各種事實,了解尊重事實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4光的色散,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4,色散
第五節科學探究:摩擦力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之間的壓力大小的關系。 2經歷探究過程,體驗如何就探究的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 3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的關系。 教學難點 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5科學探究:摩擦力,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5,科學,探究,摩擦力
年級 八年級 學 科 物理 教 師 時間 課 型 新授 課題 第三節 光的折射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常見有關折射現象的觀察認識光在兩種介質中傳播時會產生不再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光的折射現象。 2、通過體會對光的折射規律探究全過程的體驗,總結出“光的折射規律”。 3、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激情 重點 光的折射規律 難點 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及對探究過程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光的折射,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折射
第二節怎樣描述力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 力學在物理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怎樣描述力這一節能深化對力的認識,是學生學習后續知識的必需的預備性知識。本節學習內容包括三個部分:力的三要素、力的單位和力的示意圖。本節內容是在充分感受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力的作用效果出發,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熟悉的事例中發現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歸納出力的三要素。然后,從量度力的大小出發,引出和介紹力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2怎樣描述力,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2,怎樣,描述
課題 光的反射 教學目標 1.認識光的反射規律,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2.通過觀察實驗,經歷“光的反射規律”的探究過程 3.通過探究性活動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獲得收獲的快樂 4.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重點 難點 重點: 正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學 方法 情景引入、互動導學、自主探究、實驗、歸納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1光的反射,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1,反射
本學期我校進行“學導為主 講練結合”的教學改革,要求我們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應用這一新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分析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成為有較強后繼學習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經過近二個月的學習和實際教學嘗試,我對課改的理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基本能做到立足學情、立足教材,按課改的六個環節設計學生自學學案,在課堂上盡量按照這六個環節的流程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小組間、班級間進行交流與討論
光的折射,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折射,教學,反思
物質的密度這節內容很重要,它與壓強、浮力的知識聯系很緊密。我是這樣開始新課的: 先請同學說出身邊的桌子、電扇、窗分別都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再叫他們回答身邊有無數種物質,我們怎樣辨別它們?給他們具體的實例,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一個鐵塊和一個木塊,同學找到很多方法,有顏色、氣味、磁鐵吸引等等。然后問他們如果從表面情況無法鑒別時怎么辦?有沒有一種科學又簡單的辨別方法可以鑒別物質的種類?給他們實例一個銅塊和
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科學,探究,物質,密度,教學,反思
第四章、 多彩的光 (一)光的傳播 1、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如太陽、開著燈、點燃的蠟燭、螢火蟲、燈籠魚等 分類: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2、光的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的沿直線傳播的現象:日食、月食、影子、激光掘進機、小孔成像、樹下的光斑 4、光的傳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約為3108m/s. 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知識點
單元綜合檢測(一) 第一、二章 (45分鐘 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1.科學探究一般包括“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評估交流”等幾個環節。體育課擲鉛球活動后,有的同學認為“鉛球”應該是鉛制作的,有的同學認為“鉛球”可能是鐵制作的,于是同學們從實驗室借來磁鐵吸一下,看是否相吸。對于“吸一下”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單元,綜合,檢測,解析
光的反射是物理教材光學部分的重點內容之一,光的反射定律也是繼光的直線傳播規律之后的又一重要光學規律,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應用,因此,如何上好這節課,這節課能達到什么效果對后續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學用書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提出了詳細要求。這些要求看似簡單但要想真正完成并不容易。我平時上課自認為教材很熟,備課時常常走馬觀花,粗枝大葉
光的反射,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反射,教學,反思
第五章、質量和密度 1 質量(m):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 質量國際單位是:千克。其他有:噸,克,毫克,1噸=103千克=106克=109毫克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而改變。 3 質量測量工具: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測質量。 4 天平的正確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把游碼放在橫梁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2)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紅線處,這時天平平衡;(3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知識點
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 (一) 1、機械運動:定義:在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稱為機械運動 2、參照物:定義:研究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時,事先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選擇原則: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視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即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二) 1、長度的單位: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米(m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知識點
1)教學是慢的藝術,讓學生自己感悟自己體驗自己思考,有些環節在把握課堂的時間和節奏上有欠缺,效果檢測沒有來得及完成。 (2)前提準備涉及兩個題,一個是眼睛為什么看見物體,一個是畫反射光線,因為講第二個知識點,平面鏡的成像原理才用到它,但必須先研究第一個問題,平面鏡成像特點,所以前提測評沒有說,否則還要拐個彎,導學案的設計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載體,但是我覺得還是自己靈活運用,不能一成不變的按程序走
平面鏡成像,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平面鏡,成像,教學,反思
第三章 聲的世界 1、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體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夠傳播聲音,聲音能夠在固體、液體、空氣中傳播,其中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大,液體其次,空氣中的速度最小。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 m/s 3、回聲與運用: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被反射回來形成回聲 人耳區分原聲與回聲的條件:回聲比原聲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知識點
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 1.1希望你喜愛物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看圖、討論等學習活動,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并認識到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2.通過閱讀課本、討論等活動,初步了解物理學與科技、社會、生活之間的互動關系。 3.了解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學的興趣,并讓學生喜歡物理。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認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你喜愛物理_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喜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