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6.3 彈力與彈簧測力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彈力。在常見的力現象中,知道哪些力是彈力。 2、了解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建立彈力的概念。 2、經歷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實際過程,通過實際操作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對周圍生活中彈力應用的實例有濃厚的興趣,體會物理的價值。 2、通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彈力與彈簧測力計,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彈力,彈簧,測力計
第2節(jié) 學習使用天平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節(jié)實驗課,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點也是這一章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以后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天平相對要難一點,通過閱讀說明書的使用,學生應該能夠掌握正確使用天平的要求。而量筒和量杯的結構比較簡單,使用時主要是會認識它們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學生閱讀天平的使用方法,然后要求學生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并會測量液體的體積。 學情分析: 開課班級學生整體成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學習使用天平和量筒,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學習,使用,天平,量筒
課題:2.4速度的變化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2.了解測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知道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會用實驗方法科學地判定一個直線運動的物體是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還是變速直線運動運動狀態(tài)。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養(yǎng)成用“運動有快慢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4,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4,科學,探究,速度,變化
第1節(jié) 力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jié)教材選自上海科技出版社八年級物理第六章第一節(jié)。本節(jié)是在具體討論重力、彈力、摩擦力之前讓學生建立力的初步概念,了解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課文根據“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首先從學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歸納出力的初步概念,然后引導學生通過一些簡易實驗,體驗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以讓學生形成一個有關力的初步的物理圖景。 學生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1力,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1
第三節(jié)聲音的特性 課題 聲音的特性 教材分析 聲音的特性這一節(jié)比較重要,是聲現象的重點,也是本章的難點。教材注重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加強與實際的聯系,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實際知識。 學情分析 學生初學物理,積極性很高,熱度充足,在但是在實驗方法和環(huán)節(jié)的把握上不夠成熟;學生對聲音較為熟悉,而對其特征、規(guī)律缺乏認識;學生的直觀感性思維較好,而對音調、音色等的抽象思維不夠。需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2聲音的特性,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2,聲音,特性
第6節(jié) 神奇的眼睛 札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2.了解眼鏡是怎樣矯正視力的.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教學掛圖、投影和模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珍惜生命,關愛健康的意識,使其能自覺注意保護視力.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點: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眼鏡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6神奇的眼睛,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6,神奇,眼睛
5.4科學素養(yǎng) 密度知識的應用 教學內容 密度知識的應用 教材版本 滬科版 教學課時 共 1 課時 課 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 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做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3) 通過合理設計實驗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享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1) 密度公式的靈活運用,培養(yǎng)學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密度知識的應用,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密度,知識,應用
光的色散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光的色散現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基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3)知道物體的顏色成因。 (4)初步學會觀察與光的色散有關的實驗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把白光分解為各種色光的實驗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實驗過程。 (3)經歷研究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顏色成因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色散的各種事實,了解尊重事實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4光的色散,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4,色散
第五節(jié)科學探究:摩擦力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接觸面之間的壓力大小的關系。 2經歷探究過程,體驗如何就探究的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 3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的關系。 教學難點 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5科學探究:摩擦力,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5,科學,探究,摩擦力
年級 八年級 學 科 物理 教 師 時間 課 型 新授 課題 第三節(jié) 光的折射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常見有關折射現象的觀察認識光在兩種介質中傳播時會產生不再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光的折射現象。 2、通過體會對光的折射規(guī)律探究全過程的體驗,總結出“光的折射規(guī)律”。 3、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激情 重點 光的折射規(guī)律 難點 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及對探究過程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光的折射,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折射
第二節(jié)怎樣描述力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 力學在物理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怎樣描述力這一節(jié)能深化對力的認識,是學生學習后續(xù)知識的必需的預備性知識。本節(jié)學習內容包括三個部分:力的三要素、力的單位和力的示意圖。本節(jié)內容是在充分感受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力的作用效果出發(fā),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熟悉的事例中發(fā)現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歸納出力的三要素。然后,從量度力的大小出發(fā),引出和介紹力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2怎樣描述力,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2,怎樣,描述
課題 光的反射 教學目標 1.認識光的反射規(guī)律,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2.通過觀察實驗,經歷“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探究過程 3.通過探究性活動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獲得收獲的快樂 4.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重點 難點 重點: 正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學 方法 情景引入、互動導學、自主探究、實驗、歸納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1光的反射,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1,反射
阿基米德原理 設計理念 1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拉近物理與社會、物理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對物理有親近之感,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科學探究,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能,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愉悅,了解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2理解并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學會另一種計算
滬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2,阿基米德原理,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2,阿基米德,原理
課題 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 課型 新授課 第 課時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液體內部壓強公式,能用該公式簡單說明一些物理現象; (2) 通過觀察簡易壓強計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 能用液體壓強公式解釋帕斯卡實驗,培養(yǎng)學生用理論解釋實驗現象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橡皮膜玻璃管液柱平衡實驗,引導學生初步學習替代的思想,了解它是物理學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之一
滬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2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2,科學,探究,液體,壓強
動與靜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知道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運動的世界,初步認識機械運動;知道參照物的概念并能夠根據選定的參照物的不同來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師生互動討論的過程,學生能夠掌握參照物選取不同,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不同。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了解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二、教學重難點 (一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1動與靜,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1
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知道密度的單位。含義及寫法讀法; 3會進行密度之間單位的換算; 4了解一些常見物體密度的大??; 5能用密度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和比較的方法,認識到可以用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來描述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進一步體會到可以用比值定義法來描述物理概念,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 三、情感態(tài)度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科學,探究,物質,密度
第一節(jié) 走進神奇 教材分析 課標要求:通過典型的事例,讓學生體會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過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讓學生感到生活中的神奇。通過解釋一些現象,讓學生知道通過學習科學,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釋的。 重點:展示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現象,滲透從生活走向物理概念 難點:展示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現象,滲透從生活走向物理概念 學情分析 學生對物理比較陌生,學生還不能理解生活中的自然現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走進神奇,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走進,神奇
6.4來自地球的力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課標要求:了解重力 來自地球的力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五章第四節(jié)的內容,也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容。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它在力學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于基礎的地位。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實驗探究,采用引導發(fā)現、直觀演示、講解法,使學生認識到重力的存在,了解重力產生的原因;然后通過學生的探究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4來自地球的力,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4,來自,地球
物理) 班級: 教師: 備課時間: 教學 內容 1.2 探索之路 課型 新課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的正文 五號 宋體 1了解古人對神奇現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學發(fā)展的幾個重要階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們的探索歷程則是漫長、曲折并富有意義的。 4知道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物理學發(fā)展的幾個重要階段。 (2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探索之路,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探索